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混社会,猫混学校。
缘起高一,不经意间,一只麻灰麻灰的、滚圆滚圆的,不知谁家的流浪猫,现身高一翠英楼。关于它的身世,永远是个谜。它打哪儿来,都不重要。关键是它来了之后,就没打算离开,倒是活成了一只混校园的流浪猫,真真正正。它也因此便活成了所有猫都期待的样子。
每每见到它,常常是坦坦荡荡,优哉游哉。它就此成功落户校园,无须谁开证明,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泰然自若地,蹲点高一。
起初,不明就里的我,还特意在班级为猫的到来刷了一波存在感。看它慵懒肥硕笨拙的身体,我以为它有了身孕,需要特别呵护。于是,号召学生们给予它特别的爱。
不成想,在这个校园内,不乏爱猫人士。大家都不约而同,自发地去温暖这个“绒球”。说实在的,它长得很乡野。
传统印象中的猫温存惹人怜。一则长得讨喜,个头不大,喵声柔媚,喜爱黏人;二则有着特异功能,能抓老鼠,为人类铲除祸害。汪汪队吠声粗犷,喵喵族喵声腻歪,特别的爱给特别的猫,人类近旁的贴膜神器。
落户校园大宅子,猫之不二选择。抬起头来,仰望着来来去去的学生、老师,满是期待,满是渴盼。有人慌不迭地递给它一些吃的,或早餐晚餐,她喵喵几声后便从容地,不卑不亢地,埋下头去,一点一点的慢慢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