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张爱玲,是华语世界里知名度最高的女作家了,她不只在文学史中很重要,也在大众读者里非常流行。她写故事,也被写成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张爱玲现象”。在研究界,甚至一度出现过专门研究张爱玲的学问,被称为“张学”。很多学者毕生都在努力发掘跟她有关的资料,她的衣食住行,她的情史,她早年那些自己都不愿人看到的稚嫩作品,都会成为学术上的新发现,继续书写张爱玲的传奇。但是文学界对她的评价,始终都有点暧昧不清。也有些人觉得市场的追捧和一些学者的赞赏,都是过分抬高了她的地位。
关于本书
《金锁记》最早发表在当时上海的文学杂志上,《传奇》这部小说集出版的时候,被放在了第一篇。这篇小说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傅雷说它是对小说最圆满肯定的答复,夏志清说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故事的主角叫曹七巧,她被一个姓姜的大户人家买来,给残疾的二少爷做媳妇,因为爱情和欲望都得不到满足,所以性格乖戾,非常让人讨厌。30 年后,她的丈夫和婆婆都去世了,她用青春换来了分家后的财产,独立了门户。这些钱却成了更重的枷锁,她的个性变得更加扭曲,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把两个儿媳妇折磨致死,还拆散了女儿的爱情。最后,她带着所有人的恨死去了。
核心内容
《金锁记》到底好在哪里?首先,《金锁记》是中篇小说,更集中地体现张爱玲写作的特点,也就是她自己说的“参差的对照”。相对于斩钉截铁的对照,参差的对照是模糊且不确定的。张爱玲觉得小说的本质,小说要说的真实,一定是跟说理文章不一样的,是不能简单直白的说清楚的。小说要写的,就是人的经验跟感受,其中也包括那些虚假、表面、不纯的东西,所以必须用“参差的对照”才能把表现出来。其次,《金锁记》中体现了张爱玲对现代中国“新”与“旧”冲突的思考。很多人觉得张爱玲的小说对于社会历史认识不清,但是她在写时代动荡中的普通人时,其实已经把她对于那个时代的体验和思考都写在故事里了。
总结
第一,《金锁记》是现代文学里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我们比较了《金锁记》和它的改写本,总结了《金锁记》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突出体现了张爱玲的写作方法“参差的对照”。二是展现了张爱玲对现代中国新旧冲突的思考。
然后,我们顺着两条线索,讲了《金锁记》的故事。在故事的前半段,主要讲了“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张爱玲用了一种非逻辑的、多层次的表达,刻画了七巧复杂的人性,呈现出人生的幽微曲折。
在故事的后半段,我们讲了七巧和儿女的关系,七巧象征过去,她的儿女们象征现在,张爱玲是在说过去怎么持续地影响着现在。在《金锁记》里,你可以感觉到一个旧的传统不断散失,新的文明又方兴未艾的市民社会。
最后,我们讲了在文本传统中,张爱玲小说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她站在五四新文学之后两条主要发展脉络的交点上,而因为她写的是市民阶层,能引发更广泛的同情,所以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也依然影响着今天的文学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