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康君 于 2019/11/3 11:11:1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巴菲特午餐商学院编辑恶意拖欠论文译费-3
接上两篇《曾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中国商学院居然伙同出版社恶意拖欠学术论文翻译费:兼论学术论文翻译若干原则--1》以及《牵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商学院恶意拖欠论文翻译费-2》,2019年2月22日晚,亿康君对该学院当日发来的《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译文校对批注及时一一回应答复其校对错误之后,该学院客户同样无任何认错和致歉信息。
相反是三天后授意出版代理机构委托其原来一位能力非常优秀的专员与译者沟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2cdd03c26c91b6d4.jpg)
呵呵,至此客户司马昭之心图穷匕见,原来费尽心思就是首先找茬,无凭无据横加指责,在译者反驳之后仍然表示不满意,终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底价,意思就是说加10%的翻译加急费不行。真没见过这么Brazen-faced的客户啊,事情做完了,译稿拿到手了,反手就跟你砍价。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44f95122046ea49.png)
业内行规非常清楚,以上略举一例。“一般来讲一个译员正常翻译速度是每天3000-5000字左右。”学术翻译则在1000字左右,这也就是学术翻译高出正常翻译3-10倍以上的原因。翻译价格与时间、字数和难度有关。“对于加急稿件,这时候客户可以选择是否允许多个译员同时翻译,如果允许,则可以按正常的价格下单”,“否则翻译的费用参考公式为:正常速度翻译的价格*(正常翻译所需时间)/(客户要求完成时间)。”“如果客户要求完成翻译时间为正常时间的一半甚至更短,且必须由一个译员完成,非常抱歉,这种要求超出了我们能力范围。”
而这家Brazen-faced客户不仅要求必须由之前的同一个译员也就是亿康君完成,同时翻译时间为正常时间的1/4甚至更短,更为过分的是稿件拿到手之后居然有脸取消区区10%的加急费用报底价,这是何等的贪婪和无耻。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e416fa19b0277932.png)
亿康君随后告知其事情的来由,让其明白是谁挑的事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ec63974a6b6f59c7.jpg)
明眼人在看了译者发送的聊天记录之后,一眼就看明白了:“看了老师和陈孝强编辑的批注回复记录,确实是陈有点在找茬”。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32309b03d876221b.jpg)
译者同时表示:“更好笑的是他们居然说是多个人翻译的,你觉得学术翻译而非一般翻译这样的报价,分包得了吗?”,确实如此啊,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原文都是大师级的作品,非译林干将,谁接得了?这么紧的时间又接近年关,译林干将谁愿意接,又岂能随便打发?更有甚者,遣词用句、句法文法更会是各有千秋,怎么可能在几天就须要翻译一篇数千字大师级论文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统稿(统一词汇句法篇章文法),这是用屁股都可以响出来的道理!这些人的头脑怎么就连个屁股都不如?
译者指出:“对呀,很简单,我提的第1个要求就是如果主张质量或者任何问题,谁主张谁举证,非常简单的事情,拿出有理有据的地方,说明理由就可以了,而不是信口开河”,“这个太简单不过了,把全文对比发过来就一目了然的,但是截止到现在,没有任何一方发给我。学术上检验机器翻译的方法非常简单,全文对比几分钟,一篇文章就可以搞定审阅完毕”。
该专员回应:“明白了,应该...判断有偏差,而且从我们中间商来讲,习惯性也是认定译者的问题,而不是说服甲方金主爸爸,说甲方错了”。
译者当即噗呲,此话堪为经典。感慨该专员系真正有才华和尽责之人,却为劣币所驱逐!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2f3e52c030cf3a09.jpg)
