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一书】1025《金锁记》

【每日一书】1025《金锁记》

作者: 东方极致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01:19 被阅读0次

《金锁记》 玄子解读

关于作者

张爱玲,是华语世界里知名度最高的女作家了,她不只在文学史中很重要,也在大众读者里非常流行。她写故事,也被写成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所谓的“张爱玲现象”。在研究界,甚至一度出现过专门研究张爱玲的学问,被称为“张学”。很多学者毕生都在努力发掘跟她有关的资料,她的衣食住行,她的情史,她早年那些自己都不愿人看到的稚嫩作品,都会成为学术上的新发现,继续书写张爱玲的传奇。但是文学界对她的评价,始终都有点暧昧不清。也有些人觉得市场的追捧和一些学者的赞赏,都是过分抬高了她的地位。

关于本书

《金锁记》最早发表在当时上海的文学杂志上,《传奇》这部小说集出版的时候,被放在了第一篇。这篇小说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傅雷说它是对小说最圆满肯定的答复,夏志清说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故事的主角叫曹七巧,她被一个姓姜的大户人家买来,给残疾的二少爷做媳妇,因为爱情和欲望都得不到满足,所以性格乖疾,非常让人讨厌。 30 年后,她的丈夫和婆婆都去世了,她用青春换来了分家后的财产,独立了门户。这些钱却成了更重的枷锁,她的个性变得更加扭曲,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把两个儿媳妇折磨致死,还拆散了女儿的爱情。最后,她带着所有人的恨死去了。

核心内容

《金锁记》到底好在哪里?首先,《金锁记》是中篇小说,更集中地体现张爱玲写作的特点,也就是她自己说的“参差的对照”。相对于斩钉截铁的对照,参差的对照是模糊且不确定的。张爱玲觉得小说的本质,小说要说的真实,一定是跟说理文章不一样的,是不能简单直白的说清楚的。小说要写的,就是人的经验跟感受,其中也包括那些虚假、表面、不纯的东西,所以必须用“参差的对照”才能把表现出来。其次,《金锁记》中体现了张爱玲对现代中国“新”与“旧”冲突的思考。很多人觉得张爱玲的小说对于社会历史认识不清,但是她在写时代动荡中的普通人时,其实已经把她对于那个时代的体验和思考都写在故事里了。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

有人说《金锁记》是现代文学里最伟大、最完美的中篇小说。它的重要性,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差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时候作家写小说用的白话文,是五四运动以后逐渐普及的,所以说,当时的作家其实是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在创作。虽然有中国古代小说和西方小说可以学习,但是怎么用这种全新的语言写我们自己的小说,对每个作家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明白了这个前提,你就会发现,是《金锁记》第一次完美地回答了,白话中篇小说应该怎么写。无论是结构、语言还是修辞,它都很好地吸收了中国和西方的小说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漂亮地用现代白话文完成了这个作品。所以说,想读懂张爱玲,《金锁记》肯定是你的首选。

张爱玲曾经把《金锁记》改写成了一个长篇小说,但是这个长篇的版本却遭到了冷遇,同一个故事,长篇和中篇两个版本,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锁记》到底好在哪儿。

首先,《金锁记》是中篇小说,比改写的长篇小说更紧凑,也就更集中地体现张爱玲写作的特点,也就是她自己说的“参差的对照”。什么叫参差的对照呢?相对于斩钉截铁的对照,参差的对照是模糊且不确定的。张爱玲觉得小说的本质,小说要说的真实,一定是跟说理文章不一样的,是不能简单直白的说清楚的。小说要写的,就是人的经验跟感受,其中也包括那些虚假、表面、不纯的东西,所以必须用“参差的对照”才能把表现出来。而这种对照,在中篇的《金锁记》中效果更为有力,当同样的内容被拉长到长篇,夹杂了其他的信息之后,本来就模糊的“对照”就会显得力度不足。

其次,《金锁记》里体现了张爱玲对现代中国“新”与“旧”冲突的思考,在改写的长篇里,却把表现这一点的情节删掉了。很多人觉得张爱玲的小说对于社会历史认识不清,但是她在写时代动荡中的普通人时,其实已经把她对于那个时代的体验和思考都写在故事里了。以 《金锁记》为代表,张爱玲早期的小说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上海写的。那时候的上海,既是一个在旧体制崩溃后,传统不断散落的世界;也是一个在新思想冲击下,流行文化不断发展的世界。而战争给城市带来的动荡不安,又让普通人感到惶恐。所以那个时代的都市,是一个既没有传统也没有未来的世界。你可以叫它都市的民间,后面我们也会用到这个概念。

