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性格不好,遇事慌张,做事邋遢,不考虑后果,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
大一的时候,冲动加入了学生会,还报了好几个社团。
学生会我选的是新闻部,起初觉得自己文笔不错,想在写文上提升自己,才进新闻部不久,发现每天只是写一些简单报道,譬如某某学生***事情,学校又开展了***活动之类的,一篇文章都是白话文,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
后来找到部长,说想调去摄影组。因摄影组缺人,部长就同意了。
那时候,生活费没多少的我,一狠心还买了台数码相机。
学校经常举办演讲赛、辩论赛,我和另一个姐妹负责大赛的摄影,赛后提供照片给编辑组。一时兴起的我,刚开始还觉得摄影这门爱好很棒,如果能深入学习,说不定日后能成了一名摄影大师。
三分钟热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拍的照片一般般,很少被征用,我渐渐失去了兴趣,也退出了学生会。
报社团的时候,有两个社团只交了报名费,团内活动一次都没有参加过。
还有一个是音乐社,我选择了吉他。为了好好学,买了把吉他,报了一个吉他弹唱班,这上千块钱又是白白打了水漂,去上课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反观大一这段经历,选择各种兴趣爱好培养的我,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什么都没学好。
不是学不会,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工作之后,没有选择对口专业,转行做了编辑。
捡起自己的老本行,本来想着要在编辑这项事业上努努力,让自己小有成就。
但因为我总是遇事慌张,做事邋遢,不仅被上司责骂,还总被同事排挤。
记得有一次,上司安排大家研究新写作平台,各自出几篇有特色的的文章发表。我照常接了任务,自认为写得还不错,没多想就发布到了新写作平台。
第二天被上司叫到办公室痛骂了一顿,原因是,我们写的文章要给合作方过稿,只有过稿了才能发布出去。
可我在前一天开会的时候,没听到这重要信息。虽没有造成重大损失,但因为我的疏忽,拉长了交稿时间。
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似乎也没有得到成长。
我感觉自己做啥事都做不好,总是毛毛躁躁的。
这些经历,让我怀疑自己是如何活这么大的。平平凡凡,普普通通,还有一身的缺点。
直到我遇到改变我的那位女孩,我很感谢她。
她是我第二份工作的同事梁爽,她是一个沉着稳健的女孩。
不慌不惊,严谨不争,到位得体,她在我眼里是个完美的存在。
遇到难题,她不会表现出慌张情绪,而是先考虑对应策略,坦然自若,不露声色处理好每一件事;
领导安排的工作,会制定详细计划后才执行,一件事就是一个闭环,挑不出一点错;
工作完成很完美,升职加薪,但她不骄不躁,人前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
与同事、与男朋友相处,她懂得把握分寸,扮演一个正确的角色。
认识她已有三年,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我慢慢摒弃了当初的浮躁,能静下心来去完成某一件事;在正式非正式的场合,能控制情绪,能让自己变得沉稳起来。
或许说这些,你可能不相信。一个人的影响真有这么大吗?那些不好的毛病这么容易改变吗?
我想,我变成如今的样子,不仅仅是梁爽本身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你身处的环境,以及逐渐长大的年纪。
慢慢成长,慢慢变成一个成熟沉稳的人。
25岁之前,我也明白了:
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做任何事前,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是否有意义;
无论何时何地,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按照正确的角色去做事情。
随心而想,有感而发。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只希望所有跟我同龄的人,或者有跟我差不多经历的你,早日变成一个有魄力又沉稳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