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5岁上下,家庭负担很重,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是全家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收入看起来也不错,但学习能力在下降,然后又多处于管理岗位,距离一线工作有一定距离。在原单位,一眼能看到老,对现状也有种种不满。想换工作,又很难在外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平台。
概括起来,所谓的中年危机:1.意识到自己的年龄一年比一年长,每到临近年终,不再是小孩子对长大的期盼,而是掂量自己腰包的银两;2.对于现状的束缚感无能为力,不甘心年轻时的任人安排,却又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实现自己追求的自由;3.也曾试过改变,但因现实种种原因,付出了代价,对于身边绝大多数人谈所谓的理想与道理,不感冒也不愿去多说什么。
所谓的中年危机,深层次其实就是财务危机。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来看,整个2018年让我深刻认同的一个理念是:一个人至少应该要有三份收入。这三份收入构建自己财务的三大支柱,即工资、兴趣带来的收入和投资收益。
所以,如何来提升这三份收入的增量是解决危机的最直接办法。
首先来说工资。决定你工资高低的因素有:你所从事的行业,你所在公司的职位,以及你在这个行业的外部环境。行业决定了你收入的大概区间,公司地位决定了你对现状的幸福度,外部环境决定了你的潜在收入。
这里有一个理想工作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理想工作?第一、有前途的行业;第二、靠谱的带头人;第三、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是,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很难。有前途的行业,一方面你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与条件;另一方面,在你看来的有前途行业,同时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背后更大的付出与忍耐。靠谱的带头人,这个只能看缘分,更多时候是别人选你,而不是你选别人。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如何让别人来发现你的优势,以及如何让自己的优势放大,形成个人品牌与符号,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想得越清楚,才是真正对自己的定位做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里提供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有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一辈子,这件事依然有前途?依然有竞争力?第二种选择,有什么样的事情不用做一辈子,但是可以给你带来真正的财务自由。
答案是:第一、寻找真正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第二、寻找有可能给自己带来财务自由的工作机会。
其次来说兴趣带来的收入。理想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找,甚至说是很难,所以,发展自己的一两个兴趣爱好也有可能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带来一些机会。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斯文柳柳成萌。
最后是投资收益。决定投资收益的三个关键因素是资本规模、投资选择、投资智慧。说直白一点,就是你首先要有本钱,有了本钱之后,才会去思考投资什么,然后看自己是否愿意与舍得花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与研究,投了以后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撤出与转移等,这些都是需要不断积累与沉淀的东西。
这场危机,并没有带来任何新问题,它只是把你过去忽视的,或者不愿意面对的问题,重新拿出来,让你仔细看清楚。比如,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构建自己的终身收入?如何从企业主的角度看自己?站在雇员的角度看自己,期待持续升职加薪的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真正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企业付出了多少成本,企业雇佣自己是赔还是赚?赚能赚多少?是不是换其他人可以做得更好,赚的更多而花的更少?
注:以上诸多观点来源于张辉的文章《卡在中间的职场中年人》,本文仅作为学习与思考的一种记录,在此表示感谢。
2018年还有4天即将过去,工作之余,写作、跑步、读书与提高认知与眼界,做得并不是很好,断断续续,但,还好,仍然在路上。
2019,聚焦与发力。
原创300篇公众号之319/300,承诺日更100天59/100,写作与跑步是一种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