该专员主动提出由其进行全文对比,真是尽职尽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800e3d920f0d75dd.png)
该专员的思路非常清晰,非常有大局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117a0f90a0b1cb6b.png)
很明显,该出版机构专门委托,居然表示“希望圆满交付,具体原因不再计较,尽量保证大家都相对满意”,这是什么逻辑?三番五次污蔑,之后却说不再计较?捅完刀子却要人一笑而过、转过右脸?最起码也得有个道歉啊!有这样和稀泥的中间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081883e028ed4c4f.jpg)
译者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从程序上面来说应该是由客户来提供,由你来代劳是不妥的”;表示:“而且原则上讲,客户提出异议,翻译公司应该首先,站在译员这一方,让对方客户客观举证再说,而不是眼前一抹黑的让人背锅”;“去年10月份那一批当初就觉得怪怪的,开始好心给他们提出非职责范围内的原文审校和建议版本,不感谢不说还意见很大不容商榷的样子,7不耐烦8不耐烦,这要求那要求简直要上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140e9f03aa4f5f1.jpg)
该专员非常高效,当晚23:20联系结束之后加班迅速做出了全文对比,而且还是百度谷歌两个机翻版本的全文对比!第二天一早就已经反馈给该出版机构和学院客户。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150dad7fd96aabcf.jpg)
中午即已经得到反馈,不是机器翻译,同样客户方没有任何致歉表示,反而是“客户不满意,有改进的空间吗?”译者表示:“这个也很简单呀,在三点回复里面都已经说明了,不满意得有不满意的理由啊,照他们的批注,有哪一条站得住脚的,国务院科技部国际会议美国国防部等惯用的词汇术语非得被他们抹黑为机械直译,说得过去吗?科技非要一抹黑闭着眼的,说成是应用层面的技术,说的过去吗?”;“不仅如此,他们所谓的异议还耗用了我们的时间精力,如何补偿,得有个说法?”;“我当然欢迎他们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客观实际的改进之处,因为不同的翻译会有不同的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得益彰,赏心悦目,但遗憾的是迄今他们都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专员继续转达客户意见“还有一点也需要您确认,这...篇文章全部是由一个人翻译的吗?和前...篇是同一位翻译人吗?陈孝强老师对质量不满意,仅仅只是人家特别挑剔,在找茬吗?不存在质量问题吗?如果对以上疑问,您的答案都是Yes 那我也有底气回复前同事,让他们去找南大的,同时对于后期一而再再而三的沟通成本,也可以要求有说法”,译者当即表示“肯定啊,ABSOLUELY YES!!!”。
下午3时许,专员继续转达客户“逼宫”意见:“不是机翻,且和上次质量很好的文章一样全部是由同一人所翻,但是老师不满意,到底质量如何,要不请专业的翻译第三方评估一下吧”;“南大这么一直不满意,现在的同事也确实挺难交差的,而肖老师的您这里也相信自己的质量经得起检验,这就是双方矛盾所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a53b16a27467aab.png)
译者回复:“可以没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并承担;不给这些不学无术的一些人一点教训,永远不知道他们自己是谁”;“不满意拿出不满意的实例,勿须信口开河”。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f79124af4cc2b1ee.png)
下午4时许,专员继续转达客户意见:“而且您要有心理准备,人家真的可能去做专业的第三方鉴定,并且对于以上几点进行举证分析,所以对于我要给的回复,您也要慎重……现在没有圆满交付,这个结果...也不希望看到,肯定是希望圆满做好”;“其实...现在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南大老师满意,顺利交付,要的只是一个结果,在商言商”,这是什么逻辑?你希望顺利交付的前提是坑为你出力的译员?客户表达的意思就是很明显的,诬陷不成,要开始讹!
