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电视剧里的故事吧。
周春红坐在床尾,她对朱朝阳说,“喝吧,喝完了早点睡觉,我好洗杯子。”
朱朝阳想要推脱,说太烫了,待会儿再喝。
她立刻拿起杯子尝了一口说,“有那么烫吗?”
在妈妈的注视下,朱朝阳像受刑一样喝下牛奶。
朱朝阳的嘴角残留着奶渍,周春红想去擦却被朱朝阳躲了过去。
她再次被激怒,几乎强力地将儿子嘴角的牛奶擦掉。
这是《隐秘的角落》里的一场剧情。
令人窒息的爱,才最是恐怖,原生家庭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怎么也逃不出。
01
他们贬低我们,鄙夷我们,将我们说的一无是处。
这种情感的宣泄,似乎除了满足了他们自己的欲望,把我们最后所剩无几的那点自信击溃之外,别无他用。
一项针对原生家庭创伤的普及程度和类型方式的调查显示,18-29岁年龄段的人群里,有81.8%的人都表示曾经遭受过家庭创伤,且大多数源于父母。
当我们拿回奖状,考到高分时,他们从来都不是表扬,甚至还会贬低我们说,“你是废物”,“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别人能考第1名,你才考这么点分”。
我们做什么,好或是不好,都会被求全责备
有的时候明明我们做成的一件事情,他们偏偏质疑我们使用了一些手段,那不是我应得的,他们说,“我就是一个差学生”。
他们认为这没什么,这是爱我们的一种表现,然而我们的斗志和勇气却在一次次地被打击之后消耗殆尽。
我们做梦都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令人可笑的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依旧以另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为标榜。
02
他们把自己不曾实现的梦嫁接到孩子身上美其名曰“我这都是为你好”。
可是别忘了,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我听过很多朋友谈起他们的父母过,其中一个是邻居家的孩子。
农村里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把自己家庭的希望都交付在自己孩子身上。
她小学的时候上英语班,学舞蹈美术,每个周末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她小升初没有就近入学,被父母安排送去了一所私立学校,后来父母在那里买了房子。
中考成绩不太理想,她父母想办法也让她进了一所高中,学费一学期五千多。
她不太愿意学习,学习也很死板。我辅导过她,她表现得也是很抗拒,她似乎很抵触这些,可她不敢说。
她说她很累,看着学习就烦,更多的不是烦学习,而是烦父母逼她学。
父母是爱她的,可是这种爱却发生了畸变,变得令人压抑,难以接受。
他们帮我们打理好生活的一切,说让我们只用安心学习。可是她们想象中的康庄大道,并非是我们想要的呀。
她们打着为孩子着想的幌子时,可又有想过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自我人格的人,作为我们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呢?
米奇·阿尔博姆的《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一书中写道:
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对于每个人来说,爱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给的太多,太满它会溢出来,会变形。
过多的爱会牵制住孩子,让他失去自由,失去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爱应该是尊重,认可,支持,理解,还有陪伴。
03
原生家庭”这个词,似乎天生带着疼痛感。
黎巴嫩的一部电影《何以为家》,就是一部讲述家庭影响的电影。
剧中的小男孩扎因生长在一个难民家庭,没有身份,在家里也没有安全感,妹妹被卖给了房东的儿子。
他控诉道,“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大人们也并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如他们的大人当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们。
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和代际传承,血脉相连的厚重,把我们和父母紧紧地困在了一起。
原生家庭的束缚,我们斩不断,割不下,也拧不开。
他们会在某处时而影响我们,时而警示我们,时而击溃我们。
先前看到一句话,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或许也不至于此,但从这话中,也足见其影响之大。
也有人童年受到了很多伤害,但这也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温柔善良,关心别人的人。
因为缺少爱,他把原本要对父母的万般好,都温柔地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
无论你是什么境遇,都要相信此时此刻,世界上有一个人一定和你一样感同身受。
没有人有责任和义务来治愈我们,我们的伤痛,终究还是要自己来抚慰,但是请相信,我们都会成为温柔的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