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四课】经学传统:尊古自闭,治世治心;通经致用,旧瓶新酒

【第四课】经学传统:尊古自闭,治世治心;通经致用,旧瓶新酒

作者: 青木诗织 | 来源:发表于2022-04-08 10:40 被阅读0次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文艺课》

    【第四课】经学传统:尊古自闭,治世治心;通经致用,旧瓶新酒

    经学传统,指中国古代以儒家经典为实践法则,以经典阐释为基本行为,以通经致用为基本倾向的学术方式。

    经学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的本质有以下几个:

    经学是阐释之学,而不是创造之学。

    经学实际源于孔子,孔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崇高。而他对于五经的态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说:“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连至圣先师都是如此,何况后学?所以后代经学学者,自然就是一种“祖述尧舜”的崇古和复古的意识,不断对经典进行反复诠释。

    经学是信仰之学而不是探索之学。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有其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基本的意识形态,共同的信仰追求。在西方,这种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和信仰,往往通过规约、法律、宗教、哲学等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古代中国,则主要是通过经学表现出来,换言之,我们以经学代替了法律、宗教和哲学。在经学看来,儒家的这几部经典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和真理源泉,只要尽量挖掘,就足够经世致用。朱熹说,“道理,圣人都说尽了”。所以,这种学问,不是以探索未知世界和发现真理为目的,而是以理解、证明和怎样运用古代经典为目的。

    经学是经世之学而非“经生”之学。

    “经世致用”是儒学的重要传统,也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特色。我们中国学术的经世致用,不是指向民生的致用,而是指向经世的致用,是治国理政、治国治民的致用。

    经学是治心之学而非治物之学。

    在天人之间,中国文化着重的是“人”;在物我之间,强调的是“我”;在身心之间,突出的是“心”。中国经学号称“天人之学”,所谓“学究天人”,但天人之际,核心是人,处理天人关系,核心和宗旨是“做人”,经学于国是治国之学,于人是做人之学。中国经学始终没有跳出“心”的层面,没有将视野扩展到“物”的层面,整个学术,不是向外于对象世界、物质世界,而是内向于自我的心灵世界、意识世界,始终就只是一种道德伦理之学,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自然科学。

    经学是求用之术而非求知之学。

    经学之所以能成为官学,被汉武帝钦定为皇家学问,本就不是因为“学”,而是因为“术”,即“治术”,驭臣治民之术。以学为表,以术为质的经学,没有了独立的学术品格。由于重术轻学,最终导致没有建立起独立于政治之外的纯粹求真求知的学术体系,学术始终都是政治的附庸。

    经学导致民族性格的封闭保守,导致思想的僵化,导致科技的落后,导致学术的意识形态变化,导致学术的不独立等等,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角度说,经学传统的价值是负面的,是否定的。但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到,正是经学,构成了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使我们民族形成了一种尊重传统的习惯,使中华民族具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才能历经数千年,几经外族入侵,甚至积贫积弱,而仍然能屹立不倒,甚至不断创造辉煌。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方面,在积极用事、实事求是、学风严谨方面,在尊重传统、稳中求变方面,在解决原则性与灵活性、旧形式与新内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方面,经学传统都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2022年4月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课】经学传统:尊古自闭,治世治心;通经致用,旧瓶新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l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