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唤醒孩子内在动力

如何唤醒孩子内在动力

作者: 随遇而安的小丸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17:02 被阅读0次

前篇我写了我自己的学习动力,是一个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变的过程。学习的感觉也由外部奖励或压迫变为由兴趣而享受学习的过程,这么好的感觉,怎么让孩子也有这样的感觉,自主自愿的学习呢?

第一部分:孩子的内在三个心理需求

一.归属感: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孩子是否感受到“无条件地爱”,是获得归属感的关键。

虽然大多数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盲目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很多,能够正确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多。

典型的失败的父母: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小甜甜布兰妮的妈妈,在他们的培养下,孩子的事业是成功的,但人生是失败的,生活是一败涂地,毫无幸福感可言的。

以下有四种不完全的爱:

1、“有条件的爱”

有的家长为孩子做了很多事,一心想要孩子出人头地,美其名为“要他将来有出息”,但是隐藏的潜意识可能是:“别让爸妈丢脸,你要为我争光,让我以你为荣。”

类似的无意识的心声还有:“我要你实现我未曾实现的理想,达到我不曾达到的成就。我要你在这个世界上扬眉吐气,从而我也可以由你而扬眉吐气。”“不要让我失望。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我爱你,而且也会一直爱你,只要你听话,按我说的去做。”

2、“不完全接纳的爱”

孩子成功时,父母很高兴,很爱孩子;失败时,父母很失望,不停地数落、唠叨、甚至痛骂小孩。

3、“过度溺爱”

从小,就照顾过度。长大了,还是包办很多事。孩子在家,只管玩,只管学习,其他事都不要他承担。这样的孩子,一方面很无能,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社会独立性都很差,到社会上一看,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不敢做,于是很自卑;另一方面,很自私,很冷漠,不会付出,不会爱别人。所以,常常看到一个家中,有一个能干强悍的妈妈,一个懦弱有气无力的儿子。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其实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那么,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学习也是为爸妈学习。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困难的决心,都很弱。责任心也很差。因为,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有的人,走路、做事都有气无力,没精打采,明显就没有生命力的样子。

4、“忽视孩子精神世界的爱”

父母看起来也很爱孩子,孩子要什么买什么,物质上很大方。这样的家庭,看起来也是很和睦的,因为父母可能都很朴实,善良,都是好人。但是,由于父母本身的精神世界就不够开阔宏大,只会朴实地过日子,所以在这样的家庭中,很少会交流内心的情绪,思想,很难给孩子一个精神指引,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孩子有什么精神世界的困扰,只有自己默默忍受,在黑暗中困难的摸索。由于在家庭中,交流模式就很封闭,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外界交往中,封闭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内外交流都不畅,这个孩子的发展,就处于危险之中。如果,在同龄人中,还有很好的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这个孩子,至少还可以从同龄人中,学习相关知识。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人们往往从外在去寻找自我价值感。但,它不完全来自于外在的成功,根源在内心,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会有“无论我怎样表现,他们都爱我,我都是有价值的”观念因此而树立。长大以后,这个孩子不惧怕失败,敢于尝试。

没有被完全接纳过的孩子,也会只接纳自己好的一面,不接纳自己不好的一面。这样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不敢冒险,不敢大胆尝试。主要是因为自己只接纳成功,不接纳自己可能的失败。

挑剔别人,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

追求完美。

成功时,快乐的时间很短;不成功时,情绪低落的时间很长。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给孩子自主感,并非放任不管,而,在可能情况下尽量让孩子可以选择决定的感觉。

而家长常用的监视方法有三种:1.设定期限,比如数到三必须怎么样。2.比较。比如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3.威胁。  这些做法都会有损于孩子的自主感。

三、胜任感:孩子觉得他能做到。比如让孩子帮忙一起完成家务或烹饪,跟孩子说:相信他可以照顾好自己等等都可以给孩子胜任感。

具体做法:

1.用具体的鼓励代替笼统的表扬。少用“你真棒!”“你真乖!”这样笼统性语言。

2.凡事都有正向的一面。多找孩子正向的一面,用正向鼓励而不用反向打击的方法。比如孩子玩游戏,正向动机可能是通过游戏放松自己,获得愉悦的感觉。可能孩子行为你不能接受,但他的正向动机还是可以接纳的,看见就是疗愈。

3.多用正面反馈。像教练一样,多找孩子优点,把优势放大,不要盯着总孩子不足。孩子做得好的可以马上给予正面的反馈。

4.孩子如果参与了约定与商量,得到了尊重,就会体会到自主感,有助于形成内在动机。

5.如果孩子用自己的办法(自主感),通过自己努力做得比原计划更好(胜任感),自然有助于形成内在动机。

6.如果孩子对某个事或项目有了内在动机,不必刻意进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

相关文章

  • 如何唤醒孩子内在动力

    前篇我写了我自己的学习动力,是一个由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变的过程。学习的感觉也由外部奖励或压迫变为由兴趣而享受学习...

  • 如何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

    第二天作业: 1、今天这节课,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游戏的启发,正反馈引发内在探索游戏的动力,而孩子为什么没动力?或...

  • 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积极主动向上 那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孩子反叛的一些行为出现呢? 顺之则生 逆之者亡 则生生不息 外在内...

  • 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

    唤醒的课程结束了,身体的记忆和内心的震撼还在,一个人的潜意识若被唤醒,她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

  • 唤醒内在动力

    内在动力是指一个人采取行动的目的或者一起特定方式形式所需要的能量。它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它并不意味着你在完成需要...

  • 学习巜孩子自主学习动力》的总结:

    教育目标是提升孩子自我学习能力。 教育方向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自主学习及正确的方法。 教育本质是学会如何学习、如...

  • 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三)

    催眠的力量不可小觑,冰山理论中,看得见的是意识,水下看不见的是潜意识,催眠就是潜意识的作用。看不到的沧桑比看得到的...

  • 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二)

    每个人的成长无不是受各种环境的影响。 一.环境塑造人 1.家庭环境(父亲,母亲,居住环境,家风家训) 孩子爱玩手机...

  • 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一)

    很多家长为什么集中到一块儿来学习?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天生追求卓越。 先问几个问题: 1.学习没有动力,成绩能持续...

  • 与女儿一起成长05女儿梦想生活的感悟

    如何让孩子提升内在学习驱动力 让孩子提升内在学习驱动力,首先要让孩子拥有梦想。 如何让孩子拥有梦想?首先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唤醒孩子内在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mm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