第一部分

点势能的两大技巧

我们会顺着这两条线索,来讲讲这个故事。在正式开始讲故事之前,我先为你概括一下故事的梗概。故事的主角叫曹七巧,她被一个姓姜的大户人家买来,给残疾的二少爷做媳妇,因为爱情和欲望都得不到满足,所以性格乖戾,非常让人讨厌。 30 年后,她的丈夫和婆婆都去世了,她用青春换来了分家后的财产,独立了门户。这些钱却成了更重的枷锁,她的个性变得更加扭曲,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把两个儿媳妇折磨致死,还拆散了女儿的爱情。最后,她带着所有人的恨死去了。下面,我会把故事分为两部分来讲,前半部分截止到七巧刚自立门户的时候,我会在讲故事同时,重点分析“参差的对照”怎么表达人生的复杂。在后半部分里,我会主要讲一下张爱玲笔下的都市的民间,也就是她对新旧交替时代的反思。

故事是从月亮开始讲起的。月亮是张爱玲使用最多的一个意象,她的月亮总有一种荒凉的意味,构成了小说整体的气氛。然后她笔锋一转,月光投射到姜家,两个丫鬟正在闲聊,谈资就是我们的主角,曹七巧。我们带着一种听闲人聊八卦的兴致,大致知道了七巧的情况。这个麻油店家的女儿,本来是姜家买来给残废的二少爷做姨太太的,结果姜老太太一时兴起,觉得既然儿子也很难正经娶到媳妇了,不如就让七巧做太太,好一心一意地伺候她这个残废的儿子。讲这些话的是七巧自己的丫鬃,话里话外,我们自然听得出来小丫鬃们对这个和自己出身差不多的主子,感到十分不屑。月亮退场,进入第二天,七巧的两个妯娌(两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也是一边说着她的闲话,一边前去给老太太请安。我们继续听着八卦,知道了七巧是抽鸦片的,也听出了这两位少奶奶,对这个出身比自己低得多的妯娌,有更多的不屑。在这里,作者一直在写闲话,这些闲话不只是为了介绍人物,而是为了写出他人眼中的七巧,以及他们对七巧的态度,这种态度,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好跟七巧登场后的行为形成对照。

之后,曹七巧出场了。在这个《红楼梦》式的出场中,作者事无巨细地描绘了七巧的眉眼、着装和姿态,然后开始了她连珠炮似的,对周围人若有意若无意的攻击。她先是抱怨了全家逃到上海,给她安排了最差的房子,然后抓着别人的话茬,把在场的每个都忍了一番。在见老太太的时候,还说了二小姐婚事,惹得在外边听到的二小姐气得哭闹了一场。七巧仿佛处处在与人作对。她的哥哥嫂子来看她,她也不是在哭,就是在埋怨。通过七巧和周围人的互动,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神经质的女人。然而,在嫂子走后,我们从她的评语中,知道七巧并不是生来就是这么惹人讨厌的,她其实是慢慢地变成这样的。

从前面的叙述中,相信你听出来了,张爱玲在写七巧时使用了对照的方法:也就是别人眼中的七巧跟七巧自己的行为。这种对照虽然不是直接的,而是参差的,但是通过讲故事的技巧紧紧地拧在了一起。这样,读者就能慢慢地感受到事情的一部分真相:一方面,从这个早晨来看,众人对七巧的嫌弃和鄙视,是因为她咄咄逼人的神经质;另一方面,七巧之所以如此,何尝不是因为长期要面对这样被人瞧不起,被人嫌弃的环境。

于是这样对照就指向了一个问题,就是压抑七巧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般都觉得,七巧是暴戾的伦常礼教的牺牲者,有人把她比作张爱玲笔下的“儒家疯女人”,被伦常礼教所压抑,变得变态、疯狂、扭曲。张爱玲自己把七巧比喻为玻璃匣子里的蝴蝶标本,但是这个玻璃匣子,真的就是伦常礼教么?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在这种对照中,你可以感觉到,无论七巧是否在场,嫌弃和鄙视都时刻存在于人们的言行中,无时无刻不与她在一起,或许这也是玻璃匣子的一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透过七巧的眼睛来看她周围的世界,可能就是《狂人日记》中里那个疯子所看到,仿佛总有人在盯着他的,病态、焦灼、压抑的世界。