译者不屑一顾,当即请专员代为回复:“我这边已保留其所有所谓异议证据,中英文加起来...万字的比对内容,无理取闹说推翻重来就推翻重来?同时本次系列翻译价格明显低于业界行规,继续无理取闹我这边会考虑有关法律仲裁,不服来战”,客户自己错在先,在被反驳推翻后,连个好的态度都没有,每个劳动者都是有尊严的!不说别的,哪怕你有一个好的谦和的态度和歉意,译者都稍可缓和。
专员客观表示“明白,我尽量客观,但是昨天Mike找到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圆满解决这个事,其实没有谁想争对错,我今晚也再给Mike回复,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尽力了,可能Mike高估了我的能力吧”。这很明显,出版代理机构的本意就是要译者背锅再哼哧哼哧。
译者明确提出4点:
1. 明显非机器翻译,主张方须为其主观臆测负责(道歉和理赔,到人家里泼完脏水拍屁股走人,哪有那么好的事)
2. 均系翻译2018年10月5篇文章的同一译者个人翻译并已尽责交付完毕
3. 本次质量经得起检验,可以找第三方检验验证,谁主张谁举证并承担
4. 所谓异议不满均须有理有据并须提供客观审阅意见,并基于客观(尊重业界行规)与善意(合作而非凌驾)原则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4bd2252347b0fbea.png)
当日晚近7:00许,专员代为返回客户与机构最终意见“基本可以接受了,不返修了”,表示“终于不用继续纠结了”,亿康君答复:“有任何商榷意见,欢迎随时提出,我这边永远持开放友好态度”。
至此由该学院客户主导的整场闹剧貌似终结!同样该客户对于此前污蔑,没有任何致歉表示以及实际行动,继续维持强势!译者待其回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a56b3028ab039948.jpg)
次日也就是2月27日中午,该出版代理机构再次发来一篇此前翻译系列中的一篇论文译稿。论文稿校对批注语言风格急转直下,全无前两篇一上来就乱贴标签的嚣张之词,言辞转而较为谦和: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5291f3477eae890d.png)
尽管事务较多,但是本着尽责的态度,当天下午2:00许,译者迅速及时的对此论文稿校对做出了反馈和商榷意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433c7607cfe5bb9d.jpg)
以下是这两个机构仅仅返回的三篇半成品校对中的第三篇《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挤兑》,继续刮骨疗毒: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作者的重要立题立项、理论方法论以及学科证据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负责任的学术论文翻译者为了在学术翻译的过程当中厘清这些脉络,原则上必须通读所有的参考文献,这是不得含糊的基本功,《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挤兑》这篇学术论文涉及30多篇参考文献,在只有三四天的加急翻译时间的情况下,亿康君仍然尽职尽责的履行了这一基本原则,哪怕连续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当然这绝非一个苦熬的过程,喜闻道者不言苦、不煽情。好的参考文献却可以让人读起来如沐春风、手不释卷,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下图即是该篇文章所涉及到的参考文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77432cdaa948df1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8fb7ad40ff9104e6.png)
在翻译实践当中,自然存在很多怠于履职的翻译,出于时间关系、职业倦怠或文献获取途径等多方面原因,只是照本宣科仅限于翻译文章文本,这样就学术视野而言,肯定就会受到局限。同时原文作者也因人而异,亿康君碰到不少治学严谨的学者教授,在发送自己的文章翻译的时候,往往会负责任的随信附件打包附上自己文章的参考文献原文,体现了对翻译者的尊重。因为学术文献一般都涉及到大量外文文献,而很多甚至是大部分的外文文献是有文献数据库获取限制的,也就是说必须付费获取和额外投入的。反观之,该大名鼎鼎的商学院客户在发送所有这一系列待翻译学术论文的时候,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做到随附参考文献原文!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Low就是High的相对方。
我们先来看对这篇译文的校对第1-3个批注修订: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83c39fb1ad7e587d.png)
这篇文章存在诸多参考文献缺失、错位甚至混淆的问题,可能出于发表渠道、时间关系等多种原因,但文献缺陷问题是白纸黑字的客观存在,在SCI等外文期刊发表的时候,这些问题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翻译者在1月份返回的翻译稿件当中特意批注客气的指出了系列问题请原作者单位比对。
在经历了前几次三番五次的机翻闹剧,翻译者提供坚决回馈以及专员进行全文比对返回啪啪打脸之后,该商学院返回的这一篇文章对译者批注回复以及校对整体上还算在说人话,语气比较客气。出于外交对等原则,译者语气也相对缓和,第2个修订的明显错误,甚至都懒得指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ad3d8515b6ea9840.png)
从以下翻译者原译文与该客户所谓机翻版本的中英比对版本当中可见,原文中文在行文当中存在着时间范围不严谨的缺陷,“2015年3月,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众所周知,法律发布时间和施行时间不一定重合,施行时间和发布时间相隔好几年的都有,因此必须对施行时间进行查询和界定,确认之后再加上时间限制,经查询该条例是发布当年实施的,因此在对原文翻译为“May 1 the same year”!
翻译原则:时间范围表述必须严谨!表述范围不严谨的,必须查询清楚之后再翻译,避免漏洞!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6b2a97f3ca8994e5.png)
同时原文当中的术语“隐形全额担保”在英文当中存在着多种学术用词偏好,翻译者也额外的在选词后面附加括号补充其他偏好,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提高理解度以及论文发表后检索的可搜索率!
翻译原则:对于多种学术用词偏好,须额外的在选词后面附加括号补充其他偏好,这样可以方便提高理解度以及论文发表后检索的可搜索率!
