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作者: 崇南書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2:08 被阅读45次

    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1.东西精华协会会员守则——南怀瑾

    2.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

    3.黄帝阴符经

    4.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5.十六特胜

    6.百字铭——吕纯阳祖师

    7.灵源大道歌——曹文逸真人

    8.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9.楞严法要串珠——南怀瑾

    10.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南怀瑾

    1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12.永嘉禅师证道歌

    13.信心铭——三祖僧璨

    14.十二时颂——志公禅师

    15.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志公禅师

    16.十二因缘

    1.东西精华协会会员守则  ——南怀瑾先生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

    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

    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2.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黄帝阴符经

    神 仙 抱 一 演 道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富 国 安 民 演法 章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物(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强 兵 战 胜 演术 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擒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愚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4.八识规矩颂——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5.十六特胜

        一知息入 二知息出 三知息长短 四知息遍身 五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八受诸行心 九心作喜 十心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十二观无常 十三观出散 十四观离欲 十五观灭 十六观弃舍

    6.百字铭——吕纯阳祖师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7.灵源大道歌——曹文逸真人

    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迁,磋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本来两物更谁亲,失去将何为本柄。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莫将闭息为真务,数息按图俱未是。

    比来放下外尘劳,内有牵心两何异,但看婴儿处胎时,岂解有心潜算计。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绵绵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元只在灵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岁寒坚确如金石,战退阴魔加慧力,皆由虚淡复精专,便是华胥清净国。

    初将何事立根基,到无为处无不为,念中境象须除拔,梦里精神劳执持。

    不动不静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道,元和内炼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

    元气不住神不安,蠹木无根枝叶干,休论涕唾与精血,达本穷源总一般。

    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切由真气,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

    一昧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他时动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奈何心使闲不得,到此纵擒全在人。

    我昔苦中苦更苦,木食草衣孤又静,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

    比如闲处用功夫,争似泰然坐大定,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

    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御。

    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未足贵,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

    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却修行路,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

    缥缈悠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名与身兮竟孰亲,半生岁月大因循。

    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苦辛,可怜一个好基址,金殿玉堂无主人。

    劝得主人长久住,置在虚闲无用处,无中妙有执持难,解养婴儿须籍母。

    缄藏俊辩黜聪明,收卷精神作愚鲁,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

    8.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慧。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惛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恶作。三寻四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十一法处所摄色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9.楞严法要串珠 ——南怀瑾

        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所从。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获大安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10.增补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黯。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呓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于涅盘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迭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1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12.永嘉禅师证道歌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此来尘镜末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征。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导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栴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沉师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圆顿教,没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荧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13.信心铭——三祖僧璨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退。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14.十二时颂——志公禅师

        平旦寅。狂机内有道人身。穷苦已经无量劫。不信常擎如意珍。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豪即是尘。不住旧时无相貌。外求知识也非真

        日出卯。用处不须生善巧。纵使神光照有无。起意便遭魔事挠。若施功终不了。日夜被他人我拗。不用安排只么从。何曾心地生烦恼

        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

        禺中巳。未了之人教不至。假饶通达祖师言。莫向心头安了义。只守玄没文字。认着依前还不是。暂时自肯不追寻。旷劫不遭魔境使

        日南午。四大身中无价宝。阳焰空华不肯抛。作意修行转辛苦。不曾迷莫求悟。任尔朝阳几回暮。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没亲疏。莫起工夫求的意。任纵横绝忌讳。长在人间不居世。运用不离声色中。历劫何曾暂抛弃

        晡时申。学道先须不厌贫。有相本来权积聚。无形何用要安真。作净洁却劳神。莫认愚痴作近邻。言下不求无处所。暂时唤作出家人

        日入酉。虚幻声音终不久。禅悦珍羞尚不餮。谁能更饮无明酒。没可抛无物守。荡荡逍遥不曾有。纵尔多闻达古今。也是痴狂外边走

        黄昏戌。狂子兴功投暗室。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拟商量却啾唧。转使心头黑如漆。昼夜舒光照有无。痴人唤作波罗蜜

        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不起纤豪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窒阂。廓然无事顿清闲。他家自有通人爱

        夜半子。心住无生即生死。生死何曾属有无。用时便用没文字。祖师言外边事。识取起时还不是。作意搜求实没踪。生死魔来任相试

    鸡鸣丑。一颗圆珠明已久。内外接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渠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遮如今谁动口

    15.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志公禅师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晓在目前。迷倒愚人不了。佛性天真自然。亦无因缘修造。不识三毒虚假。妄执浮沈生老。昔时迷日(一作未)为晚。今日始觉非早

