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葫芦工艺悄然兴起,尤其在北方地区,不仅有种植葫芦,而且充满艺术欣赏价值的烙画、墨刻、针刺、浮雕等工艺也纷纷展现。
各种技法的应用,使葫芦这种植物提升了口碑,在葫芦上作画,成为欣赏的作品,也使得葫芦工艺成为一种技艺广为传播。
但是,看似简单的一幅作品,在实际操作上实则很繁杂和艰难。
以烙画为例,首先要用铅笔起稿,有的是临摹古代经典字画,有的是自己创作。一笔一划都要到位,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起稿过程也是创作过程,虽说是临摹,其实对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对人物花鸟的细节刻画都需要耐心勾勒和体会。
起稿完成之后,就要用笔——烙铁熨烫。
以前人们用的是笨烙铁,也就是三角形铁状的,用炉子烧热了在烫。
而现在有了电烙铁,极大方便了手艺人,温度随时掌控,烙铁头也是随着这个行当的兴起,发生着变化。如马蹄形、三角形、有尖的,有圆的,有走线用的,还有晕染用的等等。
烙铁温度调好后,就开始在葫芦线稿上用走线笔头走线。
这是需要调整呼吸,不能急促,尤其在细微处更要小心,屏住呼吸,拇指、食指、中指握住烙铁手柄,无名指和小指抵住葫芦。速度不紧不慢,匀速运行。
各个线条清晰出现后,也就是大致轮廓显现,这就要换上晕染笔头,按照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要求,对线稿进行精雕细琢。
对写实的作品更要仔细、反复晕染,比如兔子、浪、老鼠等的丝毛处理,国画中的黑白灰色彩、层次结构、布局设计的体现等,最能体现操作者的水平。
最后刻上年月和印章,这幅葫芦作品就算完成。
看似简单的葫芦作品,其实体现了美术、审美和对电烙铁温度掌握等技术。
其次还有对葫芦本身的了解,比如材质的软硬、成熟度、大小、高矮进行设计。
小葫芦,大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