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始找书,就是读各种书,想找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书。
在app里,看到一本书,就先看目录,看自己对哪些章节有兴趣,就直接翻到那一章,快速的看一遍。有想看的冲动,就收藏 ,不想看了,就直接放弃。
我看了几十本不同的书,被一本书吸引了,这本书是我以前打死也不会看的书,里面有很多的古文,还好后面,有白话文的解读。
有些虽然看不懂,但是自己可以猜,而且文章很短,我翻到白话文解读那里,看到猜对了,就很开心。有许多猜不对的,看到解释,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里面也有很多做为描述的古诗,有些学过,还有些印象;有些没有学过的,我连读都读不懂,而且有很多自己不认识的字,有些句子我都认不全。
我又要去网上搜,搜出整首古诗,才发现学过,只是当时为了考试,只背其中考的那一句,其他的句子早就忘光了。
我看了一下这首诗的翻译,再回头看这首诗,我发现,我真的能看懂这首诗了。这些诗里描述的一些情感,自己也能明白。
我这时突然get到了古诗词的魅力,自己为了表达某些情绪,说了很多话去描述,也不一定能表达出那种情绪。但是古诗词,就用这十几个词,就精准的表达出了情绪。
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最复杂的情绪。我也明白了,这些诗能流传千古,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古诗有了一定理解,也有可能以前必竟是真的学过,感觉学诗也没有那么难,虽然背的不熟练,但是自己慢慢能背出来了。
以前自己就认为,古诗词在生活中又用不到,完全就是为了增加考试难度而设立的。
文言文特别的难背,之前我也说过,在学生时期背这些东西,特别拗口,看到这些文言文就头痛。
那时自己真的只是背,一遍一遍的背。今天背,明天忘。每天都在做无用功,特别的煎熬和痛苦。
当时自己没有任何的什么理解,也无法体会诗人表达的一些情感。就是为了考试而背的。
所以以前我对这些书是自动排除的,因为对文言文的记忆都是痛苦的,不上学了,不用考试了,就不会自虐了。自然要要离不喜欢的东西越远越好。
现在自己长大了,一些事情自己经历过,通过时间的沉淀,也有一些体会,那些诗就这么懂了。
我感觉还有一个原因,文言文本身自己就不懂,在看时,对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就想着读两篇,赶紧过去,读一本书。但是在猜的过程中,反而让自己主动去思考,和书有了互动。
而且这本书每篇都很短,我能很快的看到答案,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就能得到反馈。我在这篇文章本身,找到了乐趣。没有用任何其他以外东西。
读书,我就从这本书入手,不过我会读的很慢,因为里面有很多所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