好,说完了压抑七巧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再来看看伤害她的又是什么?十年以后,七巧的丈夫和老太太相继去世。姜家分家,七巧得到了所谓的,用青春换来的财富,带着一双儿女独立门户。分家几个月之后,七巧的小叔子姜季泽来找她。在前一部分讲的那个早上,书里写了全家唯一不嫌弃七巧的人,就是这个姜季泽。不仅如此,在两个人短暂的互动中,你还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他们之间的暖昧并非一天两天了。然而在分家这一天,正是这两个关系暧昧的人,却因为争夺遗产而产生了剧烈的冲突,以至于季泽来找七巧的时候,七巧的第一反应是“想着分家的那一天得罪了他,不知他有什么手段对付”。

你看,七巧和季泽,两人第一次对手戏是赤裸裸的调情,这是两人关系情爱的一面。第二次对手戏是赤裸裸的分钱,这是两人关系金钱的一面。这次季泽来找七巧,是他们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对手戏,在情爱和金钱之间不断地摇摆。在他们俩的关系中,你可以读出情爱和金钱在多个层次上的对照,在这第三场对手戏中达到了极致。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张爱玲是怎么写的。从得知季泽要来,到最后他扬长而去,七巧的内心经历了无数次起落和波澜。她先是觉得季泽是要来找她寻仇的,但是又在家常的衣服之上,多套了一件纱裙来见他,这是女人要见到心上人使的小心思。季泽一开口就说房子,马上引起了她的警觉,觉得他是来借钱的。然后季泽居然向她表白了。一瞬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痴情的女人。她心中划过一个念头,她之所以来到姜家,不是为了钱,而是命中注定要与季泽相爱的。情爱仿佛是要战胜金钱了,然而这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转念之间,她就清醒过来,意识到季泽是在哄骗她,就使了一点计策套季泽的话,直到戳穿了这个来骗钱的渣男,然后歇斯底里,把季泽气走了。季泽走了之后,七巧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你发现了么,情爱跟金钱,真的还是假的,对照的两端始终在纠缠,是七巧在物欲和情欲之间的权衡与挣扎。这样,小说才可以同时表达了多层次的内涵,一方面告诉我们,情欲的选择和物欲的选择,对七巧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同时也避免了告诉我们,在情欲和物欲之间,七巧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所谓正确的选择。

听完这两个部分,相信你已经明白张爱玲说的参差的对照是什么意思了。我再来总结一下,张爱玲所谓的参差,就是一种非逻辑的,多层次的表达,然后在对比中,倒影出人生的幽微细腻。她认为这种写法,才是就事论事的,所以才是真实的。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小说并不是要告诉我们是非对错,而是在呈现不确定。在七巧和季泽的问题上,七巧只能是在物欲和情欲之间摇摆,还有其他的可能么?或许有,或许没有。即便最后,金钱胜利了,她依然还是有点后悔的。

你可能还会问,同样是参差的对照,为什么短篇的《金锁记》一定比改写的长篇好呢?我可以用张爱玲自己的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格外钟爱鲜艳颜色的女人,选了葱绿和桃红来比喻参差的对照。她用这么两个偏灰的色彩,就是想说明“参差”的模糊性。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大红大绿之间夹杂了其他颜色,对比还是明显的,如果在葱绿和桃红之间,就会变的不那么分明。所以张爱玲的这种写作方法,在中短短篇的篇幅中,才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第二部分

到这里,小说的前半段就讲完了。后面的故事里,七巧从被压抑与被伤害的人,变成了压抑与伤害别人的人。下面,我们分别从她的儿子和女儿这两条线,看看这种压抑和伤害为什么不能结束,他们为什么走不出去。这也就是开头所说的,张爱玲对现代中国“新”“旧”冲突的思考。

你需要注意一点,《金锁记》的第一句,三十年前的上海,劈头就落实了它的时空坐标。这个时空坐标对于我们理解小说特别重要。因为 30 年前的上海,就是 1912 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主人公一家之所以身在上海,就是为躲避革命,逃难来的。传统开始被打碎,动荡的乱世席卷了普通人的生活。可以说, 30 年前的上海,就是都市民间的开始。而她在结尾又写到, 30 年的故事还没有完,也完不了。一方面,再次点明了 30 年这个时间段,同时也是强调了,这个过程到此还没有结束。

