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是点灯的第155天。
这两天没有点灯,不知道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没有东西可写,不想表达,懒得表达,总觉得自己脑子里想的东西不够有价值、不够惊为天人,老觉得一旦那些东西写出来就会令人失望。
但反过头来看,其实点灯或者说输出并不为证明自己表达的东西有多好,或者说证明自己想的东西有多牛逼。而是里利用这个写东西的过程来帮助自己思考,将混乱的、网状的思维给捋成一条一条清晰的线。
回想以前的点过的灯,有很多时候,在点灯之前,其实脑子里装的东西都是一团浆糊,什么樊登读书、得到、各种公众号社群杂七杂八的东西往脑子里塞了一大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似的,可细思一想,其实自己啥也没明白、啥也不知道。
但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写着写着就那团脑子里的浆糊就不知不觉地逐渐化开了,有些想不明白的事突然想通了,有些还不知道的道理突然就冒出来了。
这个过程,说实话,很有意思。
基于这个缘由,还是决定在电脑前将屁股坐定,手机靠边,把这些字给敲了起来,好好享受一下键盘被敲击的快感。
说到点灯,想和你分享一下今天我关于文学的思考,启发源自于吴军老师的《阅读与写作》课的第28讲,这一讲吴军老师主要讲了《十日谈》这本书给他带来的启发。《十日谈》是一部文学小说,由一百个短篇故事组成。其中有一个故事让吴军老师很受触动,那个故事改变了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具体情节不再赘述,读者可以去看课程链接。)
细细思考来,发现我在读冯唐的《北京,北京》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感受。
下面跟你一一道来。
冯管是《十日谈》还是《北京,北京》,其实都是文学小说。
说到文学,我一直抱有的一个看法就是,文学是用来消遣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如果要说什么陶冶情操、让自己博学笃志、提高品德修养那基本都是扯淡,要真想塑造塑造自己的思想品德真不如去认真上几节党课。
文学就是用来享受的,去看去体验就好了,用不着去深度思考。
说这个人物如何如何那个人物如何如何,以及这个写作手法如何如何那个写作手法如何如何,这些评头论足的东西只会让文学本身变得毫无吸引力。
文学评论多了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发现全是写作套路,没意思。
而且文学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很多都带有虚构,于情于理,从中得到的启发对我们面对的人生中的现实实在有限。
如果想从书中得到一些营养,去看看正经心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之类的著作会更有效。
总而言之,文学无用。
别指望看文学小说能够让你变得牛逼,其实那基本都是意淫。
但是,无用之物,其实恰有大用。
(好吧,得反省反省,这种通过评论亵渎文学的事今天也让我给做了。如果你不嫌弃作者,不妨再往下看看。)
这件事还得从那天下午说起。(我在点灯的第149天里有提到。)
那是前一个星期的某天午后,我坐在教室里复习,摆在桌上的高数书怎么也看不下去,感觉整个人烦闷不堪,脑子里像塞了一团浆糊,胸口也如硬石堵塞。
不知道为什么,总之整个人都不好。手机这面看了那面看,放下又拿起,脖子摇了无数遍、手臂伸展了无数遍、深呼吸做了无数遍,人还是像经历了踩踏事故似的毫无生机。
后面,我就干脆把书挪到一边了,没再看书了,也放下了手机,拿出了冯唐的《北京,北京》。
一路看得很畅快。
《北京,北京》这部小说,它的特点在于,它什么都写,什么都敢写,从在肮脏不堪的厕所里飚尿到玉兰润白、胸脯丰盈的女同学,从宿舍里满床爬的蟑螂到微机室里卡在屏幕里的黄色图片。
总而言之,别看《北京,北京》这书名挺正经的,好像是要通过叙述一行人的故事去折射出整个北京城某个时代背景或某段文化变迁或某个人生哲理。
别给书名忽悠了,其实都不是,里面的内容,说句实在话,可以说坏事写尽、毫无营养。
不过这也正是冯唐吸引人的地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看完几十页之后,居然觉得整个人畅快了好多,感觉能够接受此刻烦闷不堪的状态了,也能够接受煞有介事地大老远从宿舍跑到教室结果啥也没干的事实了。
那一刻就觉得这个世界什么事情都能接受,哪怕是当一群人的面摔了个下巴着地狗吃屎也无妨。所有的糟糕都是好笑的,一切的不好都是可以嬉笑怒骂的,换句话说,人生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接受的。
患得患失的焦虑情绪也好、对异性肮脏不堪的想象也好、此时此刻糟糕透顶的状态也好、所有的失望、混乱、痛苦、贪婪、恶心、厌恶、抑郁、难堪都是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所有的糟糕不是都应该被抹去,它们属于你,就算你不接受,它们也长在你的身体里。
不由得想起了冯唐说的那句话:
生命太短,最没有意义的就是不情愿的重复,所以人生第一要义不是天天幸福,而是不烦,喜怒哀思悲恐惊,酸甜苦辣咸麻涩鲜,都是人生经验。
就像《十日谈》给吴军老师的启发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构建了新的思维方式。
我在思考起《北京,北京》时,也同样感受到了它的力量。人生除了生死之外,没有太多东西值得放在心里反复纠结。
一切坏事物都是可以接受的,一切坏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当做笑话来讲的。
如果非要说文学有什么用?
单从这本《北京,北京》来说,想必是它能让我们看见世间之百态及人性之复杂,看见了,看透了,也就接受了,接受了,这才有了正面面对和积极改变的可能。
是为第155灯。
2020-06-27
周六多云有雨
于东华理工大学某角落
夜行的灯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