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汤真的能够使我们生活的更加快乐和幸福吗?如果放在十年前,当时民众对至于治愈类、励志志类的文章普遍有好感。就拿我个人经历而言,在我的高中阶段,我最喜欢听的歌就是励志类的歌曲,最喜欢看的杂志版块必然是知心姐姐答读者问。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在学压力比较重而自己心智还未成熟有关,另一方面,那个时候的鸡汤类文章还没有这么的商业化,它更多是一种情感类的解答,女性带的鸡汤的文章相比少了些水分,多了份纯粹。
而现在我之所以不愿再阅读鸡汤类的文章,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一方面我知道我长大了,拥有更健全的心智和自己的世界观,但这并不是我拒绝阅读鸡汤的文章最根本的原因。我之所以认为鸡汤有毒,其一是因为鸡汤文并不具有实用性,其二则是因为它存在虚假情感的部分。下面我来论证一下我的两个观点。
一、无实用性
我们阅读书籍总是抱有带有一定目的性的。鸡汤除了能够引起我们短暂的心理共鸣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功用。它的特点是:
A、碎片化。
B、无法对抗潜意识里的陋习。
碎片化,也就说明了它无法的使我们系统地掌握一样东西。不成系统的知识必然不是高水平的知识。第二点,我认为一个人最难改变的东西就是他思维上的陋习,而思维就是由潜意识决定的。譬如说,懒惰就是根深蒂固在我们潜意识的陋习,如果能用浅显鸡汤就能改变,恐怕我们每个人都早已具备完美人格了。
二、虚假情感
随便点开一篇鸡汤文,我们就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我的朋友小a曾如何如何,后来怎么怎么样,然后成为了我们所仰望的人。鸡汤文本身并没有错,但若一个作者高产鸡汤文就值得被怀疑,沾染商业风气的文学自然难出精品。
鸡汤本无罪,只是若做汤的人用料不纯,再曲折的故事,这精巧的文字笼,也不过是看起来很美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