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叔走了,嘴里嘟囔着“看来是没找到,他妈没在他那儿。谢谢啊!小圆儿”
临出门还冲我道了句谢,差点给我整哭喽。眼瞅着一个七十多岁的干吧老头被我们这群年轻骗来骗去的,这心里真不是滋味。
事情还得从前几天说起,马叔的老伴马婶享受“移民补贴”虽说钱没多少,但引发的事情可不小。
电话打过去的时候,对方声音有点杂。只听马叔一个劲说找不到马婶,说串门去了。我嗓门也提高了“串门去也得知道地方啊!”
“你看真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撂下电话“你说这,哪能不知道呢?无论在哪个亲属家也能拍个照片过来,问题不就结了!”
“可能离了或者离家出走了?”同事猜测的口吻带着肯定。
“可拉倒吧,多大岁数还离婚,不可能”
同事不多说,但表情里像是知道点什么。
第二天,马叔来到单位“你自己来没用,今年必须拍本人签字时的照片”
“我来跟你叨咕叨咕”
“叨咕有啥用,马婶不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你看昨天我身边人太多,就没细跟你说,这人是去年十二月走的,至今音讯全无,昨晚我一宿没睡觉……”
马叔越说嗓门越高,越说越激动,好像卸闸的洪水刹不住车,我一边听着一边哼哼哈哈地答应着,遇到问题再反问几句。
“你说,就我算错了,啥都错了,哪儿哪儿都错了,也不应该一走了之没动静啊,这仨孩子也是,跟我劲劲地儿,这,这他妈准在东子(马叔儿子)那儿呢,他就说没有,这他妈的气死我了。我来是啥呢,你得配合我一下,我给你东子电话,哪天他们娘俩来我来堵她……”
于是掏出手机,写下两个电话号码。接着絮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
鉴于复杂的家庭关系,我本计划马叔走后再打电话。
“你现在就打呗,别说我提供的电话号码”继续来回踱步,抽着他的烟。
我只好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很痛快,说这两天就过来。电话声音,马叔听得清楚,略轻松了些。我也觉得像是帮了马叔的忙,毕竟岁数大了,闹腾些日子就算了。
“行,那就这样吧,他来之前告诉我”村上陆续来了个老相识,俩人又聊了一会儿,才离开,临走时,还提醒我“千万提前告诉我啊!”
这事儿影响了我整个下午,马叔的仨人儿女,我认识一儿一女,都是明白人啊,大女儿还是我姑娘第一任启蒙老师(开幼儿园的)怎么就能对老爸这样呢。百思不得其解,家事谁也解释不明白,当今社会闹离婚就跟每天要吃饭一样平常,即使外人看得明白,当事人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得“明白”做得“糊涂”。
第二天下午,我打电话给东子,他说“明天吧,今天过不去”
下班回家,马叔这头也电话催我,于是约好了“明天”!
晚上书记发微信过来“明天马婶过来,不能让马叔知道,怕出事儿”
我回:没那么严重吧!
书记:他姑娘来电话,不让他们见面,怕冲撞起来。你就说签完字就走了。
这一下子推给我的任务是“出尔反尔”啊!该如何周全呢?
于是再打电话给东子:你爸明天要来,你看这事儿怎么办?
东子:多少钱,不行不要了,不去了。我再和我姐商量一下吧!
看来问题还真不像想象那么简单。大约晚上十一点左右,我发短信给东子:明天你干脆关机。
早晨我收到回信:姐,真是麻烦你了,你明天正常给我打电话,我就说不去了,没找到我妈,你就不为难了!
不错,这办法挺好。
上班刚要走,收到书记微信:马叔来了
我回:没事儿
十多分钟我到单位,屋里一股呛人的烟味“来了马叔,够早啊!”
马叔笑笑,和书记寒暄着。
“东子没联系我啊,那咋整?我给他打个电话吧?”我虚伪着,装腔作势。
电话那头自然是我们约好的话,马叔听到了“这是没在他那儿啊,真没在他那儿”说着低头走了,还没忘说句“谢谢啊,小圆儿”
我这心里酸酸的,看来,儿女的话老人是信的,即使自己笃定的事儿,也会因为一句话而改变。
都是花甲老人,这是闹得什么劲呢!
下午我们同事之间聊起这事儿,书记说:马叔还揣5000块钱呢,说给马婶儿,怕她兜里没钱。
此话一出,我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各说各的礼,谁又能解释得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