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也有鄙视链。
读整本书的看不起读微博、读微信的,读深刻文学的看不起读通俗小说的,读哲学的看不起读鸡汤文的......
文人相轻虽自古有之,但只从阅读上就划分出高下(比如,你阅读的书暴露了你的品位等等),倒让我有些始料未及。
很长一段时间,我被洗脑,觉得,诶哟,要是不看几本深刻的吓得住别人的大部头书,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读书。
然后我入手了好几本这类书,有《传习录》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学,也有《小逻辑》这样的世界思想经典......结果,结果,我发现,如果我不找到译著和解读,我根本就读不懂。
2
昨天,我接到通知,要求日内完成一项资料整理工作,因为今天要检查。
我当即有些抓狂,因为工作量真的很大。
简单说来这样一项工作就是首先通过原始的纸质采集表收集到相关人的信息,然后在WORD表格中将相关信息完成第一次录入,然后在EXCEL表格中完成相同信息的第二次录入,当然是按照不同的格式。
虽然第一项工作前期已经完成,但后面的工作仍然遥遥无期。对于计算机知识基本处于小白级别,又被BAT惯坏的我,面对这项工作,除了咒骂,指责为什么不设计一个界面,让相关人等一次性的录入信息,然后你们想要什么信息任君抓取之外,我别无它计,我只能和着眼泪与牙吞......因为我只有四个小时时间。
可是十分钟后我就破涕为笑了。
因为我找到了之前浅阅读时收藏的关于如何使用VLOOKUP调用数据的使用视频。然后我花了三十分钟学习了基本用法,用了一个小时试错(关于数据格式和数据调用的技巧),然后用了五分钟时间完成了资料整理。
哈哈~~
3
我很不明白有些人对微博、博客、微信的态度。
他们说,不要读碎片化的文字,因为这会扼杀你的判断,影响你深度阅读的能力。那么应该读什么呢?他们说,一定要读书,豁出来,读经典、读大部头的书。
曾经我深深认同,并且为我读了那么多碎片化的文字感到特别的羞愧。可是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因为在碎片化的阅读中我确实获益匪浅,通过碎片化的阅读,我了解到与我有着相同兴趣的人如何管理它的时间(比如如何利用时间记录诊断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如何利用现有科技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比如昨天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VLOOKUP函数的应用),面对一项挫折时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比如挫折的时候喝喝鸡汤,没有斗志的时候看看咪蒙的文章),如何一点一点向着他的目标进发(比如趁早的王潇如何激励趁早团队成员)......
当然,在阅读大部头书的过程中也获益很多,尤其在读类似《钢铁、细菌和枪》这类书籍时(真是奇怪,以前最讨厌的历史,现在居然成了阅读的最爱),因为观念的颠覆(比如流感的起源其实在猪)和另类视角(比如《丝绸之路》中称汉武帝之前的中国与邻国处于进贡关系,完全无视我天朝上国的尊严嘛。)让我有了一些全新的启迪。
我不明白,都是在让自己进步,为什么一定要鄙视这个,瞧不起那个。
4
后来我认真读了读他们的观点。
他们说,因为时间是稀缺的,你读了这个就无法读那个,所以在有效时间内一定要选最有营养价值的,而最有营养价值的无疑是经典、大部头。我承认,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但是,又觉得有些强人所难。就好比,我有一百块钱,他告诉你一定要吃不加盐的熟牛肉,别的都没有营养。好嘛!你会这样做?你会全部都买不加盐的熟牛肉?我怎么不信呢!是因为我不懂营养学?错了,因为我消化不了。即使我知道只吃熟牛肉对我的身体最好,我也宁愿找个面馆,上面零星的漂上几块或几片熟牛肉,也不愿意只吃熟牛肉。
你的胃口好,并不代表我的胃口和你一样好。你可以只吃熟牛肉,只看经典大部头,因为你的身体状况和认知水平已经到了那个地步。可是我不是你,我总要根据我的情况,选择适合我吃的东西和我看的书。因为,即使我不是你,达不到你的身体状况合层次,我的身体和思想也有成长的需求。
他们说,碎片化阅读很多是断章取义,容易弄乱一个人的思维架构。但其实,这不是碎片化的原罪。文以奇胜,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事情不是只在碎片化阅读中出现,也会在大部头的书中出现。因为这是语言的特点,不是碎片化的特点。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什么?当然是,接着再看下去。再看下去,不管是碎片化阅读还是只阅读经典,总会遇到自相矛盾的地方,总会遇到让你思考的内容,而这个时候才是我们增长见识的过程。
知识无涯,探索不止。我们无法预料什么样的知识会在明天来到我们面前,这些知识有些是整个人类认知边界的知识,有些只是我们自身认知边界的知识。
可是,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知识,不管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身边,都是我们的福气。
回到最初,不管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去它的。
阅读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