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在十月踏上非洲大陆,在肯尼亚遇见这些美丽的人和事。
昨天做不完的准备
肯尼亚义工之行的到来比想象容易,从决定到启程不过短短一个多月,尽可能做好行前准备,但也不必追求十分完备,等踏上这片土地再安排行程完全来得及。行前准备主要包括报名义工项目、购买往返机票、申请电子签证(也可以落地签)、接种黄热疫苗、兑换适量美元等。Gapper官网上可以下载指导手册(请务必认真阅读),行前三周左右能够与国内项目负责人取得联系。
报名义工项目。如果你也是想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不同角度了解肯尼亚,那么首先需要报名义工项目,我在对比之后选择了Gapper,他们的指导手册清晰,官方网站简洁,而使我作出决定更重要的原因是有好朋友参加过他们在其他国家的项目并且给出了较好的评价。Gapper报名要求行前一个月完成,有多类志愿服务项目供选择,包括孤儿院教学、学校教学和老人院照料等,由于我来的时候是淡季(这一期包括我共两个人),到了之后调整项目也完全没有问题,到达与离开时间和志愿工作时间安排都非常灵活,只要提前和当地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即可。
购买往返机票。完成义工报名需要提供航班号,南航开通有广州直飞航线,时间价格都非常可爱,我是提前一个月左右以往返4000+的价格购买的往返机票。
申请电子签证。肯尼亚电子签证十分方便,三天左右就可以出签,Gapper指导手册上有详细的申请步骤说明。
接种黄热疫苗。前往非洲和南美洲许多国家必须出示小黄本(然而我并没有被检查),还会建议接种霍乱疫苗,需要分三次口服,时间跨度约1个月,因此建议预留3-4周时间。疫苗接种是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2号,需要携带纸质机票行程单等,在去之前可以先上官网与打电话了解问询。
几乎所有注意事项在国内负责人发来的文件中都会包括,唯一想要在这里和大家强调的血泪教训是,带一双舒适耐脏易清洗的鞋子(不管鞋子裤子还是衣服,最重要的是耐脏朋友们)。另外,做义工都会想给孩子们带些东西,不过这次经历之后我发现,在当地购买(学校附近最好)会更加实用。
参考指导手册做好以上准备,可以基本保证两周或者更长时间在异国的基本生活,但是——马赛马拉看到的动物是什么?斯瓦西里语如何问候交流?当地人英语带口音听不懂?这些方面需要做的确实太多(推荐阅读旅行指南,如Lonely Planet肯尼亚),来不及的话就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吧(非常幸运同行的伙伴Chara认识在肯尼亚工作三年的中国朋友,我们得以相对轻松而全面地了解当地生活)。
明天想不到的体会
第一个明天:不应再有偏见
- 到达内罗毕,初见基贝拉
到达内罗毕是周五清晨,俯瞰整座城市,有些惊讶于黑暗中的璀璨,毕竟从一定程度上灯光密集程度可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发达程度。过了海关取了行李,先换一些肯尼亚先令,再买电话卡(推荐safaricom,在马赛马拉也有信号),一切都很顺利。
8点左右到了位于Eagle Plains Estate的住处,是一片安保工作到位的别墅区,见到上一批的义工Richard,正准备出门,这是他最后一个工作日。我们放下行李就随他一同前往贫民窟小学Hamlets。选择在周五到达非常明智,从与Richard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大部分必要的信息,在没有习惯当地人浓浓的口音时真是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早晨的Eagle Plains,沁雪摄尽管做了一路心理建设,初入Kibera还是有些紧张,听闻一些Uber司机也不敢开进来,听闻走在路上坐在车里都有可能被抢手机。不过事实证明,需要保持警惕,但不必将贫民窟妖魔化,也只是一群人生活的地方罢了。
