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之“齐家”标准“孝悌慈”【13】

《大学》之“齐家”标准“孝悌慈”【13】

作者: 令斌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22:15 被阅读146次

修身齐家,齐家的关键在于简单“孝悌慈”之心,这是儒家考核一个人齐家的基本标准。所谓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报恩;所谓悌,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和关心;所谓慈,是对人有帮助成长之心。现代社会,交友的审核标准也是如此,看看是否孝顺父母,兄弟姐妹是否和睦相处,是否对年轻者和初出茅庐者眷顾有加。这三个标准达到了,就可以做基本的朋友了。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社会的传统治理模式是家族宗法制度。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在社会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齐家的本质是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核心是“和”,“家和万事兴”。齐家的伦理准则是孝悌。

一个家长,他有模范的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都没有做好,都没有修自己的身,怎么要求你的家属、家庭成员?家族的一家之长的举止、言谈、风度、仪表代表这个家庭的水准、修养、身份。修身齐家息息相关,在修身方面,讲究避免偏见,避免由于个人偏见引起的家庭的偏见,所以对于家庭的掌门人要求很高,甚至于国家栋梁之才,避免由于基本的“修身齐家”问题,影响整个大家族和国家的治理问题。

孔子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人原始的报恩的情愫和养老的传统,形成了系统的孝悌观念,后来再由“独尊”了的儒学将这一观念广泛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全中华民族的普遍道德,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色调。古代的“举孝廉”就是儒家文化对于修身齐家要求的体现。先秦时期“孝治天下”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孝选官”也尚处于萌芽状态。汉代在选官制度上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惠帝、吕后开汉代“举孝授官”之先河。汉代以后,“以孝选官”的现象承袭相沿,继续存在于历代选官的体系中。但此后的几百余年间,孝道观念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以孝选官”的分量也随之变化,这也暴露出了这一制度的弊端。

圣人曾国藩是儒家修身齐家的代表,对于弟弟们和亲属要求极其严格。在他30余年繁忙的翰苑和戎马生涯中,不忘亲人、敦睦亲情,先后写了近1500封家书,内容涉及修身、戒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为学、从政、治军诸多方面。这些家书中充分体现出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一生从不放弃自律与反省,不懈追求个人道德完善。在曾国藩看来,能使家族延续久远的,不是官位和财产,而是家风和品格。曾国藩齐家的理念在《家书》中反复体现,一以贯之。孝悌和家是曾国藩齐家的伦理准则。曾国藩十分看重孝悌在齐家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家书》中反复强调,只有孝悌,才能使家庭和睦、兴旺发达。在致诸弟信中说:“凡一家之中,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家庭如此,公司如此,国家更是如此,当下我们提倡和谐社会有此深意。现在的公司,创业的时候红红火火,合伙人同甘共苦,但生死时刻不是败给对手,也不是败给时代,而是内部的“和”出现问题,导致公司顷刻覆灭。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译文】所谓的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是说他自己家族里的人都没有管教好而去管教他人的,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君子不出家族之外而能教化国家。能继承先人之志的人,可以侍奉君王。懂得长幼次序的人,可以侍奉长辈。有慈爱之心的人,可以遣使民众。

【张居正讲解】这是解释经文齐家治国的说话。曾子说:“经文所谓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者谓何?盖家乃国之本,若不能修身以教其家,使一家之人有所观法,却能教训那一国之人,使之感化,绝无此理。所以在上的君子,只修身以教于家,使父子、兄弟、夫妇各尽其道,则身虽不出家庭,而标准之立,风声之传,那一国的百姓,自然感化,也都各尽其道,而教成矣,所以然者何也?盖家国虽异,其理则同,如善事其亲之谓孝,然国之有君,与家之有亲一般,这事亲的道理,即是那事君的道理。善事其兄之谓弟,然国之有长,与家之有兄一般,这事兄的道理,即是那事长的道理。抚爱卑幼之谓慈,然国之有众百姓,与家之有卑幼一般,这抚爱卑幼的道理,即是那使众百姓的道理。”夫孝、弟、慈三件,是君子修身以教于家的。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此君子所以不出家而教自成于国也。 

相关文章

  • 《大学》之“齐家”标准“孝悌慈”【13】

    修身齐家,齐家的关键在于简单“孝悌慈”之心,这是儒家考核一个人齐家的基本标准。所谓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报恩;所...

  • 知行格第298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大学之道》笔记之“修身齐家” 正文: 读《大学之道》,重温《大学》精髓,再悟“大学之道”...

  • 八目

    今日读大学之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境随心转

    《大学》有言:“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矣。”故欲得天下之大成,必先修其内心,使之不随境转,不由...

  • 2020-04-24

    渡河荡荡 青山依依 晨曦朝露 泽佑萌生 父仁母慈 勤本为立 耕读相继 德厚之铭 王孙秉志 孝悌反哺 追思惟念 遗训常存

  • 识人察己

    《论语》之《学而篇》第二、三、四章教我们如何识人、察己。 识人标准之“孝悌”。 《学而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

  • 《大学》之“如保赤子”【14】

    上一段文字主要说齐家的三个标准“孝、悌、慈”,是人心原有不需强加。这一段紧接着说“如保赤子”,更是如此, 对待百姓...

  • 绝圣弃智是为“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管理者,弃绝圣母和小聪明,于民众百倍有利;弃绝推广仁义,民众反而有孝悌且慈...

  • 七绝咏荷苞新韵庆梅有感祖莉拍荷苞图

    荡漾泥潭未染尘, 清池菡萏①品坚贞。 含苞吐萼恩慈②报, 孝悌拳拳赤子心③。 ①菡萏: ...

  • 《大学》(十)齐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之“齐家”标准“孝悌慈”【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w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