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察己

作者: 毛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18:15 被阅读0次

《论语》之《学而篇》第二、三、四章教我们如何识人、察己。

识人标准之“孝悌”。

《学而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有若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喜好冒犯上级的人,少有;不好犯上,而好违反作乱的,没有;君子做事注重根本,根本确立了,人道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学而时习之,告诉我们学习的内容首先是学做人,学六艺,学知行合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和成为君子。那么,如何学习成为君子,就是要从根本上去入手,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每个人作为个体而言,父母就是我们的根本。时下常说:父母在,尚知来处,发肤授之于父母。如果做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都能舍弃,那么,他对待朋友,对自己的上级、下属,夫妻、兄弟这四伦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好!

人的德行要从细微处见博大,没有孝、悌,怎能有大义和大仁。交朋友、做夫妻、带团队,你识人的技巧就是先观察他,看他孝不孝顺,再决定用不用他,与不与之发展长期关系。

识人标准之“待人以诚”。

《学而篇》第三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思是,嘴里说着花言巧语,满脸装出讨人欢喜的样子,这种人少有仁德。

儒家思想的巅峰是“诚”。《论语》讲“忠恕”,《中庸》讲“不诚无物”,都是在说真实无妄。没有诚实守信,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巧言令色”,都是装出来的表面功夫,少有仁德,做人不真诚。孔子将“刚、毅、木、讷近仁”与“巧言令色”相对照,认为前者仁厚,往往话不多,求得精神上自在自得,不炫耀、不取悦。

这是儒家思想给予我们洞察人性的智慧。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有了衡量人与择友的标准,遇到善下表面功夫者,我们最好远离,这样的人不可委以大用,亦不可深交。

察己要持续自省。

《学而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多加练习了?”

这里的“忠”,不是忠君的“忠”,上中下心,是中人之心,意思是将心比心,我们做事情,别光说我尽力了,更要看看是不是做事尽心了?只有尽心,才是真正的尽力了。

孔子思想讲求注意力由外向内,学习的目的就是涵养内心,提升自我,获得人格上的成长,最终成为君子。“三省”是对内心的观照,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贪慕外在的种种诱惑,而迷失了本性,它与佛家的止观、道家的无为、基督教的忏悔、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是异曲同工。

《孟子》讲“行事不得,反求诸已。”凡事未到预期目的,先来反省和检查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人,揽功推过,一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仿佛都是别人的错;还有一种人,陷入了逆境低谷,怨天尤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没平台没机会没运气,这种人最应该先省省。

这是我们在工作学习当中最重要的成长方法,是修养身心的不二法门。

相关文章

  • 识人察己

    《论语》之《学而篇》第二、三、四章教我们如何识人、察己。 识人标准之“孝悌”。 《学而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

  • 识人,识己

    最近在学习《周记训练营》,第13周的课程老师也讲到了认识人。 >认识人是从三观入手,能够全面认识的。与其认识一个别...

  • 识人识己

    我是樊登读书的伊姿,这是我的每天一篇文章之第381天。学习《论语》第五十四天。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

  • 识人识己

    近两日,对识人识己感触很多。 教师这个职业最大的缺憾是教师本人的社会化程度低,教师本人从学生转化为老...

  • 识人识己

    咿呀呀,给大家来推荐本书吧——《房树人图画心理分析》 本来不想推荐的,推荐了我之前做的事儿就露馅儿了,但是考虑到我...

  • 识人察事

    1.发现他人的优秀,是能力;承认他人的优秀,是格局。 2.年龄上有较大差距的人,更容易互相欣赏、公开承认对方的优秀...

  • 察人觉己

    透过身边人觉察自己就是修行 国学智慧人生 1.内在 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 『读书清单』我不过低配的人生(二)

    001 智慧 智慧就是察人识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 002 做一个聆听者 太多的话语反而不好,言多必失,要学会做...

  • 庚子初夏静夜思

    【庚子初夏静夜思】 观其书悟其理,品其文察其人,是谓察人省己也。阅文者,未先识其人也,先观文品字既而好其书,再而悟...

  • 知己人

    不知己身不知人,不知不觉迷己人。 世人若知一己人,方知为己也为人。 知己难明不识人,识人识己识自明。 不识不别难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识人察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kh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