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姆的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天生患有脚疾,走路一瘸一拐。菲利普的父亲先离他而去,9 岁时,他的母亲也撒手人寰。
年幼的菲利普跟随保姆来到伯父伯母家。随后,伯父以家里经济不宽裕遣退了从小照顾他长大的保姆。心思细腻敏感的菲利普真正变成了孤家寡人。
伯父是一个牧师,为人冷漠刻薄自私,尽管自己一生没有孩子,对菲利普却毫无亲情可言。
伯母虽一心想把菲利普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来照顾,但菲利普因跛脚而敏感内向,伯母不知如何走进他的内心。
9 岁的小孩子在一个不是家的冷漠地方独自小心翼翼地活着。孤独之下,他走进了那个只淘换书却从不读书的伯父的书房。
伯父的藏书有三四千本,菲利普孜孜不倦地读着。
进入小学,菲利普因跛脚而被孤立,遭遇校园霸凌,成为人人讥笑欺辱的对象。
进入中学,菲利普成绩优异,优等生的身份使他受到的欺负少了许多。可他依旧独来独往,内心孤独无依,没有人愿意真心和他做朋友。
菲利普渴望成为众人的焦点,渴望上帝能将他的跛脚变成正常,渴望能像正常的男孩子那样呼朋唤友,奔跑呼喊。
但上帝并没有听到他的呼喊,医学也没有先进到将他的跛脚变为正常。他拥有的还是那个一瘸一拐的人生。
他一直持续不断的阅读,不停的思索自己的行事准则和人存在的意义。
菲利普成绩优异,可以轻松拿到牛津奖学金进入大学,他却不想重走伯父的老路,去当一个牧师,尽管这在当时是一份相当不错的,受人尊敬的职业。
在即将中学毕业时,菲利普退学了。退学后,他去德国学习了一年。回到英国后,自费去了一家会计事务所当签约学徒。苦熬一年后,对数字超级不敏感的他放弃了。
菲利普觉得自己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于是转而去巴黎学画。
在学了许久的画画后,菲利普终于发现,自己在绘画上的天赋有限。好的绘画作品都是用心画出来的,而他只能通过脑子画画。终其一生,无论怎样努力,他都只能成为一个二流画家。等待他的可能是一生都入不敷出、贫困潦倒的日子。
不甘心做二流画家的菲利普毅然决然地结束了绘画生涯。他回到英国,进入医学院,准备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做一名医生。
在当医学生的过程中,菲利普陷入了爱河,遇到了那个几乎毁了他一生的女招待。
女招待冷漠、自私、粗俗、虚伪,菲利普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他为她简直低到了尘埃里。
菲利普彻底陷入了疯魔状态。他频频为女招待购买超出他这个穷学生能力的各种礼物,只为看她见到礼物时的展颜一笑。
女招待两次三番的抛弃他,他还是心甘情愿地为她的人生兜底。
为了养活女招待和她与别的男人生的孩子,菲利普冒险将所有资金投入股市,结果赔了个精光,女招待也离他而去。
三餐不继、四面楚歌的菲利普几经磨难才应聘到一家公司当引导员,为顾客指路。后来凭着自己的绘画才能得以在办公室做服装设计。每天画的昏天暗地,功劳却全被上司拿去。
菲利普熬过了两年暗无天日的小职员生活。伯父的逝世让他的生活有了转机。他继承了伯父的遗产,可以继续完成自己因资金不继而被迫中断的医学院学业。
菲利普最终只是成为了海边渔村一座医院的医生,娶了贵族小姐的侍女所生的健康壮实的女孩为妻,过着每年收入七百磅的平凡日子。
这样脑瓜聪明又刻苦努力的主人公菲利普,在你以为他在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会化身写作天才,写出风靡英国甚至欧洲的小说,名利滚滚而来,进而化身一代文学大师,走上人生巅峰时,他却转而去学了绘画。
在你觉得他可以将文学和绘画融会贯通,创作出不朽的绘画作品,成为一代大师时,他却因年少失去双亲,情感无所依而无法用心去感受美,只能用智识去审美,终其一生都只能是个二流画家。
年少时聪明内秀如美玉的主人公菲利普最终也只是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医生,和务实的妻子在海边渔村终老。
菲利普的一生像不像我们:年少时轻狂,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愿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摆脱了父辈安排的安稳生活,就如同战胜了整个世界。
长大后的我们,既无杨柳腰,也无雪肤貌,形容既没有赛过潘安,才能也没有高过八斗。
芸芸众生中最平凡的那个是你,掉进人堆里再也找不出来的那个也是你。
在现实世界碰的头破血流之后,那些闪闪发光的梦想,胸腔中涌动着的奇异渴望慢慢都平息下来,我们结婚生子,艰难谋生,我们养育着自己可爱的孩子,同时又反哺着年迈的双亲。
一生就望到头了。
这样的一生没有不好,也没有很好。
有希望,有失望;有亲情友情,也有爱情舐犊之情;有仰天长笑的开怀,也有长夜痛哭的悲伤;有风有温暖的阳光,有云有弯弯的月亮。
刚刚好吧!
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