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简书联盟之天下故事专题征文
儿时的记忆中,爸爸妈妈下了班,就会拿起农具去家里的责任田忙碌,一准儿到天黑才回家,到家也是柴米锅碗碰撞出来的生活场面。
我们小孩子,放学后的时光都是在外玩耍。最常在一起玩的,都是住在一条胡同前后院里的孩子。大家年龄相仿,上学放学游戏都结伴。
在我小小的心中,不会觉察出伙伴的早点吃豆浆油条,而我吃馒头稀粥差别何在;亦不会感到同伙伴常换常新的衣裤相比,我一个季节里两身换洗的布衣有何不妥。
家庭原因养育得我不挑食,也因为还没到爱美的年纪,所以对吃饭穿衣都没有清晰的记忆。
那时节反而让我羡慕的是伙伴手里花花绿绿的糖果包,总让我思忖她口中咀嚼的是何种滋味,也让我不自觉地跟随在她身旁,只因她说话吐气多了丝丝香甜味道……
哪天玩耍时,伙伴手中的糖果换成了铝皮盒午餐肉罐头,一勺一勺挖着入口,飘进我鼻息的换成了猪肉香,加上肚子已不争气的咕噜噜鸣响,真恨不能咬上一口这人间美味……
最吸引我的还是邻家伙伴手里的大冰排,就是如今的冰棍儿,清凉解暑。
只不过那个年代的冰排似铅笔盒一般大小,巧克力味道,三毛钱一根。即便这样,我跑去要爸爸给我买,他也只是无声地摸摸我的头,眼中有我看不透的意味……
那时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我吃不到冰排?我没有哭闹,从小就懂事的我心想着:也许只是今天吃不到而已,明天肯定可以了!就这样一直坚信着自己的判断。
一天两天,十天半月,爸爸妈妈依旧忙碌,似懂非懂的我看着他们的身影,默默地在心中许愿:希望爸爸变成卖冰排的叔叔,好让我一尝这甜美滋味。
小心愿就这样生根,随着伙伴手中的冰排因吃的慢而融化滴落,棕色汁水染花了小手,愿望在我心里也发了芽,开了花,我想着、盼着,爸爸爸爸,快让我的愿望实现吧!
谁知,没几天的一个下午,我放学回家,发现一个四四方方的白色木箱躺在堂屋,拉开拉手,里面还有厚实的小棉被,这不一个“活生生”的冰棍儿箱子嘛!
我当然非常熟悉伙伴每次在路边买冰排的箱子,虽然我不曾尝过那里面冰排的味道。
于是兴冲冲地跑去同爸爸确认:是不是会变身成卖冰棍儿的叔叔?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先是呆愣了好一会儿,呆愣的是不敢相信,如坠梦中——愿望竟这样成真了!随后心里便乐开了花。
“那为什么给冰排盖棉被呢?”我继续问。爸爸回答我:“箱子里放了大冰块,盖上棉被保持低温冰排就不会融化了。”
我伏在爸爸耳畔同他约定:等他卖完回家一定给我留下一根最大的呀!边说着还用双手比划……
看着爸爸微笑着走远,直到那声声吆喝“冰棍儿地卖,冰棍儿败火……”消失在胡同尽头,我才抬脚进屋,同时心中也生长出期盼,我开始了每天如一的“漫长”等待……
那个夏天,爸爸歇班得闲的空档,必到冰棍儿厂批发一箱冰棍儿,主要是冰排,其它的也批发,冰排卖的好,孩子们都爱吃。
装好箱就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缓慢骑行穿梭在胡同中,一声声地吆喝售卖,持续了整个夏天……
那个暑假尤其让我记忆犹新,除了清凉、甜蜜,还能在伙伴羡慕的眼神中迎着卖冰棍儿的爸爸一起回家。
我唯一没有看到的是:烈日炎炎下,爸爸走街串巷忙奔走;树荫底下歇晌时,不见他悠闲自在把扇摇;被炙烤着汗流浃背,自己也不舍得吃上那一口清凉……
直到入秋停了这营生,我才发现爸爸的脖子、脸膛已黑里透红,胳膊也变成同样的颜色,同我讲话时声音夹杂着丝丝沙哑……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问过爸爸,当年怎会那样巧合,满足了我许下的心愿?他顿了顿,“为人父母,孩子肚里的虫儿;咽苦吐甘,人间常理。”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