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诗句,秋风吹来,无边无际的洞庭湖水波荡动,岸边枯黄干涩的树叶纷纷扬扬落下来。
这个景象壮阔又苍凉,情景交融,流放的诗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边波涛,无数落叶,忧伤绝望。
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一种苍凉也是壮美为什么不说落叶,而用木叶?其实是诗人真实细致的观察体验所致。落叶只有落的意思,而木叶呢,可以给人以联想,木是木头的颜色,有枯干死板的意味。
秋天来了,一叶知秋。树叶经秋风吹拂,渐渐由翠绿而变为黄色,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金黄色的叶子纷纷扬扬落下来,意味着青春绿色已去,叶子生命的结束。
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一种苍凉也是壮美木叶就是给人以枯干的印象,而落叶的效果没有色彩的暗示,自然屈原,杜甫都采用木叶而不用落叶。
我们说,这个人很木,木讷,木木的,不就是说这个人死板,木头一般,不灵活,没色彩,干巴巴。
伟大的诗人遣词造句绝不将就,“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在创作上可是出名的严谨负责。
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一种苍凉也是壮美杜甫在夔州,老病缠身,穷困潦倒,登高远眺,悲凉满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正是实景,一个木字,准确地捕捉的无边黄叶萧萧落下的凄凉枯寂,而滚滚长江东逝水,气象又阔达悲壮。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倒霉的杜甫,由成都而夔州,完成《秋兴》八首,是七律登峰造极之作,尽管生活艰难,但视诗歌为生命的杜甫,创作永远是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
感动,赞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