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你奋斗的速度一定要赶上你父母老去的速度,否则父母还在的时候都没有享到你的半点福,可父母和其他爱护我们的长辈心里是这么想的吗?
我们自以为赚到很多钱就可以给父母买各种用品,享有最好的照顾和医疗设备,每年的跟团旅游。我们似乎已经想的很全面了,无论身心我们都自以为面面俱到,可偏偏我们给不了的,却是父母最为期盼的。
算了算外省打拼的年轻人一年最多只有两三次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时光,更甚者一次都没有,全靠“云交流”。
记得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面郭京飞和何炅曾经做过这样的估算,假设父母的寿命在八十到九十之间,一个外出打拼的年轻人如果一年只有一次和父母见面的机会,那在后面他只剩下64次与父母见面的机会了。
在最新一期中,何炅老师也在一旁潸然泪下,直言自己以前太不懂事了,陪伴父母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
人生是经不起倒推的。
在没有预判过这个倒推之前,我的观念里都没有父母已老的这种概念,总觉得自己才二十出头,初入职场还没多久,还是个孩子呢,怎么父母就已老了?可仔细算了算父母其实早就已经在奔五的路上了。
曾经小时候总是认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不会找不到,爸爸妈妈也永远不会老。直到自己出省读书,外省工作后再回家,很多事情都变了。
再也看不到一本正经,从没笑过的爷爷,奶奶也已经没办法帮我做儿时可口的饭菜;佝偻着背的外公和不能下楼买花的外婆;开始注重养生还一起提醒我也要注意的父亲,记不清菜谱,开始用染发剂的母亲。
这才知道,真的不要想当然的你以为。
还记得《王牌对王牌》有一期是让在场的人纷纷站上楼去喊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鸥。
记得她当时眼角含着泪水喊着,“我想对十几年前的自己说,你父亲生病那天,你无论多忙都一定要回家,因为那真的就可能是最后一面了!
说完就哭了起来。台下的贾玲也用手捂住了脸轻轻的说了一句,“我最听不了这话,你知道吗!”因为贾玲也遇到过同样的事,因为工作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是她心里最深的伤疤。后来演出小品《你好!李焕英》就是表达了心底最为无声的愧疚。
很多事情错过了,就真的没有再次转圜的余地了!
小时候总是以为告别很容易,再见的同学和老师他们似乎一直都在,总有一天会再次相遇。
可长大后才明白,说一声告别有多难!这一声“再见”也许真的就是永生难再见。学着长大后,我们开始害怕告别,害怕离开。
宋丹丹在母亲去世前,宋丹丹在微博发布了一张在母亲病床前的牵手照,并附文道,“不知道为什么,拉着才觉得安稳。儿子拍的这张照片,希望他以后也能这样拉着我。”
其实宋丹丹老师是幸运的,母亲最后的弥留之际自己还能陪伴在她身旁,这时候母亲还在,儿子也在,三代人的幸福哪怕只有此刻,也够记住一辈子了。
中国式的很多家庭里不太会直接表达“爱”这个字,他们常常通过对你的管教和衣食住行方面入手爱护。
你长大了,又开始沿袭父母的方法以为给与他们足够好的生活,衣食无忧就够了,但我们却忘记了一点父母老了,不是幼时的我们了,接受和了解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像我们那么够了,我们最能做好的其实是让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
就算穿梭时光的机器猫,就算再也无法见到想见的人,就算过往遗憾真的无法弥补。
那,就珍惜当下吧!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得到,多跟他们聊聊天,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去陪伴。
趁父母还没满头华发,没解开的误会快些沟通吧,不要造成那些实质性的遗憾才懂得后悔,毕竟人生真的只有一次机会,真的没有后悔药给你吃。
写到最后想起了高中时期看龙应台《目送》里面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趁现在,紧紧拥抱着那些还能拥抱着的人吧!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