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谪居海南故事

苏东坡谪居海南故事

作者: 漫谈偶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3:24 被阅读0次

https://mp.weixin.qq.com/s/s3HgBFjvXawBobf71FmKxQ

这是  漫谈偶记 的第 17 篇文章

题记

他年谁作舆地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



1

仕途坎坷谪海南

宋哲宗元符四年(1101年),遇赦北归的苏东坡在真州(今江苏仪征)金山龙游寺写下一首诗,其末联云: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此诗是苏东坡对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总结,三个地名,三处贬谪之地。两个月后,这位大文豪就在常州与世长辞了。然而,正是长期不断遭贬的经历,成就了苏东坡的文学事业,也给这几处地方带来了文化荣耀。

海南岛儋州是苏东坡最后的贬谪处,在当时属于未开化的荒远之地,主要居民是黎族,生活较为艰难落后。这对于当时已62岁的苏东坡,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仍能淡然处之。渡海之前,他听说苏辙被贬雷州,于是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

天其以我为箕子,

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舆地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

海南人实在是很幸运,迎来了这位旷古的大文豪。在苏东坡身上,可以说集中了中国士大夫的重要品质,既有儒家的毅力,又有道家的达观。

他在惠州曾写下《记游松风亭》一文,叙述自己欲爬到山顶的松风亭,但足力疲乏,这时他突然想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于是,他顿时感到内心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这种“当下即是”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一种精神境界,尽管身处逆境,仍能超然人生。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乐天知命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缺乏责任伦理,而是有着儒家的民贵思想做基础。对于苏东坡,“当下即是”实际上也意味着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有积极的入世之心,造福当地人民

正是因为这一点,苏东坡才会获得道德文章的不朽名声。

2

海南万里真吾乡


当苏东坡后来离开海南时,曾无限留念地写下《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儋耳人,

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

譬如事远游。


将贬谪儋州视作远游归家,这让海南人民至今仍感到万分荣耀。可以说,“海南万里真吾乡”不仅是苏东坡超然人生的表现,而且更是一种士大夫的使命感。

百姓与朝廷的标准从来都是不一样的,爱护民众的人,民众也会爱戴他。

苏东坡初到海南时,曾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但朝廷上的政敌却逼迫他搬出官舍,此时,黎族友人给了他很大帮助,为他在桄榔林下修建了一所房屋,并给他送来粮食、果蔬和猎物。

当他酒醉夜归时,黎童总会给他指路,乡邻不时也会来看他是否平安归来,他有诗曰:

怪我夜不归,

茜袂窥紫荆。

云间与地上,

待我两友生。


底层百姓的质朴感情与朝廷官员的势利形成鲜明对比,这使年迈的他感念不已。苏东坡的劝学终于有了收获,琼州人姜唐佐曾拜苏东坡为师,当他赴广州应试时,东坡曾在其扇上题诗:

沧海何曾断地脉,

白袍端合破天荒。

”并承诺他中举后再续后两句。唐佐果然不负所望,成为海南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举人。

后来姜唐佐赴京应会试,曾在汝南拜访苏辙,此时苏东坡已去世,苏辙读了兄长的诗,感慨万分,于是续完此诗,末二句云:

锦衣不日人争看,

始信东坡眼力长。

海南拥抱了苏东坡,他也回报了海南。

据当地史志记载:“宋苏文公之谪儋耳,讲学时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正是有了苏东坡这样的优秀文人,中国文化的血脉才得以代代相传。

3


着力即差自长寿


梳子何须金银,一把木梳,就能梳出素雅,东坡每天必定梳头,以梳发强身。梳个头,他能写个诗:

羽虫见月争翾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风露气入霜蓬根。

他还热爱睡回笼觉,早上五更起床,忙完后,就找个干净的床,用个舒服的姿势,睡一会儿回笼觉,他说:“这睡的一时半刻,竟然比睡整夜还要舒服。”