反过来我们再来看这位学院编辑陈孝强对于这一日期的修订“May 1”改为“May 1st”,翻译者在返回意见文本当中过于礼貌甚至都不忍指出,为什么呢?这应该是属于小学英语语法的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e89754cf84cee91a.png)
我们可以看到英式表达式是日月年方式,使用序数词在月份前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057fed4ce4b06357.png)
可以这样修改,但是在待发表期刊不明的情况下,目前的通用流行英语日期表达方式是采用基数词而非序数词,即便在使用序数词的英国,其报刊编辑也流行采用基数词。
这里容易发生混淆的原因是在书写语法和拼读规则上,书写为May 1,但是在拼读的时候必须朗读为“May First”。因此陈编辑这样修改情有可原。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83fa91c23747b267.png)
只有在日期出现在月份之前或者是单独列出的时候可以使用序数词,月份后面不跟年份的时候,可以使用May 1st,说的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f37bf2dcfbd348f4.png)
这里显然陈主任的修改有两处错误:
1.既然你选择了英式表达,最地道的应该是选择日期在前“the 1st of May”而非“May 1st”;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2326c60d683382a4.png)
2.通常情况下日期序数词后缀应采用下标(Lowercase)而非上标(Uppercase),见上图。上标用于序数排位,这里使用上标不知意欲何为?可见该商学院编辑的校对在这里显得是四不像。
翻译原则:掌握好英语日期表达的基本功。
第4处修订及答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42d704cda43ed845.png)
经文献查询2004年该组引用作者根本就没有发表任何该系列文章,2月25日陈孝强编辑居然提出“就按照原作者的内容写吧”,你堂堂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商学院文献数据库资源应该是绰绰有余,查阅几篇文献,几分钟就可以核准的事情,居然能够这样提示,2月27日连该出版代理机构的文献校对人员都看不下眼了回复批注表示确实没有并且提供了相关链接。陈主任这是什么治学态度?很明显就是基于权威跪拜,而非基于实证的治学态度!
翻译原则:基于实证治学,而非权威跪拜!
第5-6处修订: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09523a7a57ea582.png)
这里陈孝强主任把特定假设where改成一般时间条件when,一看就是语法有误,把假设状语混淆为时间状语,就算不懂where可以引导假设状语的话,不确定的时候也可以去查用例或者读文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7a9a89cf69a981e9.png)
这里的文献出处实际上是以上世界银行报告文献,因此原中文论文文献引用有误(并非“Deposit insurance around the globe: where does it work?”)。
翻译原则:严格文献比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8da03adfe7aac96b.png)
翻译者在翻译交稿的时候就已经在1月16日批注指出需确认期刊,并且在译文当中对引用作者进行了增补(加上Detragiache),见以下原译文与机翻双语对照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623d99c7c5daa962.png)
该商学院编辑或者是出版代理机构对于原译文批注未予重视,非但没有采纳翻译者意见,增补正确的参考文献,反而把对的增补文献又改成错的文献?把特定假设where改成一般时间条件when,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有存款保险制度DIS,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是近些年才开展,显然这是一个特定假设,而非一般时间条件!!!这样做学问,中国的学术和科技进步没戏!!!
