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是否是一个“认真”的人一直没有统一答案。自以为是或者不是的判断都有失偏颇。
有一起工作过多年的朋友当面评价过“徐姐对认为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认真对待的。”她这么说,是因为她清楚哪些事情对于我是重要的,看到过我以什么标准来处理这类事情,最终达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当然她也看到过我敷衍或者拒绝承担某件事,她不一定认同我对重要与否的划分标准,但她理解这是我的思考机制决定的行为表现。
我母亲及先生从来都不是这样想这个问题的,他们习惯直接贴标签。当然啊,失望的也是他们,不是我。
周末一大早我接入了一个加拿大心理学老师的视频讲座,有关于一部法国电影的分析和分享会。我一边听讲座一边做饭,水开了,我没能及时回到炉灶边上操作,跟齐先生一起出现在炉灶边的。齐先生恰好见到我没安守岗位,拉长脸用很重的语气说“做饭就好好做饭!”。我看了他一眼回答“平常我接入会议都不会做饭吃饭的,我会好好开会。”。“什么会议这么重要(我退休了,他认为我再没有重要的事)?”。他要表达的是作为家庭主妇做饭很重要,我的态度不认真。
呵呵,无论我还是他从来都不觉得做饭等家务重要。在我们家第一重要的是学习,然后是挣钱,家务是能力不足的人承担的(他认为做家务没有技术含量且耗时)。孩子和他主攻学习,他和我都要负责挣钱,我还要负责买菜做饭打扫洗刷所有耗时耗力的家务。这个分工如何?儒家思想熏陶下的男人都是这样想的吧?君子远庖厨再加齐家治国平天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男人的齐家仅包括挣钱和孝顺父母,不包含生活里的吃喝拉撒。老婆可能会算作实现目标的帮手,可以减少鸡零狗碎对生命活力的消耗。他从诸多事件里总结出我做家务态度不认真,而且经常不认真。呵呵,我仅承认由于环境干扰导致我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并轻松向他表达了我此刻的认识。齐先生气哼哼地走了。
母亲也一样,只要我不接受她的安排,我就是不认真的人,我的日子肯定不会过好。我说,妈,因为……,所以……,咱们做……会比较好。妈妈不会听,她觉得她安排我执行最好,或者老爸执行,总之她自己执行不了的她就主导设计。她是总设计师,她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老爸承担失败或者缺憾的责任。我不过是觉得自己做不好,或者投入产出太低,先商讨一下能不能换个方案而已,结果往往是又得了一个事多,不认真的标签。
我为什么要对我不看好,不认同的事认真呢?职场女人在生活里必然要对学习,工作,家务,孩子,老人等进行排序,也会对很多方案进行筛选,哪个方案适合投入哪个。因为我不得不将这些事一肩担起,我就一定要终生付出,丝毫不敷衍么?我自己吃的饭可以延时再做,可以边参加会议边吃零食解决(为孩子我还是会认真做饭的)。因为是给别人做饭就不能延时,不能应付吗?除非我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有可无,远低于其他人的其它需求。我为啥要那么轻视自己?那些对我不满意的人,请仔细想想,你的爱好也是低于我的需求的吗?可以延迟,放弃,让位的么?显然那些习惯刻薄他人的人,他们的一切需求都习惯性被自己定义为于所有家人都是最重要的,高于其它人并且应该作为其它人行动指南的。
自然而然把自己排在首位的人很难关注别人需求的,站在高位的人常常觉得别人态度不认真。其实也不必要求他们关注,少给别人指指点点的机会也是一种自保策略。自己散步,旅行,看病,买房,还贷……只要能应付,满意就挺好。只是,需要同行时,也要快乐同行。接纳他人需求时,意味着享有同等权利,平等互利是良好关系的基础。在夫妻之间这个模式看起来这不像爱,但这是跟不表达爱的人比较好的合作模式了。那些说给彼此空间的夫妻,多半是这个意思。他们无法亲密无间,但可以合作共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