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鱼大肉的年来到了初五。天刚亮,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丝毫不顾及我渴望睡眠的感受。初一到初四不是在七姑家窜门就是在八姨那拜年,初五还得继续。想想都累,怎么就找不到小时候过年的感觉了呢?
小时候在奶奶家过年,还没到三十,爸爸妈妈就大包小包地拿着东西来到奶奶家住下,一直到过完十五。那时候奶奶家住平房。地上摆着个大桌子,桌子上放着花生、毛嗑、账果、(就是花生外面裹着一层白色的糖衣,吃起来又甜又脆)糖、苹果、香蕉、桔子,还有奶奶每年必做的炸麻花、炸丸子。
每天我和姐姐就守着圆桌子,转圈地吃。那时候我们平时很少能吃到糖,不像现在各种口味的软糖硬糖都有。那时候我最爱吃的软糖是高粱饴,硬糖有花生牛乳、小淘气、金丝猴奶糖,吃完后把花花绿绿的糖纸攒起来向邻居小伙伴炫耀。最妙的是金丝猴奶糖上画着的小猴子,每个都那么灵动,我最爱集攒那个了,把他们剪下来粘在本子上可漂亮了。
说到吃,过年时奶奶炸的地瓜丸子是我的最爱。我和姐姐一听见丸子入锅的刺啦声,马上跑到厨房守在油锅旁。丸子出锅,金澄澄,油亮亮的,香味飘满了奶奶家的小厨房。我和姐姐不等凉呢就你一个我一个的塞满嘴。
我们那时候盼过年,主要是盼着可以吃到平时吃不着的好吃的。哪像现在各种吃的应有尽有。我记得有一年二姑从北京带回来一盒驴打滚,我们没见过,像馒头又像发糕,软软糯糯的,好几种口味,一定很好吃。我和姐姐趁着大人不注意,就把一盒消灭干净了。后来吃饭时,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了,只能眼看着心爱的排骨进了弟弟的肚子,一盘酱肘子也见了盘底,我只能边揉肚子边吧唧嘴,郁闷极了。
那时候过年喝什么,当然是可乐雪碧管够。我小时候可乐雪碧那是稀罕物,只有过年时才能喝到,还得是亲戚朋友来拜年时爸爸才从柜子顶上拿下来。长大了,总喝可乐却再也喝不出小时候的味儿了。
吃完了饭,大人们的节目是打麻将,我们小孩组队打扑克,哪伙输了要掏钱的,最后赢的那队请客去小卖店买小食品。最受欢迎的当属小龙人杏肉、巧克力瓦夫还有汽水糖。我们在火炕上把扑克甩的啪啪响,大人们在地下围坐在圆桌旁哗哗地打麻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外边时不时响起鞭炮声,屋里热热闹闹充满欢笑声,这才是过年呢!
吃饱饭,扑克也玩够了,我们一群孩子就呆不住了,纷纷下炕穿鞋跑出院子。我们女孩子兜里揣着摔炮,边跑边摔。弟弟他们男孩子胆子大,在马路边拾掇没点着的小鞭炮,收集起来跑回家插在院子的墙缝里,拿根燃着的香点着。
小时候过年才真是过年,恨不得年别走。每一天除了吃喝就是和小伙伴疯玩,那是真的快乐啊!长大以后觉得过年真心地累,好不容易放假以为可以放肆地休息,可惜每天的应酬就排得满满当当。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可是对于年的企盼淡了许多。真想回到小时候,过一个纯粹的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