当时就算身处监狱中,东坡都坚持泡脚。贬到海南后,瘴气很重,更是以泡脚养生。泡个脚,东坡也能写首诗:“瓦盎深及膝,时复冷暖投。明灯一爪剪,快若鹰辞鞲。”甚至说道,泡完脚,就再也不想过回以前那种失去自然,装模作样的生活了。

苏东坡曾在给弟弟的信上写到:

任性逍遥,

随缘放旷,

但尽凡心,

别无胜解。


可见东坡的养生,就是洗尽凡心,返璞归真。

宋朝的三个文豪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都活到了66岁。在医疗条件简陋的宋朝,这个岁数已算长寿。

更难得的是,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不停遭到贬谪,深陷贫穷与压抑,晚年最远贬到海南,过日子没钱,生了病没药,几乎就是流放,可他却能在这么起伏的生命中活到66岁。

就是因为他的旷达乐观,苏轼最终才成为了养生博主苏东坡。苏东坡有句话说:“着力即差”,意思是随其自然就好。可见他的养生就是一种豁达随性的态度。真正的养生其实就在人间烟火中。

诗书风月里,

坐行起居时,

顺自然而养,

向内心而生,


随心随性,返璞归真。

4


博大胸襟泯恩仇

王安石以国为本,苏东坡以民为本。因两人政见不同,在王安石为宰相时,苏东坡转徙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但是,当王安石罢相而去,失势蛰居金陵的时候,苏东坡自江州顺流而下,两人恩怨一笑而泯。

当章惇为相的时候,苏东坡被他两月三贬,漂洋过海一直走到了天边,于花甲之年谪居海南儋州。元符三年四月,63岁的苏东坡奉诏北返,朝野上下都一致认为他必定要入朝为相。而65岁的章惇却在这一年被贬到雷州,与儋州隔海相望。

苏东坡走到洪州,章惇之子章援受章惇之命送来书信,恳求苏东坡为相之后放过他们父子。

苏东坡就地回书:“轼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故无所增损也。”

苏东坡顾虑到章惇年高,可能无法应对岭南瘴气,还在书信的背面写上药方,推荐给章惇备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关注『 漫谈偶记 』,下期更加精彩

相关文章

  • 苏东坡谪居海南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s3HgBFjvXawBobf71FmKxQ 这是 漫谈偶记...

  • 苏东坡人文探索

    苏东坡,爱他的人很多。从北到南他留下的传奇与故事也很多。这次圣诞节凑出短短五天,前往东坡先生晚年谪居地海南,期待这...

  • 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评《苏东坡传》卷四 高一七班黄韵熹37号 苏东坡的一生仕途坎坷,他最后两个谪居之地,是惠州和海南。而在北返之后...

  • 《苏东坡传》: 将颠簸进行到底

    【《苏东坡传》品读第十四日】 苏东坡谪居惠州时,只有朝云日夜相伴,因而此时东坡的许多故事也与朝云牵上了联系。 王朝...

  • 神秘的巫山神女峡

    话说,苏东坡在京被谪居杭州刺史,杭州不但有楼外楼西湖景,也是诗画派对热闹之地。 一天苏东坡带着他自己绘画墨竹图,参...

  • The Gay Genius: Ch 26-Romance wi

    这一章主要描写了苏东坡与小妾朝云在谪居地惠州的修道生活,苏东坡为了追求永生开始禁欲,将禁欲之难比喻为素食者开始弃绝...

  • 东坡炼丹

    苏东坡也炼丹?难道他一次又一次的贬谪中,在一路向南的人生之旅中,也开始将心灵寄托于老庄了吗? 谪居惠州的苏东坡,给...

  • 苏东坡:超然物外的谪居达者

    苏轼的魅力,还在于他是贬谪与流放中的达者。 人都有倒霉的时候,倒霉的时候如果是一副倒霉相,那就很可怜、很可悲了;如...

  • 记古籍区偶遇儋耳人

    今天遇到一读者,儋州人。儋州,古称儋耳,宋时苏东坡谪居这里,该读者言居乡间苦闷,来海口读书数日,走访了省图书馆...

  •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苏东坡在惠州谪居时,有一天,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事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谪居海南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l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