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活着》有感,2014年的演讲稿

读《活着》有感,2014年的演讲稿

作者: zkback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19:39 被阅读0次

我愿意用作者在韩文版自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此次演讲的开头“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认为这是对《活着》的最好的诠释。

整体来讲,余华的这本长篇小说并不宏大,但却是一本让人读来感到沉重的小说。作者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听一位叫福贵的老人讲述自己的一生,富贵本是一个旧社会时期的地主少爷,平日里游手好闲、纨绔至极,又嗜赌成性,当他在一家妓院里输光家里的财产时,厄运便开始接连不断地降临在他身上。先是父亲失足从粪缸上掉下来死去,母亲也不幸病故,自己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当了两年兵。当福贵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里女儿却又因为一场疾病变成了聋哑人。更加戏剧性的一点是儿子有庆长跑比赛得了第一名,受到了学校的表彰,但也因争着给县长太太输血而丢掉了性命,而那位县长却是他当兵时的战友!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他甚至都不敢告诉卧病在床的妻子!当他的女儿、女婿相继死去,作者也没让他的外孙陪他走完余生。我们可以说,福贵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他有很多理由选择死去,但他选择活着。正如作者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意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富贵代表着生活中的一类人:他们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也从来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生活中的苦难让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默默地坚忍地活着,我觉得这是对生命最好的礼赞!

福贵讲述的时候,没起伏的语调,没激烈的情绪,他是那样的平静,他一生都在经历苦难,对世界却依旧友好。他教会我们通过泪水观察微笑,通过苦难去体味生存的乐趣。

小说中有一点令我很难忘,在结尾处,孤苦伶仃的福贵不听旁人的劝阻买了一头老牛来耕地,也许是看到老牛的处境后联想到了自己一生的遭遇,福贵给这头牛也起名叫福贵,他说“一头老牛在没犁完所有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她的生命提前逃离的。无论他想与不想,都得留下来活着,因为这就是他的命运”。这是福贵对自己的承诺,我想也是余华想告诉大家的。

相关文章

  • 读《活着》有感,2014年的演讲稿

    我愿意用作者在韩文版自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此次演讲的开头“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

  • 是怎样的《活着》来支撑着我们活着

    ____读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说:“日出...

  • 敢做时代的弄潮儿

    一读李克强总理达沃斯论坛演讲稿有感 焦阳 天再高又何妨,踮起脚尖照样...

  • 活着?

    文/木头姐 《活着》——余华 ——( 读之有感) 活着,在辞海里也不...

  • 活着!——读《活着》有感

    书中主人公是福贵,一个与同叫“福贵”的老牛一起生活的老人。一人一牛,同样走在人生暮年。“我”不经意间与福贵相遇...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的意义

    ------------------------------读《活着》有感 一口气读完《活着》,中间泪目了好几次,...

  • 读《活着》有感

    这本书是在我高中的时候读到,那几年总觉得自己过的很不舒坦,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习的压力,看完这本书我顿时觉得原来只...

  • 读《活着》有感

    当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 看过人世间的恩怨情仇 不禁感叹生活是一口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空 或好或坏或大或小 不得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有感,2014年的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mq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