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遇事的反应,体现他的定力。
疫情三年来,面对不确定性,人们容易风声鹤唳,遇事慌乱,患得患失。
然而就如卡耐基说:真正厉害的人,往往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一个“稳”字。
凡事稳得住,是我们面对生活的纷扰最好的姿态。
01 言语稳
疫情发生的时候,各种消息满天飞。
有些人乐此不疲地传播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口不择言。
有句话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言语稳妥,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行。
尤其在大家都敏感的时候,管不好自己的嘴,容易招祸。
在不确定的信息环境中,慎言,就是对自己的保护。
苏格拉底曾告诫自己的弟子,开口之前,先在脑海中把想说的话过滤一遍:
“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善意的”、“是不是重要的”。
不说没有根据的话,始终保持理性的头脑,不捕风捉影、无端制造恐慌。
少说消极抱怨的话,不要让负能量散播,给身边人造成伤害。
不说闲话,每个人都在承受风雨,不知道别人正在承受着什么样的苦,就不要随意指责、妄自评价。
《格言联璧》里也讲:涉世以慎言为先。
稳住自己的嘴巴,说话留余地,是修养,更是情商。
心有所持,言有所归,恭敬了别人,也庄严了自己。
02 情绪稳
如今疫情在多个城市发生,人们的节奏被打乱,内心的秩序也最容易坍塌。
想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看着铺天盖地、虚假难辨的消息,莫名地觉得烦躁不安;
生活琐事太多,哪一个环节出了错,就会瞬间点燃怒火;
明明很想好好说话,可开口就成了抱怨与指责……
很喜欢这么一段话: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内心即便波涛汹涌,表面也能云淡风起,逆境时能调整好自己,顺境时能坚守本心。”
如果用四个来总结,大抵就是:情绪稳定。
一个人的情绪里,藏着他的格局气度和情商。
内心不安之时,就越要稳住情绪。
先学会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就如《奇葩说》里所讲: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看见。
当你察觉到自己情绪不佳时,缓慢呼吸一分钟,冷静下来,想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或者换个环境,调节好了心情,再去处理事情、与人交往。
情绪不好时,通过深呼吸和冥想,来缓释堆积在心里的块垒。
林语堂先生曾说:“没有多余的情绪和妄念,是一种持戒。”
情绪稳,才有智慧生。
小事不争,杂事不乱,做情绪的主人,才能有松弛的人生。
03 心态稳
有位哲人曾说,灾难有时不仅来自外界,也来自我们内心。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心理防线被击垮。
生活难免会有意外,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稳住心绪,淡定面对。
我有位老同学,单位和小区隔三差五被封,工作和生活都处于失序状态。
但他没有消极抱怨,居家的日子,他泡起了养生茶,还买了台跑步机,静心品茗,也挥汗如雨,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饱满。
荷兰阿姆斯特丹古寺院里的石碑上,刻着一句话:
“既已成为事实,只能如此。”
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好好调节自己的心态。
不妨将这次疫情,当做提升自己的契机。
迷茫时去读书,阅读是一座行走的避难所,有的困惑与迷茫,书中都有答案。
低落时打扫,清理一下积攒许久的尘垢,环境清洁了,心情自然跟着愉悦。
养成运动的习惯,瑜伽也好,有氧操也好,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积蓄能量静待未来。
真正厉害的人,在无序的生活中,依然会保持从容的态度。
就如丰子恺所言:“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你的好心态,就是你的实力。
04 能力稳
在网上看到有人问:疫情三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说:“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刻体会到我有多需要工作。”
疫情三年,为了工作,很多人被逼出了一身才华。
朋友圈里流传一个段子:
“全民成了厨师,医护人员成了战士,老师成了主播,实体店都干起了微商,老板跑起了外卖……时代想改变谁,根本就不会跟你商量。”
《三体》里也讲: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时代在变化,曾经我们以为可以端一辈子的铁饭碗,正在逐渐被打碎。
风云变幻的日子里,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抗疫时期的生活智慧”,网友们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停止更新自己。
有人考下会计证书,有人从实体转战直播带货,有人阅读了几十本名著。
被按下暂停键的日子,他们依旧在自我投资,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
正如达尔文所讲,在丛林里,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往往是对变化能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所谓稳定,就是你要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够待在原地。
你永远不知道人生的黑天鹅会从哪个方向飞过来。
你的硬实力,才是对抗风险最大的底气。
疫情之下,那些自律、有求知欲、懂得变通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最是考验人。
它考验你的心理承受力,也考验你对生活的经营力。
在时晴时雨的岁月,学会稳住自己,安顿身心,安放生活。
有所期待,有所坚持,冰消雪融终有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