第7处修订:该商学院将“需求机制”从原译文“demand regime”修订为“mechanism of demand”有误。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7695df44fe9f1a91.png)
翻译者的回复是“这一个如不解请上英文网站一查就知道了,太多略举几例。国内学术翻译mechanism of demand这一表达非常之多,因担心读者对此不解,刻意在后面补充了一个括号备注国内习惯mechanism用法。但在国外无论专业还是一般表述基本上是没有这种表达的,你往后翻n页都查不到,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可以使用mechanism这种词汇,外文文献中也大量出现。但供求机制强调的是一种浮动状况而非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类似机械作用的杠杆,因此显然regime 优于mechanism,请考虑并采纳,当然对此辨识需要较高的专业度,不解实属正常。”
翻译原则:避免机械直译。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81f5a7c4340a774.png)
翻译者进一步在答复中给出具体用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ff2539e3a86b4116.png)
“需求机制demand regime”系工资(对于个人)或者是利润(对于企业)拉动,是被动形式;而非市场价格杠杆主动拉动形式,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可以用Mechanism,而需求机制类似于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regime)则用regime,过于主动则涉嫌操纵汇率。而反观国内学术翻译对于汇率机制也是清一色的exchange rate mechanism,这些都亟待调整和校正。
翻译原则: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19a6b868f6f1cd7f.png)
以下原译文与机翻双语对照版可见译者已经对该术语进行了精心调整和备注,然而该商学院客户在校对中再次把正确的改为错误的,这不明显沿用机器翻译思维,用机械杠杆的方式进行机械直译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a786332277eb0af2.png)
第9-12处修订,修订9见以上原文:“就事实而言,存款保险制度最先出现于欧美发达国家,其面临的经济环境与需求机制与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范小云、曹元涛,2006)。”,其中校对错误删掉了指示代词those,正确的是这里掉了一个of,加上一个of表示those of,因为这里表示的是比较,而比较则需要同等对应物,简单的说,譬如你不能拿你的总量去比较人家的均量,这就是比较结构的对等一致。
翻译原则:需特别留意比较结构的对等一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2db0e30796630494.png)
修订10引号内的独立结构,原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类似图表性质的展现,使用箭头就足以代表方向,再加上to实属多此一举。
翻译原则:注意图表符号形式翻译的简洁性
修订11,这里原文的意思很明显,不是需求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而是其面临的作用机制action。所以不适合额外加上相互,超出了信达雅之“信”范畴。
翻译原则:切记勿盲目增译,“背信弃义”。
修订12-13: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2799fee87c67ad0.png)
原文“存款者在两期消费的边际替代率出现变化,引致存款者提前取款,而这会释放一个信号,存款者会将其获取的信号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判断,决定在下一轮是否挤兑,这一过程持续若干轮次,银行将面临着耗尽全部流动性的风险。”该商学院客户将“全部流动性”译文“full liquidity”中的full删除,译者回复“注意忠实原文,全部流动性”。
这里看似简单不过的全部与部分的逻辑关系,其实需要的是深度思维:
挤兑绝非在流动性耗尽的时候才会发生,相反是在山雨欲来风满楼流动性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生挤兑,流动性耗竭了还兑付个毛线,因此这里出现了多轮次。
但商业银行提供现金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到期债务本息,这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被视为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不能还本付息兑付就没人来存钱,没人来存钱,你银行就不能放贷赚钱!所以原文当中所说的全部流动性从挤兑的角度应该指的就是这个基本流动性!!!
基本流动性加上为贷款需求提供的现金称为“充足流动性”,此外这一概念甚至还包括银行能迅速将其资产变卖保持其清偿力。因此是个多层次多结构仓位的概念,而非单一二进制0和1或者非满即空概念,running out of full liquidity的银行还不至于破产, running out of liquidity的银行则直接破产,根本就不用再去跑去挤兑,直接找保险了(国内好像50万以下)。因此挤兑方面的流动性耗竭应该是针对基本流动性,这个是生命线。如果说连银行资产信用等都包括在内作为全部流动性的话,那只能说该银行风控管理实在太弱,活该任人宰割了。
结合以上考虑,这个看似全部否定的中文句子,实际上应该是表达的部分否定的意思。同样在英文当中也不能采取全部否定running out of liquidity,翻译者曾经考虑过的zero liquidity选词,基于以上考虑未使用。这里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英语里面的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的表达方式和汉语不一样。
翻译原则:注意英文当中的全部否定与部分否定规则。
修订13终于对了一次,应该是将the first period of替换为P1的时候漏掉first,对于真正细心的校对,译者当然要点赞鼓励!
