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柯榕树下~原创
看到这本书时,不由的就想读下去,似乎想从中寻找到什么答案吧!
本书思想核心是:所谓“极简主义生活”,就是要求我们尽量排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东西,舍弃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包括身边的物品,做事的流程、沟通的环节等等,从而迅速找到应该去珍视的东西,让自己彻底实现“不为外物所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时间会变得更充裕,精力更加充沛,内心更加安宁,身体更加健康,最终真正感受到久违的幸福。
极简主义者并不是要扔掉所有东西,而是把没用的事物减到最少。作者认为,极简主义者才是真正了解自身需求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在乎别人的目光而追求“物欲”,他们清楚什么是真正“必要”的东西。因为更加珍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极简主义者才会减少周围物品的数量。
极简主义者们之间的相互比较毫无意义。“极简”这两个字本身并不是目的,“极简”是一种态度,一种理念,目的是帮你迅速找到应该珍视的东西。
一方面是我们目前的社会环境。人类正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有大量信息是“垃圾信息”。有实验显示,过于贪恋垃圾信息就会变得智商下降,甚至跟吸食大麻的效果一样。同时,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也给人类生活造成了相当大的问题。无论你身在何处,别人都能与你联系,这样的生活让人精神紧张。
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大脑的还停留在五万年前的状态。或者换句话说,人类大脑从五万年前就没有再继续进化过。然而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却在飞速发展。就像一台老式电脑,一下子被塞满了不必要的东西,最终必然崩溃。
另一方面是我们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人类身上的适应性。适应性所带来的习惯,会降低我们对所获得事物的满足感。人之所以不满足,就是因为实现愿望之后,欣喜会逐渐退去,对曾经的欣喜也会慢慢习惯。于是陷入了永远不满足、永远不幸福的怪圈。在这个循环里,我们自然也就永远找不到应该珍视东西。
再比如,人类的社交心理。人类一旦脱离社会,就会感到孤独。这种孤独就像某种警报,提醒人们赶快回到群体中。为了能在群体中生存,个体就必须要对群体展现一定价值。于是,人类也就天生拥有了到处展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我们会选择将一些内在的价值,通过外在物品间接表达。因此我们会逐渐产生错觉和误区,以为拥有什么样的物品,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把物品当成了自己。这会让你手上的东西越来越多,在管理大量物品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逐渐迷失自我,最终失去幸福的能力。
舍弃是一门技术,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千万不要等待,先“扔起来再说”。并不是你静下心之后才能开始舍弃,而是舍弃了之后才能够静下心。如果要等“哪天有空了再扔”,“那一天”就永远不会来到。
扔东西,最好先从显而易见的垃圾开始。例如扔掉空的快递盒、空瓶子空罐子等等。
接下来,是扔掉留着备用的东西——同样的东西,如果超过两个,那么一定要扔掉一个。从这个方向继续想下去,我们也应该丢掉家里的存货。比如打折时买的手纸,促销买的洗衣液等等。家里不需要有库存,街边的便利店和商店仓库才是库存,需要的时候随时添置就是了。赠品这类东西,也没有留下来的理由。比如逛街时商家送的小礼品、积攒的购物袋等等,这类杂七杂八的赠品其实大多数派不上用场。而且以后再看见有人送这些赠品,应学会果断拒绝。
除上述之外,还需要处理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看似“有用”东西。最典型的就是因为虚荣心而买回来的东西。比如显示潇洒帅气而买的名牌手表和名牌钢笔,为了偶尔能发一次朋友圈而买的专业户外装备等等。
还有一些东西,到底该不该扔掉,可能不太好判断,作者也给出了一些标准。
比如,一年不用的东西请扔掉。一年没用也不影响生活,那就说明其实你并不需要它们,估计明年你也依旧派不上用场。再比如,落了灰的东西——既然落了灰,看来也是不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扔掉。
如果以上都做到了,那么你还要检查一下家里的角落,尽量把角落清空。不要试图在角落放一个柜子或者架子之类的东西——收纳空间并不是越多越好。增加收纳空间只会让东西越来越多,最后永远装不满;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不要收纳空间。各种家具和收纳用品,都是自由的敌人。
扔东西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一些左思右想,确实难以下定决心的东西。
比如,你可以把无法舍弃的东西暂时先拿出来,把它隔离一段时间,重新审视和它的关系。如果之后一段时间你都没再拿出来,多半也就可以决定扔掉。
比如,某个东西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可以干脆将这些东西拍个照,然后把照片保留,东西本身可以扔掉。
再比如,如果扔不扔一件东西让你反复思考了5次,那就应该果断扔掉。因为它已经开始牵扯你的精力,还会让你纠结其他东西,带来连锁反应。
有些值钱的东西,可以考虑放在二手代卖网站。一来是可以收回金钱,二来是在拍照、填表、注册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错误。
极简主义生活给人生带来最直接的变化是生活时间变多。比如作者,他省去了购物的时间,省去了关注垃圾信息的时间,省去了翻找东西的时间,连打包搬家都达到了“说走就走”的境界。与此同时,他拥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放空,去思考自己人生。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要操心的东西少了,生活效率变高了,个人精力也多了。可以随时随地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把自己变成行动派。
内心感受也会变得更加宁静。因为不用去刻意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也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结果是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也更珍惜身边留下来的东西。这种内心的宁静,最终会带来身体的长久健康。
许多时候,人们追求更大兴奋的时候,却错误地去追求了更多的数量,更大的尺寸和更大的价格。物品只是手段。购买物品只能是因为我们需要。真正的生活过程中,我也会犯一些类似的错误,希望在读过此书后,可以校正自己的生活习性,回归生活的本身!
网友评论
日后慢慢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