下车之后需要步行十几分钟,穿过垃圾跨过水沟,才能到达Hamlets三角形的铁门前(校长说门的形状是故意设计的,想和其他地方的都不一样),和外面相比学校的条件算是不错,木板和铁架搭起两层教室,黑板课桌纵使简陋却也可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Hamlets,沁雪摄午饭来到学校附近一家相对正规的餐馆(Kibera到处都是路边摊和苍蝇,不过冷静想一想世界各地的路边摊又有什么差别),chapati和beans是大家常点的,当地比较常见的食物还有samosa(有馅料)和mandazi(无馅料),而ugali和sukuma wiki的搭配最为经典。
第一天的食物,沁雪摄在肯尼亚的第一天出乎意料地来到了Kibera(之前想的是去市区转转),首先见到这座城市最混乱的一面,却仍然比想象中好一些(不过我们的活动范围在Kibera外围,有些遗憾一直没能深入中心看看,Richard之前还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去到chang’a——具有毒性的酒精饮料——制作地),可能之前有着过于强烈的偏见,自以为是地为未知描绘出一幅画面,还认为自己有多勇敢,却只是暴露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第二个明天:默契因而共生
- 前往马赛马拉,看见风和日落
从来不知道说走就走这么容易,不到24个小时(下机之后决定第二天去马赛马拉,晚上10点见了旅游代理,第二天早晨7点出发),我们就奔驰在了公路上。旅游代理的联系方式直接问的管家Kevin,几乎每一期志愿者都会去马赛马拉,出于安全和方便考虑,我们没有再了解其他旅行社。
行驶过一小段公路之后是无穷无尽的土路(终于理解了Jeep存在的意义),目之所及是奇形怪状的草木,偶尔路过几个面无表情看向我们的村民,时而有瘦弱的小孩向我们挥手叫嚷(索要水和食物),再看不到其他车和其他人。而真的有些害怕是在经过路障的时候,用树枝架起的简陋路障旁边,站着两三个手持木棒的当地男子(第一次见到这场景我真以为遇见了什么土匪),没有交流,Vincent(司机兼向导)摸出几百先令递给他们,然后路障被抬起。这样反复了4-5次,大家默契地遵守着某种成熟的约定,事后想起来司机可靠与否真的非常重要。颠簸了大概7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帐篷酒店(看起来很酷,住起来很原始,最大的不便在于定时供电,每天都在为充电操心)。
帐篷酒店,沁雪摄短暂休息之后我们在傍晚前往马赛马拉,来时的紧张和疲惫,在进入园区的一刻不可思议地都消散了,空气中弥漫着兴奋,风粗犷而温柔(虽然一直在吃土),角马和斑马静静地吃草发呆(斑马真心有一种雕塑既视感),叫不出名字的羚羊(Hartebeest? Kudu? Eland? Oribi? 没有准备充分只能做个游客到此一游了)听到引擎声跑开,远处一只长颈鹿慢悠悠地走着,十几辆车为一只狮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倚靠车顶看夕阳下的草原时,有一种久违而真切的安宁袭来,好像自己本就属于这里,本该像斑马一样凝视脚下的土地。
赶来看狮子的车,沁雪摄第三个明天:抓得住的幸运
- 永生难忘的游猎,稍纵即逝的美丽
Safari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在于,不知道下一刻会遇见什么,但每一刻都不会失望。近10个小时,曾远远凝视树上的花豹,近距离观察小憩的狮群,与角马过河争分夺秒,在合欢树下享用午餐。Vincent说我们很幸运。
