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学与习

作者: 九根葱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22:12 被阅读0次
反思学与习

陪着罗胖和得到,天天喊着“终生学习”。这段突起疑虑,学习到底是啥?自己到底在学习啥?又有啥用呢?反思一来,一文成型。

【一】

翻看手机上得到app的个人数据,映入眼帘的是累计在线3265小时,听书1713本,听讲座6757个。

累计的数量是惊人的,本以为自己会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变化的就是一丢丢,只是更理性一点而已,与预期的效果落差太大。放在现实中,除了更爱说、爱写外,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依旧如初的笨拙。

这不仅让我陷入反思,是罗胖的得到不好吗?不是,它依然是我认为最好最时尚的学习之地,没有之一。是自身的问题吗?肯定的,再翻看得到上的数据,我的读书数是1,笔记数是5。两者数据的对比差距巨大,我蓦然发现,我学习方式严重畸形,在学习上已走入了一个误区,光学不习,就会出现:你看起来很努力,其实只是瞎折腾,如驴拉磨就地转圈。

我也想到以前思考过知行合一的理念,现在淡忘差不多了,其实并没从中学到什么,估计只给了自己三分钟的冲动。

【二】

独处时的我,常常在自己的时间维度和认知空间中游走,在真空状态下,四周黑洞洞的,偶尔星星点点闪现在眼里的是不时冒出的各种闪念。除了时间的流逝之声,再没有可指引方向的声音,漂浮在黑漆漆的被罗胖不断得以扩展的认知空间中,认知中的眼界茫然不知所措,如断线的风筝。

想到,罗胖和老俞常提的一个概念组合:认知半径、能力半径和行动半径;认知半径越广阔越好,能力半径越明确越好,行动半径越小越好。

其实,用我浅显的理解,把它归纳为学习的扩展。学习的概念,打磨起来看,就是如何学,如何习,学就是扩展认知半径。习就是明确能力半径和行动半径。大多的时候,我们仅仅就是学多而习少,学习不能平衡,出现学了那么多,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变得很自然的事情,学与习的落差不平衡,本身就是对学习的最大误解。古人也早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

能这种理解,不等于立马能平衡学与习的关系,达到学与习的统一。这让我想到以前政治课本上常听的一句话,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习对比起来,学的都是理论,习才是实践,理论引领实践,实践推动理论,才有那句话的出现:实践出真知。说到这,可以看出两者有极大的类同相似性。

想了那么多,没去做,依然空。怎么做?广学深习,把学的时间多分配到习的行动上去,平衡学与习得时间分配。

反思心得写下来,能不能做到另说,走一步看一步,有反思不一定能进步,但没有反思肯定与进步无缘。看看自己在007社群的652天,连滚带爬地已经写了86篇文章,我不禁发出进步后的笑声。

相关文章

  • 反思学与习

    陪着罗胖和得到,天天喊着“终生学习”。这段突起疑虑,学习到底是啥?自己到底在学习啥?又有啥用呢?反思一来,一文成型...

  • 90%的人都不是真正在学习

    学习=学+习 “学”与“习”并不是一回事,而是两回事。 学是阅读、聆听、观看,习是模仿、练习、行动。 学是输入,习...

  • 学与习

    说到学,贵在一个用心与勤奋;习呢?则是习惯与态度。作为一个大人,我们做到了吗? 我们不断地要求...

  • 学与习

    现在我们都是连起来讲学习,这一两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知。学与习是两个行为,我以前确把它理解为一个行为,概念不清带来...

  • 学与习

    学习吧

  • 学与习

    汉字博大精深,学习其实有两层意思。学与习。学就是获取知识,习就是复习所学,我觉得这样解释才更恰当。 大多数人学习普...

  • 学与习

    春梅园 PTY彼得瓦尔 旧园又把老梅寻,一只黄鹂枝上鸣。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不见当...

  • 学与习

    我能感觉到你渴望学习的决心,你在我微信很久,我没为你安排辅导,今天陈老师亲自辅导打造你,给到你生日特惠学习名额,只...

  • 学与习

    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与习,怎么又朋了呢?人不知又何愠?...

  • 学与习

    学习,学是学会,知道,了解。习是练习。 只学不习,永远也学不好。 比如学习钢琴,学的过程是老师讲解指法,音符;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思学与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bh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