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热点事件还真多,国外主要是美国大选,国内则要是蚂蚁集团上市要暂缓了!
曾几何时,蚂蚁集团的IPO(第一次股票发行,也就是上市融资)被炒的沸沸扬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估值达到了2万多亿人民币!
蚂蚁集团此处采用的是A+H股也就是A股的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之前一直顺风顺水,过会非常顺利,而且股票已经分配好了,中签的客户也是喜笑颜开。蚂蚁集团上市前的股东们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突然,一则新闻打破这一切。
11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紧接着,第二天,上交所发公告:暂缓蚂蚁集团上市,原因是监管环境发生变化,蚂蚁集团可能不符合上市条件!
紧接着港交所也发公告,暂缓蚂蚁集团上市!
这一下,网络舆论爆了!立刻有人联想到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老师在前两天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的讲话。
讲话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他认为监管阻碍了金融创新!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正是这个文件的发布,让蚂蚁集团的上市前景突然扑朔迷离。
简单的说,马云老师认为自己的蚂蚁集团属于金融创新,监管方面应该与时俱进。
监管部门则认为,不管你是金融创新或者金融科技,只要是金融,那么金融安全就是第一位的。这么大体量和影响力的公司,一旦暴雷,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这里面核心问题还有一个,如果把蚂蚁集团算成是金融公司,那么市盈率合理区间就是4-5倍pe,如果是科技公司,pe可以高达几十倍!
因此,舆论传言的马云演讲炮轰监管导致被四部门约谈,继而被暂缓上市的说法是错误的。
真实情况大概是,蚂蚁集团上市的消息触动了金融领域,监管部门的专家们看到了另一面,也是最危险的一面,因而才有了文初的一幕。
到底是金融创新利大于弊,还是金融安全的利大于弊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等待时间给出合理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