修订14-18多为同义替换和调序: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d1b2eec7c778ff53.png)
第16处修订,原文“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由Bryant(1980)最先提出,强调实际性冲击,即银行资产真实收益率降低,导致银行挤兑的出现;”,陈主任表示“这句语义不清楚,请调整一下,“实际性冲击”是“实际性冲击”同义的并列关系,译文中没有体现出来。”不知所云?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694f54d6f59c6913.png)
译者答复:“请仔细与原文核对,理解原文意思,不要逐字理解,而要把握这两个方面真正的主题词是什么?”首先文献的关注点由两个独立名词结构表达即可,第1个关注点显然是真实收益率降低,这个是真正的主题词,由此导致实际性冲击和银行挤兑,这前后是因果关系怎么可能是同义的并列关系了?对陈主任这一批注逻辑评价,只能参见《出师表》最后一句:“不知所言”,他的思维只能仅限于逐字逐句翻译。
翻译原则:注意抓住句法结构的核心。
第17处修订令人哭笑不得,好端端的原译文文献排列Bryant (1980)被校对分割得支离破碎一前Bryant 一后(1980),然后一前:陈主任装瞎:“这里的(Chen, 1980)原文中没有出现。”,一后:出版代理机构出于无奈跟着吆喝“已删除,Reference中已做相应修改”,Bryant (1980)要是坐在这里,会不会给他们气的一口老血喷射。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e049f8213c811127.png)
翻译原则:句子看全了,再翻译校对。
第19-21处修订,常用高频词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居然来了一个“请查证”,这意思好像是说只有中国有活期存款???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63ff4b1926cad244.png)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校对去掉了原译文当中的“market”,就仅仅是新兴市经济体了,这又是睁着眼睛的瞎修订!!!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同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体都是市场经济体,就连我泱泱大国经济体现在还有一些厚颜无耻的国家拒不承认其市场经济属性,只盯着其行政垄断计划属性!!!不,你们这政治经济学都是怎么学的呀?
翻译原则:不能违背信达雅雅原则,盲目减译而导致不忠实于原文。
第22-23处修订,22:design和design ideas显然不是同一回事不可用前者代替后者,译者答复“这里强调的是设计思路,所以显然不能为图简便单独使用design,因为design这个英语里面的多义词不同于汉语里面的意向性设计,在很多情况下面是已经成型了,而思路是在构思当中。这和上一篇反馈文件当中的“科技”一样,科学着重基础研究层面,技术着重应用层面,不是一回事,强制省略合并超出了信达雅之首当其冲的“信”范畴”,明明只是一个思路,要在这里说成是一个成型设计,要在专利里面design单独就可以代表外观设计了,这不明显夸大其词吗?亿康君最讨厌功夸大、过夸小,反正都是brazen-faced。
翻译原则:避免夸大夸小之辞,譬如夸大比例的微利暴增、混淆基数的点数微降等。譬如说一个中型国企去年盈利区区10万元,今年盈利60万元,报表做成暴涨500%;到了今年盈利又回到10万元,报表则做成厚颜无耻的微降50万;再比如说两个国家统计指数一个3000基数,一个3万基数,3000点跌100,说微调100点,而3万点跌200点,说大跌200点。这都是在坑爹!
23:故意无视原文的强调语气,校对人为造成漏译。
翻译原则:不要忽略学术文文献当中出现的语气小词的翻译。
最后一处修订24:early withdrawal和premature withdrawal均属极度高频词“提前取款”,因为人家国外和咱们中国一样,也会存在提前取款,是个活人都不会被尿憋死到定期结束。译者答复“同义表达,请查阅对应文献原文或者直接网上查阅单词或者字典查阅均可,常用多义词不适宜整篇统一化,阅读时也会容易引起审美疲劳,请考虑并采纳。”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205d65a80e99585c.png)
这样的词汇并非Aminobenzotrifluoruride之类科技术语,并不具备排他性唯一性混淆性,煞有介事的搞得像个科技术语,菩萨一样的供着,整篇统一化,听着像个笑话。更何况early withdrawal用在正式场合的情形更多,比如说英美税收社保法律法规方面!
翻译原则:在篇章用词方面,对于常见多见高频词汇,尽量采取多义表达,增加词汇表达的丰富性,规避审美疲劳。
综上,总共24处修订,继续保持超低有效率,有效修订仅仅一处,有效率4.16666667%,也就是说翻译者三四天之内翻译的文章的严谨度远远超出此类人员三四十天校对出来的文章的严谨度。这些高等学府和机构人员真不知是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尸位素餐,更不知何来的底气可以颐指气使?
