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太乙金华宗旨 吕洞宾
《太乙金华宗旨》第06章 回光证验

《太乙金华宗旨》第06章 回光证验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06:58 被阅读13次

证验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当,必思度尽众生,不可以轻心慢心承当,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颧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体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气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第一段,是应《观无量寿经》云:“日落大水,行树法象。”日落者,从混沌立基,无极也。上善若水,清而无暇,此即太极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为木,故以行树象焉。七重行树,七窍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位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坎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隐隐隆隆,至震而阳方出地上矣,行树之象也,余可类推矣。第二段,即肇基于此,大地为冰,琉璃宝地,光明渐渐凝矣。所以有蓬台而继之有佛也,金性即现,非佛而何,佛者大觉金仙也。此大段证验耳。

现在证验,可考有三:一则坐去,神入谷中,闻人说话,如隔里许,一一明了,而声入皆如谷中答响,未尝不闻,我未尝一闻,此为神在谷中,随时可以自验;

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眼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内外通明,吉祥止止也;

一则静中,肉身氤氲,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此三者,皆现在可验者也。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如《摩诃止观》中所云:“善根发相是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己信得过方真。

先天一气,即在现前证验中自讨,一气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有时时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统体之先天,一粒乃至无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胆大,为第一义。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的证验也多,这不能以小根、小器来对待,而要有渡尽众生的襟怀;更不可以用轻心、慢心来对待,而要按照我所讲的内容去实行。

入静中间感觉到绵绵而不间断,心情愉快,心神舒适,好象处在微醉之中,沐浴之后;这就是遍体阳和,金华初露的象征。随后又觉得万籁无声,一轮皓月升到中天,大地全都成为光明世界;这就是心体开明,金华正放的象征。随后又感觉到全身非常的充实,有不畏风霜的气概,别人感到兴未 索然的事,我遇到了却精神更旺;就像用黄金建屋,用白玉筑台,世间上腐朽的东西,我用真气来呵它,它立刻就恢复生机;红血变成了乳汁。我这七尺血肉之躯,似乎全是金宝所构成的,有了这种象征,就达到了金华大凝的阶段。

第一段效验,正如佛家《观无量寿经》要求观想的“日落”“大水”“行树”等种种初期“法象”。日落景象,象征着混沌之中,由无极打下基础。大水景象,符合“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清洁无瑕,那就是由无极进化成的太极主宰,也就是易经说卦所谓的“帝出乎震”。震在八卦中属木,所以又用“行树”来作为表象。经中所说的“七重行树”,象征的七窍光明。

第二段效验,是从第一段奠基而来的。观想大地变成冰雪世界,化为琉璃宝地,光明逐渐凝聚;于是以后观想的景象中,就出现了篷台,而继之出现了诸佛。金性显露,那不就是佛吗?“佛”是译音,本就是“大觉金仙”。上面所讲的是整个功法修炼中大段的效验。

当前大家能够印证的效验,大致有三种:

一种是入静之后,神进入谷中,听到外边有人说话,声音就像隔了一里多路似的,但又清楚而明了;那声音进入耳鼓,好象深山大谷中的回声,未尝听不见;但又未尝能听得见。这种神入谷中的现象,大家随时可以体验到。

一种是在入静之中,眼光腾腾散开,前面一片白色,就像在云彩当中,即使睁开眼去看自己的身体,也无从看见,这种现象称为“虚室生白”,那是内外通明,吉祥止止的征象。

一种是在入静之中,肉体温暖和软,又像棉花,又像碧玉,坐在那里好象留不住似的,有腾腾上浮的感觉。那是因为神归头顶之天;久而久之,身体的升空是可以实现的。

这三种,都是现在可验证的景象。然还有许多效验是说不尽的,随各人的素质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妙景。正如《止观书》所列举的那种:“善根发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总之一句话,必须自己信得过,那才是真切。

先天一气,可以在当现前这些效验中去寻找。找到了先天一气,丹也就可以炼成。这可是一粒真正的黍珠。正如张伯端《金丹四百字》所说“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着。”先天,也有阶段性的先天,就是上面所讲的“一粒”;也有整体性的先天,就是从一粒乃至无穷粒。不过一粒有一粒的力量。最重要的第一义,是必须自己决心大。

相关文章

  • 《太乙金华宗旨》第06章 回光证验

    证验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当,必思度尽众生,不可以轻心慢心承当,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悦豫,如醉如浴,此...

  • 太乙金华宗旨之回光调息

    第四章:回光调息 吕祖曰: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有机窍,无过寄心...

  • 《太乙金华宗旨》01

    《太乙金华宗旨》全名《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太乙金华宗旨》是全真派道家内丹修炼心法之集大成者。此书共十叁章,它...

  • 《太乙金华宗旨》第07章 回光活法

    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废弃正业。古人云:“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光即自回。此时时无相...

  • 《太乙金华宗旨》第04章 回光调息

    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有机窍,无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

  • 太乙金华宗旨

    认为荣格思想的形成仅仅来自弗洛伊德的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荣格关于无意识的观念,关于心理本质可以转变的观念,在经验...

  • 《太乙金华宗旨》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

  • 《太乙金华宗旨》第05章 回光差谬

    诸子工夫,渐渐纯熟,然枯木岩前错落多,正要细细开示。此中消息,身到方知,吾今则可以言矣。吾宗与禅宗不同,有一步一步...

  • 筑基~5

    学习经典太乙金华宗旨: 4,回光调息 宗旨只要存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 不过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息...

  • 太乙金华宗旨白话文

    太乙金华宗旨白话文 天心第一 三页 元神识神第二 六页 回光守中第三 十页 回光调息第四 十五页 回光差谬第五 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乙金华宗旨》第06章 回光证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y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