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猫妮卡 外贸界“斜杠”文艺女青年一枚,公众号【歪猫派】Y-cat Plan主笔,每天和你分享专业有价值的外贸生态链资讯。
高举“中国品牌”宝剑,开疆拓土,一往无前,逐梦全球
▶︎
自2013年中国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中国品牌倍受鼓舞,纷纷走向国际舞台。
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中国商业领袖的积极响应。
中国品牌发展速度惊人,并纷纷将眼光投向海外。一份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出品的《2018年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显示,在2018年,电商行业涌现出一批“跨电品牌新贵”,如排名第7的Anker、排名第24名的SHEIN、排名第34的环球易购、排名第36的兰亭集势、排名第49名的傲基,这些“跨境新贵”的品牌力指数大有碾压如美的、海尔、百度等传统品牌巨头。
跨境出口B2C正处于黄金发展期,潜力巨大。除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为代表成熟市场之外,随着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电商发展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跨境电商在这些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
由此可见,电商出海是全球互联网给予中国弯道超车的时机,也是历史给予中国制造的机遇,但仍然面临着重重障碍。据报告《2018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中凯度华通明略BrandZ全球总裁王幸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三大挑战是:
首先,对于想要“走出去”的品牌,认知度低依然是需要克服的首要障碍。比如说,曾经对低端市场造成冲击的许多中国的家电和消费电子品牌已经开始逐步转向价值链的上游,因此在相应目标消费群体中提升品牌认知度仍是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品牌“差异点”,产品就很容易被误认为“跟风仿造”,一旦竞争对手降价销售同类产品,其竞争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其次,尽管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都认为中国品牌善于创新,但对于中国产品的质量,很多人心中仍存有疑虑。
在中国品牌中,已经有一部分以生产优质产品而闻名,但仍需以更大力度的宣传来改变人们对中国品牌的印象。同时,这也并不是说其他中国品牌的质量就不好。只是人们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已(因此,对中国产品固有的负面印象就占了上风)。
最后,中国跨电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品牌建设投入仍十分有限。之前,中国品牌抱着这样的态度:“我们到国际市场上试试水,看看行不行,如果不行就随时撤走。”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低投入导致不重视,而不重视又导致投入进一步减少。
幸运的是,情况正在逐渐改观。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向成功的企业学习——尤其是“品牌力50强”榜单的上榜企业。希望“走出来”的公司如今开始认识到,重视是赢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们也意识到,投资决策需要对当地市场和消费者的了解为基础,并以“最优”的洞察和数据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辨别并有效把握发展机遇。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辨别并有效把握发展机遇。也唯有如此才能建立品牌。
良好的开局只是中国出海品牌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打造品牌需要时间,需要慢慢去改变消费者的认知。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品牌正努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相信的理由”,让人们能够信任自己的品牌。
参考阅读:
2018年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研究的关键亮点包括:
* 创新是促进中国品牌增长的首要因素,18 - 34岁年龄段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代表着创新的认同感最高。
* 数字媒体(43%)和店内展示(22%)是在国际消费者中提升中国品牌知名度的最重要媒介方式。
* 英国对中国品牌展现出最积极的态度,同时不同国家有着各不相同的观点。
* Google搜索指数数据显示,国际品牌和中国品牌搜索量差距缩小29%。
* 中国出海品牌认为自己肩负着崇高使命,这有助于它们在国外参与“中国品牌”建设。
* 中国国有品牌普遍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银行、民航和重工业全力支持中国壮志凌云的外交政策。
* 在今年50强中,包含四个汽车品牌、两个国有最大石油天然气巨头、三家国有银行与支付网络以及五家中国航空公司。
参考文献:《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
http://brandz.com/admin/uploads/files/BrandZ_Chinese_Global_Brand_Builders_2018_CN.pdf
END
歪猫派
歪猫派专注于外贸生态链动态资讯,后续还有更多干货,关注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