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1月2日。
班级授课制曾一时风靡全球,但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弊端也初见端倪。毫无疑问,这是十分经济普惠的教育模式,容量大,覆盖面广,效果显著。
然而,学生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毫无疑问这样的授课不可能兼顾到所有的人。于是,总有一小部分人会变成学习边缘人。这部分人的存在,于教师而言就是专业发展上的挑战,可惜,这一点极易被忽略。原因是教师的每节课都有它预设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这一小部分人。久而久之,学习上的无助感和无力感会吞噬其仅有的微乎其微的学习自信,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热情不够,长此以往,学习上经常完成不了练习和作业等,而“债台高筑”,导致教师想辅导已无处下手。
那么,是否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呢?于这小部分人而言,也努力了,就是没有一个理想的效果,迷茫着。我观察一年级的学生多年,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其实是热爱学习的,而且落后之后长期没有获得感而仍不会轻易放弃学习,他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以为努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也是我们容易陷入的误区。
俗话说的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那也只是相对于不耕耘而言。很多的时候,可能是多分耕耘一分收获,甚至是几分耕耘没有收获,对此,我们要有正确而充分的认识,理性看待努力。
吴非说,学会学习是需要学习的。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许多学习上的边缘人之所以被边缘化,在于其没有学会学习。可能有人马上要反驳,他和其他人一样专心听讲,认真作业,怎么能说是不会学习呢?
对此,愚以为专心听讲和认真作业只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思维活动的激活,或者其很难启动自己的“心理装置”,没有进入思考,不可能步入最近发展区,也就可能等于没有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距离产生学习的充要条件还差太多,切不可掉以轻心,自以为是。
那么,如何减少学习边缘人呢?一是教师要重视收集课前学情,授课内容要涵盖这部分特定的人;二是课堂上注重启发和引导,多让学生思考,多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体验;三是课间多关注之,多去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其扫除学习上的话障碍;四是去标签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五是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考路径,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设计和组织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