起初我们看到草丛中露出雄狮的脑袋,驱车接近后惊喜地发现他身边还躺着两只雌狮,围着他们绕了一圈,遗憾还是离得太远。就在这时,Vincent让我们转过身看另外一边,竟是四只雌狮睁着迷茫的眼睛看向我们,显然是被扰了清梦,车上的对讲机正源源不断地传出叫喊声(司机们会分享动物们的位置),旁边的雌狮被声音吸引了。这一刻突然感觉心脏猛地一跳,眼前闪过无数画面,接着好笑自己如此胆小,见到狮群该是多么幸运!熄火在他们身边呆了好一会,直到另一辆车驶来,离开不远又看见另一只孤独的雄狮。
雄狮和雌狮,Chara摄 四只雌狮,沁雪摄 孤独的雄狮,沁雪摄接近中午的时候来到马拉河边,远远看到一小群角马奔来,头马走到河边停下,静静看着对岸好一会,却还是掉头走开,又在附近徘徊良久,几次想过河却迟疑着,他身后的几头角马紧紧跟随,时而三三两两有些交流。看他们纠结了快半个小时,大概还是决定不过河去,我们驶离马拉河边,不一会却见Vincent调转车头飞奔起来,竟是另一群角马正在过河!“Cross your fingers”,他说。持续了不到1分钟,我们目睹了最后几只角马到达河对岸坦桑尼亚境内,那里已经聚集了成群的角马和斑马。
角马过河,沁雪摄心满意足地离开马拉河岸,Vincent在一片广阔无际的草地上停了车,午餐竟是在合欢树下与鸟儿一同享用!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不愿打扰这一刻的美好,天地间只有我们,还有这一棵合欢树。
合欢树下的午餐,沁雪摄第四个明天:终点亦是起点
- 回到内罗毕去,又是新的一切
当明天变为昨天,将有多么不真实。
马赛马拉的日落,沁雪摄第五个明天:人与人的瞬间联结
- 易满足的孩子,和善的异乡人
从马赛马拉回来,像走出一个梦境,谁又知道是不是落入另外一个,终将醒来的梦里。
这一路遇见许多同胞(大多通过Chara,小姐姐真的自信又美丽),与他们在瞬间产生联结的感觉实在奇妙,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时机的强大作用(我以上帝视角看了许多故事,或许以后有机会写)。
Shen,在肯尼亚已经三年,因为工程来到这里,结束后却不愿离开,会熟门熟路护送我们进入基贝拉,也走街串巷带我们体验当地生活,让我们两周的义工旅行特别起来;Amy,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第二年(总部和三个办事处各需工作两年,不要太棒超级羡慕),知性美丽善解人意,带给我们印象深刻的讲解,结束后还热心推荐晚餐去处,再顺路捎带我们到目的地;Arvin和甫哥,创业初期来考察工作环境,为我们安排了蒙巴萨行程,让这两天的经历和电影情节无异。
karibuni · 欢迎你们,沁雪摄这种瞬间联系的奇妙感觉不只存在于同在异乡的中国人间,走在路上络绎不绝传来“你好”,隔三差五与学校里新的异国面孔说“hi”(Hamlets里不只有Gapper,短短两周我们见过来自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瑞士、法国超多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而在与孩子们相处的第一天,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四年级的孩子,好像已经知道怎么样让老师欢喜,上课前积极擦黑板递粉笔,上课时认真抄笔记做计算,然后看时机差不多了(其实不到半个小时),对我说“表现得好会有糖吧”(没记错应该是Jeniphev哈哈),简直哭笑不得,又觉得很可爱。
好学的Kelvis,Shen摄这个班共有5个孩子,Kelvis喜欢数学,并因此而好学,“要先做完题目再玩游戏”;Jeniphev聪明敏感,心情好能很快做完练习,心情不好就发呆耍小脾气;Javan阳光坦率,会摇头晃脑说“这个我知道”,也会静静坐着听我唱歌(其他孩子都很不耐烦…大概是太难听受不了哈哈哈);还有Sammy调皮活泼,Beatrice文静害羞。
