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在窗口发呆,是失望,还是满怀期待?
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什么用处,才能够肆意地生长,让全世界所有的人,有不同的思想。
这两天我正在读约瑟夫·罗特的著作《罗特小说集12》,这本书是漓江出版社“罗特小说集”的收官之作,收入短篇集《漂泊的犹太人》、《白城》和短篇小说《四月》。
约瑟夫·罗特是与卡夫卡、穆齐尔齐名的德语作家,堪称作家中的作家,深受多位文学名家推崇。
关于约瑟夫·罗特,他出生于奥匈帝国东部边境的犹太家庭,曾经参加过世界大战,战后他作为记者为维也纳不同的报社写稿,成为了二三十年代德语世界的明星记者,曾就职于《法兰克福报》。
罗特不到三十岁就开始发表各种文学作品,出版了小说数十部,中篇、长篇、短篇均有涉猎。一直到四十五岁,英年早逝。
罗特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叙事技巧,还有深邃广阔的人文思想,是非常适合文学爱好者的。
在《漂泊的犹太人》这部作品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犹太人被迫在世界各地漂泊的痛苦经历,对于新的故乡,他们拼命适应,努力融入,却又没有办法完全融入的尴尬,一一跃然纸上。
此刻我终于明白,什么才是故乡。为什么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愿意离开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因为那是自己生命开始的地方,是血脉传承的地方。别的地方再好,终究找不到归属感。
在我小时候,院子里住着十来户人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爷爷,他是跟随着他的孩子搬来至此的。他是北方人,在我的印象中,夏天他总是拿着一个济公用的扇子,左边扇扇右边扇扇,大晚上的也不睡觉,就在院子里喝茶乘凉。
后来有一天,这个老爷爷生病了,他是在医院里离世的,可是在他走了以后,他的儿子竟然雇了大价钱把老人的遗体送回故乡。当时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火化了以后再回去呢?
后来才知道,那是老人自己的愿望,他要埋葬到他的故乡,入土为安,那里有他的亲人和这辈子的印记,叶落总是要归根的。
《白城》这部作品相对而言就缓和了很多,整部作品是一副安静祥和、与世无争的景象,我想,它或许代表了作者内心所憧憬的那片世外桃源,现实世界里可能找不到,但是《白城》里或许能够找到。
这种感觉就像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总是很骨感!
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伴随着战争而产生,因为灾难在毁了一批人的同时,又在绝望中找到了另一批倔强的灵魂……
如果你也对约瑟夫·罗特的小说感兴趣,可以把一整套都搜罗齐了,仔细研究一下,说不准有意外之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