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的人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行,那是初中没有教好,初中不好那是小学没有教好,小学说那是幼儿园没有教好,幼儿园说那是家长没有教好,家长说,教育不好不能怨家长。
十年后,有的人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好,初中也说自己教得好,小学也是,幼儿园亦是,家长也说自己好。但是,把这几个方面相加,合起来,却不那么好了,没有形成1+1=2或者1+1>2,而是1+1<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其实,十年前的议论和十年后的议论,殊途同归。
这是一个可恶的循环怪圈。
不是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可发展的教育教学振兴之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议论,我想,还是没有一个对教育整体的思考和设计。
一个市局的领导问我,现在有没有大作呀,我说没有。写不出来了。
一个以成绩为办学目标的教育,很难教出来清华北大的学生。因为,这样的教育往往是拔苗助长,失去了优秀孩子生存的土壤。什么是优秀孩子生存的土壤?就是大批的一本学生,特大批的二本学生。用农业专家的话,就是,土壤不好,粮食不会高产,也就筛选不出良种。
一个小学,对于班级的考评,不是用优秀率来评价的。我告诉这位校长和中心学校校长:做的对。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仅仅知道这一所这样的学校,既是悲哀,也是希望。
悲哀的是,仅仅一所学校,这样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人们、被领导者们认识,还不能说接受。
希望的是,终于有一所让我看到教育曙光的地方,并不一片暗淡。
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打破教育怪圈的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