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2.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席不正,不坐。”古人席地而坐,如果坐席摆得不端正,孔子不坐。
3.“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杖者”,是用拐杖的老人,六十岁以上开始用拐杖。与乡人宴会饮酒完毕,一定让老人先走,老人出门了,自己才跟出去。
4.“乡人傩(nuó),朝服而立于阼阶。”“傩”,不是正式祭礼,是乡下人驱逐疫鬼的风俗,有点巫婆神汉的意思。乡人跳大神的时候呢,孔子全身朝服,肃立在自家门前台阶上站岗,家里的鬼神就安心了。
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托人问候其他国家的朋友,一定隆重地拜送使者和要去问候的那人,就如同与他亲见相拜一般,不因为远而废敬。他问候远方的朋友,敬礼也如同对方就在面前。
6.在参加宴会时要以尊为上,长者为大的座位秩序而坐,不要目无长者,请求别人做事时,要以诚相待,别人帮我们做完了事,要以礼回应去报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