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心法 | 境篇

教育心法 | 境篇

作者: 痞子沙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06:17 被阅读0次

【原文】

中原逐鹿,万国争雄,境也.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亦境也.何为境?土之争,实为人之争.地杰人灵,言尽其微矣.教者能不察境乎?

【译文】

中原逐鹿,万国争强称霸,这是一种天下之“境”。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也是一种家庭之“境”。什么是境?从字面上是对土地的争夺,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生存发展资源的竞争。人杰地灵,这个词说出了“境”和人的精微联系。教育者不能不洞察“境”的影响力。

【原文】

境分阴阳,阳为实,阴为虚.虚自实生,然化虚为实.虚实互易于境.

【译文】

“境”分阴阳,阳为现实可以直观看到,阴为虚拟情景。虚拟情境来自于现实生活,然后在虚拟中掌握可以转化运用到现实中,虚拟情境和现实环境可以通过人为“情境”进行转换。

【原文】

境化为六:大境,中境,小境,情境,内境,拟境.大境国家天下,世代之时,人之世观成于斯.中境方圆百里,区域校社,人之言行成于此.小境家族亲友师,人之生识根所倚.此三境实则虚矣,前二易察不易改,小境可为也.

【译文】

“境”分为六种:大境,中境,小境,情境,内境,拟境。

国家和天下属于大环境,世世代代,人的世界观就在大环境中形成。

中境在方圆百里内,一定区域内,例如:市区、社区、学校等,人的思想言行等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

小境是家族、亲友和老师,是人的生命、见识形成的根基所在。这三种“境”看起来是实物组成的,但是对人的影响却是看不见的,前二种对人的影响容易被人们察觉到但不容易改变,而第三种却是可以改变和有所作为的。

【原文】

后三境,其为人境.境本自然,情赋其彩,内绘其线,拟增其行.是为虚,其为实者, 修心养性也.物本无情,心赋则异,悟明其理,万物道也.是故山水可怡情,阅广能增识,无语胜万言,情境之妙在不教而明也.

【译文】

后面的三种“境”,是人为之境。“境”本是自然生成的,人的情感赋予“境”色彩,在内心描绘出它的线条,(在内心)虚拟丰富它的动态。这虽然看起来是不可捉摸的,却是实际存在的,是实在的修心养性的办法。事物本没有情感,人心赋予差别就产生不同,悟出其中的机理,万物都可悟道。因此,古人通过山水可以怡情,通过见得多而广泛能够增加见识智慧,实践的感受就胜过千言万语,情境的妙处在于不刻意引导教育就能让心明白很多的道理。

【原文】

何为内境,人之潜识也.潜者,隐也.然虽不见而影之深不可略也.今之诸商,实为潜识之育.故内境重以榜样之力引心力所向成志,若胜景引人神往.

【译文】

什么是内境?是人的潜意识。潜是隐藏的意思。诚然,内境虽然看不见但影响深远不能忽视它。现在的诸多情商、财商、逆商、言商,都是潜意识的培育。所以,内境注重凭借榜样的力量引导激发内在心力从而成就人的志向,描绘蓝图就好比美景引人心生向往。

【原文】

拟境属人工设境,人之所历各有境遇,以虚拟之境增历长识,实为便捷之法. 小如童之过家,亦有其妙.

【译文】

拟境属于人工设置“境”。人所经历的境遇各有不同,以虚拟的“境”增加自己的见识,这是一种便捷的方法。小时候孩子们的“过家家”等游戏,也包含了其中的奥妙。(补:所以人们要创设情境,包括元宇宙,大有可为。)

【原文】

行成于境,思成于行,故境可成思.而思亦是行之始.境之要,在行在思也.境各不同,而又互为通补.善教者,自明其可取合而用也.

【译文】

行为习惯在“境”中形成,思想在实践行动中形成,所以“环境”可以形成、影响思想。

思想也是行动的开始。创设运用“境”的首要,在于实践行动,在于对人思维的影响。

虽然“境”各有不同,但又相通互补。善于教育引导的人,自然就能明白其中各有优劣可取之处,根据实际情况配合运用。

相关文章

  • 断际:勿倒用心(图)—道德真源

    来源:道德真源网《圣贤法语》栏目112篇 摘自:《传心法要》 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

  • 国学经典教育“智慧父母”【第25课】学习笔记:读经教育的心法问题

    国学经典教育“智慧父母”【第25课】学习笔记:读经教育的心法问题 一、教育心法的重要性 ①心法不对,方法就不对。 ...

  • 诗词闲话 辨诗(三)诗境

    诗有三境:技法之境,心法之境,无法之境。 技法之境着眼于修辞、格调。若辞旨相宜,也不失为上品;至于言有不至便以辞充...

  • 复盘+把珍珠串成线(七课)

    这七节课,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心法篇、战略篇、技法篇。 《心法篇》 一、财商闭环思维:建立模型 闭环思维,让你的财富...

  • 随遇而安

    境由我动,我随心动,心法自然。大气魄!也有人提倡我随境动,不强辩,都不能说错,时期不同,立场不同,没法一概论之。 ...

  • 教育=心法+方法

    很多经历孩子青春期的家长都会感觉焦虑和心累。心累的根源在于,每个父母都想改造孩子,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

  • 《在耶鲁精进》读书笔记-48

    第48天#读书# 20190825P299-P304《虎妈心法》【虎妈的教育理念:小时候严格,掌握刻意练习的心法,...

  • 02:孟母断织喻学

    绿色磨砺教育德家庭教育心法: 先明“教育正道”,再养“家庭风水”。 教子之道:始以习惯,继以勤苦 —...

  • 青山着意化为桥:谈谈教育者的心态

    老师教学生,父母带孩子,有时候会觉得很吃力,那是因为没有掌握教育的心法。而没有掌握教育的心法,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唤醒

    2017.4.9 今天拜读有关亲子教育的书籍,深有体会,教育不是教训、说教、强迫、打骂、盲目夸奖,教育是用智慧心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心法 | 境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wf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