好,下面我们先来说说七巧的儿子长白。长白是个典型的公子哥,每天就是听曲唱戏,因为怕耽误了学戏而没有去上学。后来,七巧因为怕长白在外逛窑子,不得不给他取了个媳妇,名字叫芝寿。芝寿从结婚那天起,就一直在忍受着七巧对她的羞辱。有一天,七巧在和长白一起抽鸦片的时候,探听到小夫妻俩私生活里的秘密。第二天,她就把芝寿的妈妈请过来打牌,作为谈资讲给了所有的人。对芝寿而言,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小说中描绘当天晚上,芝寿独自躺在床上,想象着婆婆继续从丈夫那里打听着他们可耻的秘密。她不敢开灯,也不敢擦掉满脸的泪水,因为无法面对婆婆第二天可能的讽刺和挖苦。她想自杀,但是没有自杀,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在丈夫的姨太太生了儿子之后,无足轻重地死掉了。而这个姨太太顶替了她的位置,也在一年之后自杀了。

这个悲剧,如果是发生在 30 年以前,探讨的就是大部分五四新文学所探讨的问题,也就是在中国古代宗法父权的社会中,道德规范对女性的压抑和伤害。然而,按小说中的时间,芝寿嫁到姜家,应该已经是 1930 年前后了。男人们早都剪了辫子,《新青年》已经创刊十几年,新式的学校和新式的教育已经开始普及。五四时代的启蒙话语,已经是都市人都熟悉的事儿了。女权主义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小说里有一个明确的表示,就是小脚的七巧也在鞋里塞了棉花,装成了文明大脚。

在这个背景下,张爱玲笔下芝寿的悲剧,就不仅是芝寿一个人的悲剧,对于没有办法和妻子正常相处,没有办法独自面对人生的长白来讲,何尝不是一个悲剧呢?所以,这也就不只是当时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批判或者启蒙,而有了更深一层的反思。某种意义上说,七巧是过去,长白、芝寿和女儿长安都是现在。时代越是在变化,七巧就越是要死命地抓住曾经压抑她的传统,抓住伦常礼教和道德秩序所赋予她的作为婆婆的权力。有意思的是,七巧折磨芝寿的方式,就是当年让自己备受折磨的道德压力,这当然也是一层对照。而芝寿的死,或许就是在说,现在没有办法彻底地摆脱过去。张爱玲称自己为五四的第二代,是在新文明中长大的一代人。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动,也看到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中国人行为方式的持续性。正如夏志清所说的,张爱玲其实有着强烈的历史意识的,她认识到过去如何影响着现在。所以,张爱玲探讨的,就不仅仅是伦常礼教的压迫,还有对新文明已经开始,轮回依旧,不能改变的质疑跟悲哀。

这种反思,在女儿长安的故事里有着更充分的体现。同样是被七巧压抑着,但长安是一个五四运动之后上过新式学校的年轻女孩,所以她其实是有离开这个选项的,但是她却两次主动放弃了摆脱的机会,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长安的两次放弃。第一次是上学。长安因为读了寄宿学校,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整个人都好起来了。然而因为七巧要到学校去找校长理论,长安的床罩为什么丢了。她就因为觉得特别羞耻,主动选择了退学。长安自己想想也觉得有点不值得。然而小说里写道,从那以后,她渐渐放弃了一切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地跟母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她的母亲了。

第二次是出嫁。表妹给长安介绍了一个留洋回来的男人童世舫。两个人很快订了婚,七巧一开始也没有反对,但是长安还是逐渐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压力。突然有一天她意识到,童世舫早晚是要认识七巧的。这个想法吓坏了她,让她迅速决定,

这是她生命里完美的一段,与其让别人给它加上一个不堪的尾巴,不如自己早早结束了它,因此拒绝了婚约。后来他们俩人又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了一段时间,直到七巧刻意告诉童世舫长安抽鸦片的事实,才彻底毁掉了女儿的婚事。

为什么长安两次都没有选择离开呢,张爱玲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她给了一个帮助我们理解的情节。长安刚出场,是七巧看到她表哥一不小心抱了她,因此生了气,非要给 13 岁的长安裹小脚,好让她不能到处乱走。虽然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放弃了,但长安的脚,还是成了一双裹了一半的脚。脚,可以说是长安人生的写照,因为没有裹成,所以长安其实一直都希望离开,希望摆脱这个有妈妈的可怕、压抑的世界。然而也因为裹了脚,她真的就像七巧所希望的那样,想走,却始终走不出去。