另外一些没有上过课的孩子,也会主动与我们交流,温柔能干的Joylet腼腆笑着来抱抱我,帅气机敏的Chris积极来学习中文(他已经会用汉语、西班牙语、法语简单交流和数数),细心单纯的Irene热情地打招呼,不善言辞的Jackton得到肯定后可爱笑起来……
只要一颗糖,孩子们就很满足,毫无芥蒂和我们打成一片;成年人或许也同样简单,只是换一颗糖。
最后一天在Hamlets的合照,Chara摄第六个明天:一点一点做些改变
- 不需惊天动地,只要力所能及
第一天来Hamlets时校长向我们提出修建厨房的需求,共需约400刀。一开始明白他的意思时有些抗拒,一是因为才见面不到5个小时就这么直接,二是自己身边就需要许多帮助,有什么理由为千里之外的人们付出?冷静反省这两个理由,发现都不成立:第一个明显是情绪上的反应,实质是不信任校长,收集更多信息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判断;第二个理由却是不自觉以某些固化的标准划分了亲疏远近,而并非按照与自己的相关程度。
在决定做些什么之后,又开始纠结全额由我们两人承担过重(至少对我来说),于是想到众筹。接下来Chara和我踏上了马赛马拉之旅,一路上在我还自娱自乐想着怎么安排内容更有吸引力、什么平台推广更加迅速、写作要多久完成、录视频效果会不会更好……Chara和我说她已经发了朋友圈,筹到一半的金额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起来,最终一共筹集了近两倍的善款(怎么把剩下的钱花出去着实让我们动了一番脑经)。
Chara在募集,图片来自朋友圈截图 厨房内部前后对比,沁雪摄 厨房外部前后对比,沁雪摄 多出来的钱买了一套新教材,沁雪摄 还买了许多益智玩具,沁雪摄这次经历让我很受震动,没有结合实际需求选择最为经济的方式,没有分清轻重缓急找到最为合适的目标,总想着准备好一下解决所有问题,实际却极可能一拖再拖没有下文,是Chara的行动力让我们真的完成了些什么,而对学校的一系列规划是校长的职责(校长确实尽心尽力在做,下一步想要建一排放教材的柜子,以及资助两个孩子进入高中,有想法的好心人们可以去学校网站www.kiberahamlets.org了解更多信息,也可以留言获得校长的联系方式)。
Hamlets宣传册,沁雪摄仔细观察这间狭小的学校,想必是目之所及的这些数不清道不明的日积月累,才能让二三十个孩子(后来知道不需要缴学费)每天在相对正规的环境里学习玩耍。远远不够,但是要一点一点来。
联合国里的蓝花楹,沁雪摄第七个明天:打破与自然的隔阂
- 长颈鹿和鳄鱼,海星海胆海蜘蛛
结束上午的课程,角色就不再是志愿者,在长颈鹿公园近距离接触长颈鹿(距离有多近请自行体会),在国家博物馆和祖先们打个照面,在蛇公园摸一摸鳄鱼和蛇(这是一个隐藏事件,触发方法请见后文),在大象孤儿院看一看小象们玩耍。
与长颈鹿近距离接触,Chara摄 摸一摸鳄鱼,工作人员摄肯尼亚不仅有草原和湖泊,还有大海和白沙滩(条件允许还可以体验潜水和跳伞)。迎着风雨登上游船,带了一脚沙和海草,在甲板看天空变成蔚蓝,船员潜下水去找来海星海胆;行至一片浅海跳下游船,周围只见天空和海,远处一道白墙发出隆隆声响,透明船底是一幅“鱼嬉珊瑚”。
海星,沁雪摄 海蜘蛛,沁雪摄 浅海漫步,沁雪摄说实话作为志愿者,短短两周时间能做的确实不多,只是从他们的生命中路过;或许定义为探索者更为合适,与旅行者相比有更多机会接触特定的真实,也更有可能发现更好的世界,而目的和意义更多在于改变自己。
第八个明天:请多一点点信任
- 高铁站陌生人,黑夜里的小破车
初见蒙巴萨带着警惕与慌张,与两个才知道名字的陌生人(Chara来时在机场认识的),在漆黑的夜里,坐着一位漆黑的司机(此处为客观描述)开着的扣不了安全带的车,奔驰在路灯稀疏的公路上,耳边海风呼啸着(虽然没啥不好的事发生,还是建议朋友们尽量天黑前到吧)。