      持犯不二

        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持犯本自无生。愚人被他禁系。智者造作皆空。声闻触途为滞。大士肉眼圆通。二乘天眼有翳。空中妄执有无。不达色心无碍。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愚人贪着涅盘。智者生死实际。法性空无言说。缘起略无人子(一本作为兹偈)。百岁无智小儿。小儿有智百岁

      佛与众生不二

        众生与佛无殊。大智不异于愚。何须向外求宝。身田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圣同途。迷悟本无差别。涅盘生死一如。究竟攀缘空寂。惟求意想清虚。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余  

    事理不二

        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智者无心可得。自然无争无喧。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佛与众生一种。众生即是世尊。凡夫妄生分别。无中执有迷奔。了达贪嗔空寂。何处不是真门  

        静乱不二

        声闻厌諠求静。犹如弃面求饼。饼即从来是面。造作随人百变。烦恼即是菩提。无心即是无境。生死不异涅盘。贪嗔如焰如影。智者无心求佛。愚人执邪执正。徒劳空过一生。不见如来妙顶。了达淫欲性空。镬汤炉炭自冷

      善恶不二

        我自身心快乐。翛然无善无恶。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六尘本来空寂。凡夫妄生执着。涅盘生死平等。四海阿谁厚薄。无为大道自然。不用将心画度。菩萨散诞灵通。所作常含妙觉。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法性本来圆明。病愈何须执药。了知诸法平等。翛然清虚快乐

      色空不二

        法性本无青黄。众生谩造文章。吾我说他止观。自意扰扰颠狂。不识圆通妙理。何时得会真常。自疾不能治疗。却教他人药方。外看将为是善。心内犹若豺狼。愚人畏其地狱。智者不异天堂。对境心常不起。举足皆是道场。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分张。若欲除却三毒。迢迢不离灾殃。智者知心是佛。愚人乐往西方

      生死不二

        世间诸法如幻。生死犹若雷电。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颠倒妄想本空。般若无迷无乱。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只为愚人不了。从他戒律决断。不识寂灭真如。何时得登彼岸。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法性本来空寂。不为生死所绊。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实际无佛无魔。心体无形无段

      断除不二

        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无妨。一切不能为害。坚固犹若金刚。不着二边中道。翛然非断非常。五欲贪嗔是佛。地狱不异天堂。愚人妄生分别。流浪生死猖狂。智者达色无碍。声闻无不恛惶。法性本无瑕翳。众生妄执青黄。如来引接迷愚。或说地狱天堂。弥勒身中自有。何须别处思量。弃却真如佛像。此人即是颠狂。声闻心中不了。唯只趁逐言章。言章本非真道。转加斗争刚强。心里蚖蛇蝮蝎。螫着便即遭伤。不解文中取义。何时得会真常。死入无间地狱。神识枉受灾殃

      真俗不二

        法师说法极好。心中不离烦恼。口谈文字化他。转更增他生老。真妄本来不二。凡夫弃妄觅道。四众云集听讲。高座论义浩浩。南座北座相争。四众为言为好。虽然口谈甘露。心里寻常枯燥。自己元无一钱。日夜数他珍宝。恰似无智愚人。弃却真金担草。心中三毒不舍。未审何时得道

      解缚不二

        律师持律自缚。自缚亦能缚他。外作威仪恬静。心内恰似洪波。不驾生死船筏。如何度得爱河。不解真宗正理。邪见言辞繁多。有二比丘犯律。便却往问优波。优波依律说罪。转增比丘网罗。方丈室中居士。维摩便即来诃。优波默然无对。净名说法无过。而彼戒性如空。不在内外娑婆。劝除生灭不肯。忽悟还同释迦

      境照不二

        禅师体离无明。烦恼从何处生。地狱天堂一相。涅盘生死空名。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众生与佛平等。自然圣智惺惺。不为六尘所梁。句句独契无生。正觉一念玄解。三世坦然皆平。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成。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

       运用无碍

        我今滔滔自在。不羡公王卿宰。四时犹若金刚。苦乐心常不改。法宝喻于须弥。智慧广于江海。不为八风所牵。亦无精进懈怠。任性浮沈若颠。散诞纵横自在。遮莫刀剑临头。我自安然不采

      迷悟不二

        迷时以空为色。悟即以色为空。迷悟本无差别。色空究竟还同。愚人唤南作北。智者达无西东。欲觅如来妙理。常在一念之中。阳焰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匆匆。自身虚假不实。将空更欲觅空。世人迷倒至甚。如犬吠雷叿叿

    16.十二因缘

    无明爱取三烦恼,

    行有二支属业道;

    从识至受并生死,

    七支同名一苦报。

    来自:如来清凉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推荐:修行必背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as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