可以说,长安不走这个设定,正体现了张爱玲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思考。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些事大约发生在 1930 年代,那时候,鲁迅已经发表了 《 娜拉出走后》,反思当时娜拉出走的热潮对社会,尤其是对女性的影响。张爱玲写的长安,其实也是她对娜拉出走困境的思考。有意思的是,女儿长安这条线索在改写的长篇中被彻底删掉了。因为长安的走不出去,在西方人眼中是完全无法的理解的事情。而与此相对的是,王安忆在她改编的话剧《金锁记》中是删掉了儿子长白而保留了长安这条线。这正好可以说明,只有对现代中国思想上新与旧碰撞有感受的人,才能理解长安这条线索的真正意思。虽然都市的民间里,女性已经有了更大的自由,可以像张爱玲的妈妈那样,和丈夫离婚,可以独自去英国留学,但是社会其实并没有给出走的女性太多选择的空间,张爱玲的妈妈就一生飘零在英国。所以说,张爱玲展现了那个时代民间的现实:旧的该走了,走得不彻底,新的该来了,也都迟到没有来。都市的民间,人们的思想并没有像新思想、新文学所呼吁的那样,真的和传统决裂,离婚依然会被瞧不起,大部分的女人依然还是要仰仗男人才能生活,很难有机会在经济上真的独立。在小说里,童世舫是长安出走的梦,然而在留洋回国的童世舫心中,长安适合做妻子的原因,恰恰是她有着传统中国女性温柔安分的特质。

讲到这里,你应该也可以感受到,长安和长白的两条线最终合并成了对七巧的恨。所以在小说的最后,作为过去的七巧,带着她的翠玉镯子,带着明白儿女都恨她的清醒,死去了。但是张爱玲说,三十年后的故事,还在继续。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而传统真的会逐渐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慢慢消失么?

第三部分

点势能的两大技巧

你会不会觉得,不管是表面上参差的对照的写法,还是内核里对都市民间的反思,《金锁记》所展现的,所表达的,在今天看来或许并不是那么特别。所以,理解它,我们还需要回到它最初的文本环境里。五四之后,文学界有一个主要的矛盾,是在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跟上海写言情小说的鸳鸯蝴蝶派之间。简单来说,分歧就在于文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左翼认为文学要担负启蒙和救亡的任务,而另一派则觉得文学就是文学本身,关乎人生意义,也可以娱乐大众。在争论中,两派也都在反思,左翼阵营的作家们,也开始尝试目的不那么鲜明的作品,而抗日战争爆发后,通俗小说家也讲起了抗战中的爱情故事。

但是,真的将这两种传统融会在一起,是在 1940 年代。当时出现了至少三种趋势,一是从沈从文到赵树理,写乡土和农村,一是像钱钟书,写知识分子的现实焦虑,还有一个就是张爱玲,她写小市民的生活。所以说,张爱玲占据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虽然中间有十几年的空白, 60 年代以后,从台湾到大陆,陆续出现了一大批用她的眼光和她的方法,来呈现人间和情感的女作家,甚至男作家。有研究者还专门点名过那些所谓的“张派”作家,其中不乏像白先勇、王安忆这样重量级的小说家。要说她比其他人影响力更大的原因,你想想,相比写知识分子和农民,在现代化的中国,写小市民,自然会受到更多的认可和认同,因为我们都能从她写的人物身上,找到一点我们自己,体验到那种切肤之痛,在新旧交替的变革和兵荒马乱的战争中,一个普通人所感受的无力、荒凉甚至荒诞。这种荒诞感是寂静森林里拨不开的迷雾。

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

总 结

到这儿,《金锁记》我们就讲完了,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的知识要点:

第一, 《 金锁记 》 是现代文学里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我们比较了 《 金锁记 》 和它的改写本,总结了 《 金锁记 》 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突出体现了张爱玲的写作方法“参差的对照”。二是展现了张爱玲对现代中国新旧冲突的思考。

然后,我们顺着两条线索,讲了 《 金锁记 》 的故事。在故事的前半段,主要讲了“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张爱玲用了一种非逻辑的、多层次的表达,刻画了七巧复杂的人性,呈现出人生的幽微曲折。

在故事的后半段,我们讲了七巧和儿女的关系,七巧象征过去,她的儿女们象征现在,张爱玲是在说过去怎么持续地影响着现在。在 《 金锁记 》 里,你可以感觉到一个旧的传统不断散失,新的文明又方兴未艾的市民社会。

最后,我们讲了在文本传统中,张爱玲小说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她站在五四新文学之后两条主要发展脉络的交点上,而因为她写的是市民阶层,能引发更广泛的同情,所以在现代社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也依然影响着今天的文学写作。

撰稿:玄子

脑图:摩西

转述:杨靖

东方极致公众号

微信号 : dongfangjizhi

新浪微博:@东方-极致

【每日一书】0001-005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书】1025《金锁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gx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