内罗毕火车站,沁雪摄有这么一些人,像我,总是把世界想得太简单,又把人想得太复杂,因而产生无穷无尽的焦虑和不安,有一点偏差就心惊胆战。司机大哥显然经验丰富,和码头警察关系甚好(又一个隐藏事件,当地不得不提的“风俗”),我们越过长长的车队首先登上了渡船;两位大叔(开个玩笑先笑为敬哈哈哈哈)正直健谈,一路从玩笑到梦想,拉开窗帘一角让我看到塔外风光。
世界没有这么简单,因果真假不容易分辨;但人也没有这么复杂,多点信任或许能让自己轻松一些。
第九个明天:蒙巴萨的烛光
- 阳光沙滩,百香果和烛光餐
她的目光从摇曳着烛光的玻璃罩移开,穿过对面男人的肩膀,落在另一排独坐的妇人硕大的耳环上,又望向几盏摇摇晃晃的吊灯,看了一会儿,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伴随海风缓缓荡漾,时而跟着歌声飘到半空,又羽毛般轻轻落下。
蒙巴萨的烛光,沁雪摄“来点红酒吧。”男人说。
她已经有一点醉意,这里的啤酒挺好喝的,想起傍晚在沙滩上一起抽烟,“好啊。”
“非洲人很有音乐天赋。”
“是啊唱得不错。”她也看向舞台。
“我们很有缘分。”男人说。
她左手撑着下巴笑起来,最后一口巧克力蛋糕让她很满足,“是啊。”
“去看看晚上的海滩吗?”男人吸了一口烟。
已经退潮了,海草零星散布在沙滩和石头上。
第十个明天:就,入乡随俗吧
- 他的义正辞严,只为索要小费
听说取行李可能开箱检查很久,给点小费就好了;听说在市区可能被警察拦下,给点小费就好了;不过已经来了一周多,风油精一瓶没少,不情愿的小费一点没给,不禁想那些经验可能已经是过去式;然而在蒙巴萨回来的路上,竟是大开了眼界。
警官:“男女为什么挨这么近?” (大概看我们都系了安全带找不到其他理由)
我们:“车很小。” (一共四个人)
警官:“公共场合坐这么近违法。”
我们:“是在车里。”(不过有没有朋友解答一下,私家车算不算公共场合?)
警官:“开着车窗。”
……
Arvin塞过去200先令,警官拒绝并且要看我们的护照(笑哭我还真以为有啥做得不对),又经过一翻艰难的交流,眼看要赶不上高铁了,再递过去1000先令——“走吧走吧”。司机好像见怪不怪,和我们说如果时间来得及,完全可以要求跟他去看录像,或者举报他。
小费文化盛行,刚开始令人困惑的现象,理解之后就心知肚明。蛇公园里被热情迎上来带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感动,结束后想给些小费,Shen却说一开始就给了(所以摸了鳄鱼);蒙巴萨码头司机停车和警察熟络地打招呼,Arvin说他们握手的一刻已经给了钱(所以没有排队)。好坏是非,大概有前提条件。
阳光海水白沙滩,沁雪摄第十一个明天:全球化的“我们”
- 世界横向统一,人类纵向分化
“……人类可能会分裂成两个群体……等到民众不再具备经济与政治上的力量,国家对国民健康、教育和福利的投资意愿也可能降低……民众的未来只能依赖一小群精英是否心存善意……要把多余的人抛到脑后实在太诱人,也太简单……”
《今日简史》描述的这个未来,即便去掉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兴起的大前提,似乎也很符合逻辑,甚至能够在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非洲最大的国际化都市内罗毕,约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当于上海的1/9,杭州的1/24,总面积),有着非洲最大的城市贫民窟之一(基贝拉),这里容纳了全市1/4的人口,而面积不到全市总面积的1%。
联合国,沁雪摄 基贝拉,孩子们摄政府不提供基本服务,改造项目步履维艰,大多数生活在内罗毕其他区域的人不需要也不想要来到这里,那么谁能够真正做出改变?最理想的人选或许是从基贝拉走出来的心存善意的精英,而在教育服务缺失的情况下有多大概率出现?