至此三篇返回的半吊子校对稿讨论完毕。
接下来回到“恶意拖欠”标题,亿康君在翻译领域浸润数10年,多的数不过来的合作伙伴出版社翻译服务提供商等,支付方式9.9成以上采取的是严格预付、收稿即付、当月付、次月付、零星集中付等标准制度,就业内而言,账期次月付是最普遍最标准化的流程。唯独在这一家出版代理公司经历过稀稀拉拉的延迟支付,但此前最长的也就三四个月,这一次居然伙同该商学院恶意拖欠长达近一年,正所谓姑息养奸,不可姑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bdbc329a031217cf.png)
2月底28日沟通上年10月待付款项,该出版代理机构表示“客户无异议的稿件费用我们下周内处理”,译者表示“2月份的是10月份的稿件费用,对此该方无任何异议。本批次已收到的所谓异议,均已回复,意见已送达,待反馈”“行,勿在小的事情上内耗,专注于标准流程”,实际情况是此后未收到任何所谓“异议”,亦未收到任何付款。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887831834badbd17.jpg)
一月后3月29再次跟进,译者表示“各位同仁,自上月28日沟通之后未收到任何商榷稿件。从此前返回的稿件来看,我这边的建议是对方尽量安排有资质的人员仔细进行审校。原译文当中术语和表述基本上都经过仔细严谨的推敲,除 paraphrase,re structuring及格式调整之外请不要随意改动,任何改动之前请仔细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学术网站,以免将正确的改成错误的。任何商榷意见欢迎本着善意原则随时提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3db958bf7e3fb255.png)
微信沟通过2次,邮件沟通过2次,事不过三,亿康君不像对方反复催稿一样反复催账,因为译者的原则一直以来很简单,人有脸、树有皮,言必行、行必果,再者也会善意考虑到对方延迟付款是否是财务流动流动性差的问题,有困难大家一起扛,也没当回事儿。一直到2019年9月27日接近十一假期再次沟通,在对方机构自己建的一个微信群里面寥寥说了几句话,字里行间未释放任何恶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03b0269c97961e20.jpg)
“合着这仅仅是支付的上年10月份的翻译稿件费用?”“也就是说1月份的翻译稿件费用至今尚未支付。”
![](https://img.haomeiwen.com/i4259813/f6c3677f6a4ba791.jpg)
这时宛如平地一声雷,对方负责的一位哥们儿来了句神雷之语:“肖总,账是双方要及时沟通的,你这么相信我们,从来不找,怎么能及时收到钱呢?”,这是什么逻辑?这场闹剧从一篇《40年逻辑》开始,到这句神雷之语的逻辑基本上就完成一个指环王般圆满的逻辑循环,意思明摆着就是说只要乙方不催,甲方就可以“我心永恒”般不付。信任不是这么挥霍的!!!何况这明明已经沟通过几次了,为何视而不见?非要搞得像电影里面的七讨八要?明摆着是心想要乙方去求甲方,自然无法唤醒装天黑请闭眼的人。
译者回复:“2019年1月份的稿件,你司曾经提出过预付一半。考虑到友商,当时一笑而过啊。对于南大提出的所谓异议,在二三月份均有沟通记录和稿件明细。一个月完成的稿件,8个月还没有校对出来,不太可能吧。”再说这件事本来就是客户方无理取闹寻衅滋事挑起,译者4点反馈意见早就已经回复,客户方不说道歉,款都没付,意欲何为?
前后短短不过10来条信息,对方居然画风突变。各种托词,请人翻译就是工作,译后支付就不是工作?对于是否付款、是否出稿不作任何答复,居然解散微信群溜了,一系列神操作看得译者是眼花缭乱,此后两封催付邮件也如石牛入海,就这么,跑路了???就算没跑路,那气急败坏、慌不择路的小样,估计也只有金主能够安抚。
跑得过初一,跑得过十五?
暗室虎目,一窥洞见、二窥豁然、三窥无反顾。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的商学院外刊编辑一小撮坏虫同志们好,你们的存在基本上就是对该神圣商学院的莫大亵渎,下课时间是不是应该到了?亿康君丝毫不怀疑你们的能力,在后勤岗位采购买菜砍价溜须的能力你们绝对甩亿康君n条大街!但是,坦率的说,学术能力方面,你们和该商学院的应有学术标准之间隔着一条不可跨越的银河系!
而下一讲,亿康君将娓娓道来,讲述管窥到这些所谓质量认证害群之马是如何祸害该商学院中文论文外文标题及摘要发表质量的?同时继续布道学术论文翻译若干原则。译者冒着熬夜伤身的巨大风险短短时间内接下该学院这个对个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非是出于对该学府的景仰之心,岂容明月照沟渠,此番所为,不过替天行道、去除毒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