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各自的使命。家庭教育偏重于孩子的人格教育,更多关注孩子的品质形成和身心健康,学校教育偏重于文化教育,更多服务于孩子的精神成长和能力提升。家庭教育更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学校教育更多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教会孩子如何在集体中成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家庭教育对象单一更具有针对性,学校教育对象广泛效率更高;家庭教育应事而变具有灵活性,学校教育规划性强具有系统性;家庭教育更感性,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与能量,学校教育更理性,让孩子具备规则意识和敬畏之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各具不足。家庭教育缺乏系统的培训专业性不够,学校教育对象多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家庭教育常常缺乏远见、紧张焦虑,学校教育往往较为功利、常以分数论英雄;
如此看来,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并且看到对方的优越性。
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认为个人的成功需要从依赖走向独立,而公众的成功需要从独立走向互赖。就像我们可以独立撰写一本书,却没办法完成一本书的出版印刷发行。我们可以独立指导孩子提升某项技能,却无法独自教育培养孩子。
所以我认为,家校需要建立良好的互赖关系,开展深度的教育合作。
第一,学校管理需要健全家长委员会的运行制度。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运用家长优势资源服务于学生成长。如:
1、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家长为学生分享专业知识、创业经历、人生感悟等。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各具优势,这种来自身边的教育素材生动而真实,往往能深入人心。
2、组织家长志愿服务队,为校园活动、班级运转、学生生活提供保障与帮助。如成立家长护校队、协助班主任管理班费开支等
3、家长策划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张三父亲的企业参观学习,去李四妈妈工作的敬老院社会服务等等。家长联系运用社会资源,丰富孩子们的实践课程。
二,家庭教育需要加强与学校沟通,学会运用学校优势资源致力于孩子成长。如,
1、建立和谐融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孩子状态的起伏,学会运用老师的威信和能力有效帮助孩子。孩子行为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心理成因,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更擅长倾听和引导。
2、学会运用集体评价和同伴教育促进孩子成长。校园是集体生活,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集体的观察评价个体,对孩子的促进和教育也会更全面。
3、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都在不断发展,父母应学会运用学校力量把握孩子成长规律,调整家庭教育的举措。如果妈妈仍以“宝贝”来称呼初中男生,如果父亲无法接受孩子居然敢顶撞自己,那么家庭教育显然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每个学段的老师天天都在和该年龄段的孩子接触,他们可能会比家长更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
总之,父母和老师应该更多地如发现对方的优势,家庭信任支持学校,学校理解帮助家庭,和谐共生、互赖共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