“少数人逐渐垄断了全球化的成果,而其他数十亿人则被弃之不顾……这甚至可能会造成全世界的‘去全球化’……到时可能就会出现文明区与野蛮区的分别,两者之间由无人机和机器人形成边界……”是不是不禁想到一些电影中的画面,这样看来灭霸的随机选择,可能真的是善事一件。
更可怕的是,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时常会想:我暂时没有时间关心人类。
路边的小孩,沁雪摄第十二个明天:摆脱知识诅咒
- 教不会的除法,改不掉的数数
如果说这段经历里有什么让我几近抓狂,除了扑面而来的尾气和乱作一团的交通,就是大部分孩子只能通过画竖线和数圆圈才能正确计算加减,四年级的孩子对乘法除法的关系也还是一知半解。
惭愧的是,作为老师没能马上意识到,是知识诅咒阻碍了我理解这些孩子的境遇,缺少系统性连贯性教学使得仅仅按照课本为他们讲解知识作用甚微,而就某个方法或者习惯有针对性进行纠正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帮助。哪些是我能够改变的,哪些是我不能改变的,“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孩子们在写作业,沁雪摄第十三个明天:在同一屋檐下
- 感谢房东管家,和那些未曾谋面
在肯尼亚的日子里,项目负责人Jones和管家Kevin给了我们许多照顾。据说已经八十岁的Jones,每天都神采奕奕,偶尔能够听到楼上传来的爽朗笑声,非常有感染力;Kevin为我们准备每天的早餐晚餐,炒得了包菜,做得了ugali,还带我们体验KBS(公交车,受托去一家孤儿院送东西)。
每日早餐,沁雪摄还有那些照片里视频上过往的志愿者们,未曾谋面却有一条纽带把我们联结在一起。有一天听到客厅传来说着中文的男声女声(还以为肯尼亚电视有中文频道哈哈),竟是Kevin在看之前志愿者们拍的视频(公众号:一兔一蟹走世界,真实记录了他们在肯尼亚的三周,有些不同的体会,看了之后经历好像又多了些层次),实在敬佩他们通过拍摄视频成功为两位孩子筹到了学费,也因为他们细腻的生活视角感慨万分。
第十四个明天:已经习惯离别
- 什么时候走,还会回来吗
刚到学校第一天,就有孩子问会呆多久;见到每一位义工,不超三句就说到归期。离别的气息从一开始就弥漫着,看得到的结尾难说是诅咒还是景色。
最后一刻,心思细腻的女孩子们写了长长的信,害羞地递给我们;男孩子们不再沉迷手机游戏(超喜欢玩Temple Run),静静坐着和我们聊天。其实我本可以再去一天,却是不敢独自面对这番离别,和这无力改变的潦草收尾。
离别的信,Chara摄 Jeniphev的画,沁雪摄第十五个明天:经历还是经过
- 没有改变自己,只是经过而已
回程的飞机上遇见一位机械工程师,在乌干达出差两周,为一家工厂调试设备。到过许多国家,他却鲜有经历,“到了之后有车接去工厂……自己带了电饭煲,隔一段时间老板会带我去中国超市……”;而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即便只是与设备购买方沟通,他也只能通过手机逐字翻译,“之后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会很麻烦”。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需要奔走于世界各地,却不是所有出行都能称为经历。如果所做之事只能成为表单上累加的数字,如果所到之处只停留在朋友圈和地名,精彩纷呈很容易沦为一路奔波,回去之后面对的仍是一地鸡毛。
第十六个明天:你好,今天
- 历历过往,是尘土和Karibu
今天总是很平凡,明天还能留下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改变。
白沙滩,沁雪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