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好友提起多次去影院观看《剑雨》,认为是部不错的电影。很可惜,我最近缺少鉴赏的心情,始终不能畅快的投入到某种情景去感受一番。但事实皆因缘,哪怕一个人与一部电影的缘分,缘到了,真是躲不开的。我还是偶然间看到了《剑雨》,没有开头,却是从主持大师讲述石桥的故事开始。我被石桥禅的段子吸引,又开始反转去看开头。
这是关于因缘流转的故事,剧中人缘起缘灭都随着影片的进程一一呈现。故事是有很多层面可以品评的。但我今天只想说说那段石桥禅。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会有多喜欢?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 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 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阿难在佛的十大弟子中被称为“多闻第一”,阿难出身王族,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具足三十种相好。文殊菩萨曾称赞阿难“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我开始好奇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阿难如此醉心,坠入世间情海的愚痴之流。于是我几次摆渡,又特意找出《楞严经》的初段反复诵读,才知道这个段子并不出于经典,乃是后人杜撰。在经典中是这样记录的。阿难某日在城中化缘,遇到了首陀罗种姓的摩登伽女。此女在井边汲水,阿难便上前乞水。在古代印度,首陀罗是四个种姓中地位最低贱的,他们甚至没有资格供养僧人。此女因为这一原因拒绝了阿难,阿难却说世尊教导僧众众生平等,无论哪个种姓都可以供养僧人以求福报。此女听后,满心欢喜的为阿难奉上一碗水,然后望着阿难远去的背影陷入了痴痴的情网。看到这里,我真为摩登伽女的不幸感到哀怨:“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少的第一是男人,第二是女人。男人随处可挑,随处可捡,可她偏偏爱上了阿难。不仅是出家人,还是重要的弟子。最为可怜的是阿难对此全无所知。阿难走后,此女茶饭不思,人比黄花瘦。最后她的母亲见到女儿如此这般,便想出一个最下之策,用外道魔咒来迷惑阿难,将阿难引入女儿的房中以行夫妻之事。
楞严经中则描述称阿难被魔咒引入媱室,戒体将毁。好像摩登伽女是要破坏修行的魔女。其实此女无非为情所困,只是一心想着阿难。后来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来解救阿难,并将阿难与摩登伽女一并带到佛前。佛问此女:是真心爱阿难吗?愿意为阿难付出吗?此女当然毫不犹豫愿为阿难付出全部。但我佛慈悲,佛告诉此女,只要她肯为阿难出家一年,一年后佛就允她与阿难成婚。摩登伽女欢心若狂,别说一年就是一生也愿意等啊。最后的结局是可以猜想到的。此女在佛前修行一年,自然断了当年的痴情根。后来也成为释迦牟尼众比丘尼中的一位有所成就的比丘。
所谓的石桥禅,不过是后人牵强附会的一段煽情话。情因何生,情为何存,情如何长长久久。若是真有那么一个人,让我一见钟情、倾心一世,我愿化身为一座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受那五百年日晒,受那五百年雨淋,只求在下一世,向他讨一碗水喝,然后拂袖而去,诀此红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