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暑假见底,必刷题也已做了三本,尽管还有新的要继续做,但看着紫色绿色堆在一起,相当有成就感。
其中两本还随我一起去青岛,乘上高铁,一路奔波,尽管有时一个字也不想看,但也有时连刷十页,磕磕绊绊,最终还是写到了最后一页。
还债终究是痛苦的,尤其是发现过了这么久,还是有很多东西搞不清楚,不过这也是自然的,着急忙慌丢下的知识点也不会自动跑回我的脑子里,这就需要我在必要的时候,回去翻看知识点,而驱动此的唯一动力是紧迫感,就如同期末考试将至,再久远的遗留问题也得塞进脑子。
题做的多了,便也发现其中的联系来,许多题目也只不过是同一个问题换着法子问,甚至可以直接迁移,写着写着忽觉似曾相识,回头一看,果然又是老熟人,比如几道重要的化学流程题,先前苦思冥想猜不出来的产物、反应,如今已是手到擒来,甚至有的都不必读题,一眼看去,答案就立即冒出来。
更老的熟人是之前考试中做到的原题,不过说来惭愧,当时觉得只是因为失误没做出来,现在却还是支支吾吾写不出来答案。这也引出了刷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复习错题。
当初有段时间还坚持用便签贴在书上,写上日期,每隔两天回看复习,结果最后别说看错题了,新的题目都没能坚持每天往后做,所幸每周的考试会带来一些重难点的题目,我便从试卷上把它们剪下,整理在笔记本后,好歹是多了复习的材料。
而刷题除了增加熟练度,更重要的是获得错题,标注出来供以后复习参考。实践多次证明,题目有新的,方法永远是融会贯通的,至今仍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上次期末考试中的一道题,其中所谓的“夹逼法”,我的笔记上第一道题就是用的这个方法,每次复习时都从头开始看,却还是未能在考试中应用,所以彻底能在新的题目中运用,这更是难点所在。
同时要担心的,是“可持续发展”,如今能在暑假里把债还完,就算能够全部掌握,以后若不能合理地安排刷题整理,债照样会越欠越多,而以后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来将功补过了。下个学期还要准备合格性考试,政治历史又要卷土重来,无疑压力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