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又犯了懒病,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自己待着,跑去了图书馆,许久没来了,从六月份开始一直都在忙于考证,让人怀念的宁静。
记得有本《海伯利安》的,结果没找到,看了半本《比利战争》,跟《16重人格西碧尔》一样,都是讲的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故事。童年形成的创伤对人格形成有重大关系,俩人都因为逃避童年家庭的造成的心理创伤分裂出不同人格。作为局外人当故事来看,会有种新奇感,新奇过后总会感觉有些沉重。完美人格的人几乎为零,或多或少都会有缺陷,有人外露,就算有人隐藏起来也会在语言行动上有所显露,家庭、童年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回溯过往,拥抱、接纳、放下才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2.最近吸引力法则在身上得到极大表现,心里想着什么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比如耳机、狗狗的新睡垫。
学会一项技能总想实践,就跟刚学会开车总想摸方向盘一样。作为新进宝宝咨询师也总想试手干活。
上周接触个案例,7岁男孩,自律性差、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卫生,放学不写作业先玩。孩子跟外婆外公生活,跟父母关系不好,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见面对孩子不是指责就是说教。很好分析,孩子缺少关怀,缺少应有的习惯养成。只做分析不能评估,引导着让他们自己觉察。
缺失关爱似乎不是个例,很多共同生活的父母与子女也有这种现象,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怀、建立安全感,陪伴就是这条纽带的最好方式。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勤奋的品质。简单吗,简单。难吗,也很难。父母也是人,也会有烦恼,有时会迁怒到孩子身上,其实很不公平,有些还不自知,更有些父母竟然不懂。
大上周接触到个朋友家的案例,孩子抑郁三年没上学,现在憋在家里做游戏直播。听他聊出心酸,我也内心震惊,孩子抑郁原来只是听说,没想到这么近距离接触,就发生在身边。我无能为力,技术不成,何况还是多重关系,只能当个倾听者。劝酒、递烟让他释放,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体会到一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牢固绑在一起的,不只是亲情这么简单,应该是连成一体,孩子出问题更能让父母有锥心之痛。他似乎也有觉察,过去对孩子逼迫太急切,说教、打骂造成现在的困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只能这样聊以安慰。
家庭教育问题国家也很重视,要不然不会出台《家促法》。每个孩子出生会给父母带来极大的幸福感,让这种幸福感持续下去如何养育,那就是父母的必修课,课程很简单,实践却不容易。
3.看完书回家,小姑娘在跟妈妈冷战。一个在厨房闷头做饭,一个手里握着笔盯着作业雕塑一样。不用问,又是为了学习。
吃完饭她和妈妈还是硝烟弥漫,我邀请她陪我遛狗,这次绕了条远道,通过运动让她释放出心里那股劲。走到好乐家超市她要了个棒棒糖,知道这是她打算和我聊聊的节奏,买了三个,她吃一个,二宝一个,另一个让她自行分配。
“我就剩一点作业了,妈妈一直催我,说晚上还得洗澡、洗头,她催我我就非常不高兴,我就不写,我就慢慢写,我就跟她对着干!”
果然,开始了,话匣子打开就好办。
“爸爸知道你周末时间挺紧张,得上三个课外班,还要完成作业,很累,对吧。”
“嗯,我已经抓紧时间写了,这周还有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确实挺费时间,还需要把导图画漂亮,你能用三个小时把所有作业做完已经算挺快。”
“对,这篇课文内容还不少。我就剩下英语发视频和一页大本,她还催我,说写得太慢!”
“那妈妈催你让你有什么感觉,让你因为这事跟她吵起来?”
“我就觉得她那种口气在教训我,让我觉得我不行,我写作业挺快了,她还说慢。”
语言背后藏着情绪,情绪引导着事情发展,这么多年对闺女了解的还算准确,她比较敏感,对别人对她的评价很在意。情绪、行为是有关联的,用ABC方法问了她大约十个问题,一步步引导着。最后她自己想通,心情轻松,还跟我聊起了未来。
回家把最后那根棒棒糖递给妈妈,俩人和好有时缓解剑拔弩张的纷争就这么简单,无非就是有人先找个台阶,然后递过去。
睡觉前闺女写了张纸条放到客厅茶几上,写着她的计划和目标:梦想上北舞。当老师也可以。所以要好好学习,刻苦练舞蹈。
看完又给她按原样放好,假装不知道,不过心里一暖。孩子在慢慢变得思想独立,有些事让她共同参与进来比强制灌输效果要好很多。做个跟孩子成为朋友的家长似乎也不难,透过表象看本质,引导很重要。感觉过几年,等她青春期到来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我努力,做个好的倾听者,做个好父亲,应该,似乎可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