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非鸣
2007年4月,NHK(日本国家电视台)在日本国内开播纪录片《激流中国》,反映当时中国社会部分现状。
《激流中国》开篇是《富人与农民工》,本篇以当时的北京富豪李晓华、天津中产金波、内蒙古两个农民工家庭(张建平、杜文海)为主线,描述了当时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之下的贫富差距。
《富人与农民工》拍摄了几个月,所以片中的情形大致发生的时间是2006年-2007年之间。
李晓华凡尔赛式的宫殿别墅和张建平的在凌晨六点被包工头拒绝用工时的失落表情,在影片的一开始就将富人和穷人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刺痛观影人的心。
影片中描述了极度富裕和极度贫穷之间的差距,在这我们不讨论拍摄的手法,毕竟贫富差距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也是人类社会自古就存在的问题。
影片中巨大的贫富鸿沟出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背景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连续40年的持续大幅度增长,被若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称为中国的经济奇迹。
40年前,中国近10亿人在温饱线下挣扎,40年后,中国一跃称为经济总量第二的世界大国,短短几十年,十几亿人的命运从此改写。
那么什么是经济呢?古希腊人认为一家人如何利用手上的资源,就是所谓的经济学。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的: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简单地说,经济就是对资源的管理,是对资源的生产、分配和再生产。
可以这么说,在经济中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是资源,资源包括人才、物力、人脉、信息、渠道等等,不可一一罗列。
李晓华和金波拥有充足的资源,在他们手上拥有可以致富的信息、人脉、资金等,所以李晓华的梦想会愈加膨胀,金波购置了一套又一套的房产。
张建平和杜文海拥有的资源是自己的劳动力,他们为了给孩子治病、上学不得不每天在寒风中等包工头的选择,资源的匮乏致使他们愈发贫困。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有这么一则寓言: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
影片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正是马太效应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一个缩影。
不考虑极端的贫富差距,现实生活中马太效应也在不断上演。
在城市,人们的工资水平比较高,扣除高额的消费,每年可自由支配的现金还算比较多。
在农村,农民们的工资水平非常低,扣除基本的生活,每年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是非常紧张的。
张建平儿子因一次意外右手残疾,手术费3万元,这对于张建平来说,是三年的工资收入,而这三万元对于金波来说只是1/4的房价(影片中金波买一套房10几万),这些都是收入差距引起的。
马太效应在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领域进一步显现,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
减少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考虑因素,需要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解决低收入人群的教育、医疗等基本问题,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杜文海和儿子在天津打工,为的是能够供18岁的女儿(妹妹)上学,过年还没赚够女儿学费的杜文海和儿媳妇商量,放下一岁多的小孩,一起去天津打工。
张建飞的儿子在的是一所寄宿学校,在零下几十度的冬天,孩子们依偎在一起取暖,吃着只有榨菜的白饭,课堂上孩子们的理想都是希望自己上好了学,将来把爸爸妈妈接到大城市,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看着孩子们面对亲子分离留下的泪水,内心也被深深触动着,这些孩子那么努力的上学,他们的父母那么努力的工作,可是面临的还是买不起心仪的玩具、吃不上丰盛的饭菜、负担不起日益增长的学费。
面对如此残酷的社会资源的分配规则,是不是就像片中少女说的上学是唯一出路?
教育制度一直都被人诟病,书本上讲的知识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想要取得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技能还得通过各种培训、自我锻炼来获得,如果上完大学的人发现还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该如何面对呢?
前面我们提到了,社会的分配其实是资源的分配,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了规则,适应社会就得适应社会分配的规则。
对于穷人来说,不能一味地等着经济的宏观调控,还需要掌握社会分配的规则,尽可能的拥有资源,比如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