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枕边时常放着一本书,起初我也以为是为了阅读,后来才发现,并不是,只是为了共生与同眠。一个人的夜难免会是孤寂的,你需要填补内心里的空白,这时 ,一本书的出现恰会让你觉得自己并不孤寂,因为同为孤寂的还有书。
书,一个源于辈分里的字。音同于“叔”,却又不同于叔。古人定义它时,可能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古人读书时都尽显虔诚与刻苦。我当年决定读书时就未能参透这一点,所以我读过的很多书都带是有欺骗性的,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写书的叔,更欺骗了书里面的叔。
读书在我看来从来都不是一件兴事,但却是一件幸事。只因我名字里带“兴”,所以,我权且把读书看做是一件兴事及幸事。所谓兴事,就是指能让人心情愉悦且高兴的事,然而读书并非总会如此。除去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励志鸡汤书籍之外,剩下的可供大众无碍阅读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悲伤的,无一不是让你读完后觉得心碎的,即便你用最谨慎最乐观的态度去读一本看似与心情最无关的书,你也会或多或少的收获一些悲伤,以及一些你想改变却又无力改变的虚幻现实。
读书为什么又是一件幸事?首先,它会给你开启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是唯一的主宰,你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均为你所有,任何人都无法与你“感同身受”,所以,读书是唯一私有化且不用纳税的财富。你的钱不花,未必还是你的,但你读过的书永远都是你的,不在乎你用或不用。其次,读书会让你活得更好。所谓的更好其实是一种心理建设。只有心理丰裕的人才不会对生活产生太多的抱怨,从而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好地活在当下。最后,读书会让你觉得生命的存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无论你的生命及生活有多么的糟糕,你在书里始终都能找到比你更糟糕的人和事,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你什么,但至少可以让你明白你并不是最糟糕的。
关于书与读书的文字我已写过了很多,但总也不能尽兴,总也不觉尽兴,只因我的阅读仍在继续,我的感触也仍在萌生。书是我除人类以外接触过最多的非活体生命物种,它不同于花花草草,也不同于风雨雷电,它最喜安静,也最懂人心及人性。
近些时日我连读了两本国粹,一本是“水浒”,一本是“三国”。我常听闻“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所以我才在目前这个节点共读这两本巨著。读这两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一个邋里邋遢,一个精致优雅。
读水浒最让我不敢苟同的就是他们大肆宣扬的“义”。反观三国,他们也有义!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更是将兄弟之间的义凸显得淋漓尽致。《三国演义》在我看来更应该更名为《三国演·义》,而《水浒传》更像是一种“义”的反颂。
对比三国和水浒,一个是尽显人类的智慧与谋略,一个展示人性的险恶与无畏。读水浒时我总会联想到三国,如果三国里的任何一方拥有了除宋江之外的一百零七将,天下岂不是早已太平?!还用得着各方势力不遗余力地谋划算计?!而这恰恰也反映出了另外一个很致命的问题:一个好的团队如若没有一个好的领导,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宋江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宋江为什么不被我喜欢?首先,他很聪明,却也很冷血,冷血到令人发指。当我读到他指使李逵去杀一个年仅四岁的孩子时,我对他的好感瞬时变得荡然无存,而他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为了招募一人,成就他所谓的义。其次,他私心太重,从始至终都想着自己如何被诏安,却从来没有顾及过大家的感受。即便是最后的死,他也仍旧不肯放过与他相近的人,看似一切合情合理,实则是他的私心在作祟,他怕他的“义”被践踏,被覆灭,被后人耻笑。
读书总会矫正一些视听,同时也会净化一次心灵。在我读三国时最担心的就是刘禅掌权之后,然实际上阿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差劲(或是人们传言的那么差劲),他只是犯了所有帝王都会犯的错误——听信谗言,宦官弄权,奸臣当道。人一旦到了那样一个高位,难免会有些飘飘然,就连最负盛名的李世明都难以免俗,更何况是一个庸碌的太子呢。所以,在我读完三国之后就彻底地从心底里原谅了那个被人传颂为“扶不起”的人。
善美丑恶在书的世界里总是会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现实世界何尝不也是一本书,一本枕边书,一本只是用来共生与同眠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