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524读书笔记

0524读书笔记

作者: L捷妍Rainbow | 来源:发表于2024-05-23 21:52 被阅读0次

0524读书笔记之《金钱心理学》第137页至175页

01

时间如驹过隙,一眨眼又逢周末。今天也是我们阅读《金钱心理学》一书的最后几章节。

但我不得不提前简要“剧透”一下,我觉得最后这几章节反而是全书的“灵魂”所在!

不得不令人佩服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力!

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压轴戏”、“好戏在后头”的涵义。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读和分享本书的第18章。

在第18章的开头,不知这个小主题“当你相信一切的时候”是否会令你想到心理学里的“积极心理暗示理论”呢?

书中提到,在考虑经济增长、商业、投资和个人职业时,我们往往会考虑有形的东西——我们拥有多少财富。

作者反问大家:“我们能做什么?”

然后他分析,但到目前为止,故事是经济发展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它们既可以充当让经济的有形部分发挥作用的助燃剂,也可以成为抑制我们发展能力的制动器。

02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给出的两个道理的具体解释和分析:

从个人层面上说,在一个由故事驱动的世界里管理自己的资产时,我们需要记住两个道理。

道理【1】:

“你越希望某事是真的,你就越容易相信一个高估其成真可能性的故事。”

生活中的很多事在我们看来是真的,是因为我们无比希望它们成真。——因此,作者把这些事称为“吸引人的故事”。

作者说,它们对我们的金钱观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投资和经济发展方面。

由此,我在想,这应该和心理暗示的道理是相通的。

因为故事力展开来说就是把某个美好的成果加以多次植入我们的脑海,这也是为什么媒体广告〈电视、视频里〉反反复复地播放久了,人们也就逐渐对其“眼熟”,也逐渐相信了所播出的广告真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某个问题。

因为广告商利用了人们倾向于事物美好结果的心理。

在书中,作者继续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听信电视节目中那些罕有成功先例的投资建议?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投资的风险太高。但是,只要选对几只股票,你就能轻松致富。

他指出,如果某人的预测有1%的概率成真,而一旦成真便能改变你的生活,那么关注这些建议就不算犯傻——万一猜对了呢?

金融领域内的很多投资观点都带有这样的特性:一旦你听从它们,选择了某种策略或方法,你就同时在金钱和心理上进行了双重投资。

许多人都固守着一种坚定的信念,认为他们希望成真的就一定会成真,但他们这么做仅仅是因为存在着获得巨大回报的可能性。

人们相信金融骗术的方式和相信其他,例如对天气的骗术的方式不同。

因为准确预测下周股市走势带给他们的回报和猜中下周是晴天还是雨天带给他们的回报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接着用主动型共同基金和伯尼·麦道夫〈庞氏骗局〉之例来解释——

这就是为什么财务上的容错空间、灵活度和独立性——前几章中讨论过的重要话题——是不可或缺的。

然后他继续分析,一边是你希望获得的,另一边是你为实现一个可接受的结果而实际需要获得的。

二者相差越大,你就越不容易轻信那些吸引人的投资故事。

在考虑预测的容错空间时,人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预测无论如何都不会偏离事实太多,只有基本正确和非常正确之分罢了。

他提醒大家:“但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当你太希望某件事成真的时候,你的预测可能从一开始就完全脱离了现实。”

由此,我想到的是咱们传统文化里说的那句“欲速则不达”。

同时这也和心理学里的“墨菲定律”有共同点,即我们着急想要得到的却迟迟不来,但如果是转移了注意力之后,在不经意间它就来了!

作者给大家一条很好的哲理意味的建议:在激励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理财目标和预期的。

“这句话永远有它的道理:在金融领域,容错空间是一种最重要的力量,而且风险越高,容错空间就应该越大。”作者如是说。

作者的这句话可谓一大金句,一语道破了今天阅读内容的主旨要义,非常深刻!

