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阅读书籍中如何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让我们从容又持续地成长?俞敏洪的观点说,先慢下来,怎么慢呢?遇到事情不要不经过大脑思考,呼呼地立马去做。也不是不做,而是想清楚了再做。
管理学中有一句话是: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有些做企业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抓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遇到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更甚的是月复一月地忙碌没休息最终没有忙出什么成果。整个公司不仅发展战略方向不明确,最后公司不是倒闭了就是处于危机状态。
如何解决忽略战略盲目忙于战术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慢下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纵观全局,把事情想清楚,理清楚,琢磨好了再去做。这样的话,即使从最细小的事情开始做,大方向也始终保持一致。有序而不乱。
感:老俞的慢下来原来讲的是我们不要火急火燎地去盲目行动,在行动之前应该慢下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件事情相关的问题,充分思考这件事情大方向的趋势,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分析出各方面的利弊。
当知道这个的时候,我感受到在生活中太多事情并没有这么去做。在学业,工作的各路口抉择时,没有细想那么多,没有考虑清楚自己当下的选择与行为会对后面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只是去盲目做,面对生活中一堆眼花缭乱的东西也照单全收,不去筛选。当遇到问题时,问题似乎自动放大,阻当了所有的路。这样做的后果当然是,如果前面所写的企业方面一样折腾一段时间,不是倒闭了就是处于危机状态,停滞不前。
在这个生活节奏快的信息化社会,我们都吃快餐,收快递,上十分钟技能的课程,连做选择与面对问题也是用快节奏的方式处理。我们并没有独立思考事情本身,我们做的更多的事情是,纠结于细枝末节的事情。
思:从企业的层面我想到了个人层面。我自己也是每天忙忙碌碌,一下想想这个,想想那个,偶尔打点鸡血,但还是老样子。总觉得自己忙,但没有忙出个所以然。我想这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是低水平的勤奋。
我们并没有停止学习,经常在充电,一下子学习人际关系,演讲口才,时间管理,办公软件,写作,摄影等等。但是为什么我们还一直这样继续灰头土脸的忙忙碌碌?
这让我想到了上段时间看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面讲到的时间管理问题。3种时间管理方式,从很普通的把事件写在便签纸来管理事件的第一种慢慢进化到第三种,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的终极目标,然后结合自己的终极目标来定立目标,并且强调,必须特别认真制定目标,并且这些目标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然后再根据发自内心的目标去制定合理的阶段性步骤。
为什么前面的时间管理方法没有第三种时间管理方法那么合理可行,是因为第一种方法只注重“术”而忽视战略上的“道”。无论你的站术有多么好,无论你花多少时间去精进方法,若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再怎么弄也是瞎折腾。
行:为什么我的生活如此忙碌,马不停蹄地折腾还是未见到曙光?认真思考自己的方向,琢磨战略。慢下来去仔细琢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