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中醫藥 飄香一帶一路

北京同仁堂专家在黑山为当地民众讲解中医药知识。(同仁堂供图)

中医义诊、养生谘询、教授八段锦……去年11月,北京同仁堂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为其合资公司──北京同仁堂吉奥明有限公司揭牌首秀,大受病患欢迎。
这块在北京土生土长的中医药传统文化金字招牌走出国门,在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150家分店,累计诊疗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350岁的同仁堂让芬芳的药香飘荡在「一带一路」上。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同仁堂,还只是位于前门大栅栏的药铺。那会儿有外宾来大栅栏买药,经常和我们『抱怨』过来一趟太远了。
1993年,同仁堂立足香港,建厂生产,迈出开拓外地市场的脚步。」忆起20多年前的奋斗历程,同仁堂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丁永玲颇为感慨。
2003年北京同仁堂在香港上市,成立了同仁堂国际公司,并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办店。
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又为同仁堂国际化拓展指出了一条全新路径,沿著「一带一路」,同仁堂开始走向西方主流市场。
中医药改变我们一家
在丁永玲看来,中医药文化原发于中国,也应该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这是同仁堂的历史使命。2010年底,北京同仁堂落户加拿大多伦多后,成了老华侨朱老伯最爱逛的地方。

同仁堂落户之前,朱老伯总是买不到最地道的药材:「就说买来的炒白朮吧,总是差那麽一点点儿。可现在好了,这样品质的整个多伦多也就在这儿能买到!」
2012年8月,北京同仁堂波兰华沙店开业了。当地亚太博物馆研究员、患有失眠症多年的玛切依.古拉尔斯基抱著试试看的心态来求助。
经过半年中医针灸和中药调理后,玛切依终于能睡个好觉了。看到玛切依的病治好了,他长期受过敏性荨麻疹折磨的妻子琳达也来求助。

经过中医药治疗,这种频繁发作、用西药无法根治的皮肤病已经很久没有复发了。夫妇俩86岁老母亲的阵发性心律失常等老年性疾病经过中草药调理,也缓解了。
「现在,我们夫妇和老人身体的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是中医药彻底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玛切依动情地告诉同仁堂店员。
中医药在海外落地生根
2016年7月,同仁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博物馆在圣马力诺揭牌,欧美朋友可以「零距离」感受中医药魅力。
丁永玲介绍,近年同仁堂归纳出一套「四步走」战略:走出去──出口产品,让消费者在海外能买到同仁堂产品;
走进去──在海外国家开设药店、诊所等终端;走下去──通过义诊讲座等形式,让各国人民体验正宗中医;
最终「走上去」──让更多国家接纳中医药,吸引中医药产业落地生根。
丁永玲表示,「一带一路」为中医药事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