03

道理【2】:

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不完整的,但每个人都会编织完整的故事来弥补其中的空白。

作者提到,大多数人在面对不理解的事物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不理解这些事物的。

因为他们都能根据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经历创造出一种在自己看来说得通的解释,无论其视角和经历是多么片面。

我们都希望掌握我们生活的这个复杂世界的运作规律,因此我们会通过给自己讲故事来填补那些本质上是盲点的空白。

这些故事对我们理财生涯的影响可能很令人着迷,也可能具有毁灭性。

“承认自己的无知意味着承认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很多事都是你无法掌控的,而这是你很难接受的。”作者的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

在书中提到,我们预测经济衰退的能力同样糟糕,而且由于重大事件总是毫无预警地发生。

预测还可能弊大于利的一点是,它会在这个由意外事件控制大多数结果的世界上给人一种凡事皆可预测的错觉。

作者提到,《理财最重要的事》(The Behavioral Gap)的作者卡尔·理查兹(Carl Richards)写道:“风险就是在你觉得自己已经考虑周全时被你遗漏的东西。”

人们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

但现实是,人们对预测的需求仍然很强烈。

为什么?

作者引用了心理学家菲利普·泰洛克(Philip Tetlock)的一段论述来解释:

“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可预测、可控制的世界里,因此我们会求助于听上去很有权威的人。他们向我们承诺,会满足这种需求。”

“满足这种需求”是对这种现象的绝佳表述。

作者指出,相信自己能控制局面的需求就像一种需要去挠一挠才会舒服的情感之痒,而不是一道需要计算并解决的分析题。

“对控制力的幻想比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我们死死抓着某些故事不放,骗自己以为结果尽在掌握。”

作者的这段话听起来似乎也在说,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会把结果想得太美好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自我麻痹”、“自我感动”、甚至是“掩耳盗铃”、“睁眼说瞎话”。

而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混淆了需要精确性的领域和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

04

在本章的末尾,作者提到了一个比较美好的憧憬——“我们不会感到迷茫和困惑。我们必须根据我们恰好了解的信息做出判断,认定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最后,作者归纳告知我们:

那个根据自己所见的一切自信地认为自己判断正确,实际上却因为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而大错特错的人。其实他就是我们中每一个人的写照。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共勉,谢谢!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真实的幸福》Day3

    #读书笔记#《真实的幸福》DAY3 0524 GTD-2007-大禹-云南 这一阶,文中重点介绍了“悲观Vs乐...

  • 0524

    雨 小时候不爱和同学讲话,总喜欢沉静在自己的世界。记得幼儿园每节下课,我都窝在角落的书柜旁看书,和整间教室其他闹哄...

  • 0524

    今天超市门口卖进口瓷碗的北京大叔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让我别太累了,好好休息。感恩一路遇到的每一个让我暖心和拒绝我的人...

  • 0524

    今天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上午的时候猫超,天猫超市有很多的券儿,特别是有一个牛奶的券,可以做到201-200,可惜没...

  • 0524

    Happy to help 乐意效劳 a pharmacy 药店 a kiosk 报刊亭

  • 0524

    Small Wins Day 8; 已到深夜,仍然还在总结,还在坚持着,很棒哦。 专业课那么枯燥,还能坚持阅读那么...

  • 0524

    不需要进行逻辑性思考的工作,比如只是笼统的总结性质的事情还是放在大脑不是很活跃的时刻,比如现在,虽然感觉劳累但还不...

  • 0524

    在完成并不熟悉的事情时,我们时常害怕做不好而被人嘲笑。其实,我们不必太过关注他人的目光,与其畏手畏脚,不如大胆向前...

  • 0524

    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远得快到月亮那么远的地方,有一个民族,叫中国。 我坐下来,把这个明窗净几的家再深深地印一次在...

  • RCLAMP0524P,超低电容TVS二极管阵列

    RCLAMP0524P低电容TVS二极管阵列,为高速数据接口保驾护航 RCLAMP0524P低电容TVS二极管阵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524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zt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