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活在真实中——哈维尔|理想主义与命定论

活在真实中——哈维尔|理想主义与命定论

作者: 盖先生a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17:30 被阅读0次

    先变得不朽,然后死去

     假如你看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或者《刀锋》,你一定会觉得理想主义是存在的,你也想抛弃一切,去追求你的理想。可是在《人生的枷锁》中,毛姆却直白、血淋淋的驳斥了这种想法。他说,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生活的懦怯的退缩。理想主义者自动地逃避生活,因为他受不了那种人群的竞争挤撞;他没有力量去奋斗,所以就把这种奋斗说成是庸俗的。他们错把自己的肉欲当作浪漫的恋情,错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还错把自己的无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心智平庸,却孜孜追求高尚娴雅,因而从他眼睛里望出去,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感伤的金色雾纱,轮廓模糊不清,结果就显得比实际的形象大些。他在撒谎,却从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别人点破他们时,他们却说谎言是美的。

    到底是思维决定的方式还是方式决定的思维?书中很明确的提到,一个人的思想是和他的血肉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只要猜出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模式,就可以大概猜出他的思想。那天生就会把道德和理想放到制高点的人,于是他的理论也必定是理想主义化了,有些文人天生就具备这样的气质,哪怕身陷囹圄也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追求,这样的人,已经把热情升华成了一种责任感。

    但是我觉得这个时代太过浮躁,思想也许救不了人,思想只是救自己的和那些想救自救的人的。每个人都在读书学习不同的思想,学习是这一生中占绝大比重的事情,但是我们读书也许只是在读那些对自己有独特意义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少数有特殊意义的,或者有特殊启发的,才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于是,坚持该坚持的东西该发生的自然会发生,会发生的事情就是应该发生的,如果太过较劲认真,那份责任感也是虚无缥缈的无济于事。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悲哀的命定论氛围。年轻的时候,热血冲动,喜欢谈论理想,但是随着岁月流逝会有逐渐的转变,产生一种永恒消失了的感觉。这种失控的感觉让人觉得无所适从,所以理想主义随着时间的变化,也许注定就是要不断的陷入到落寞的境地。伟大的真理存在于光阴流逝的轨迹里,我时常沉溺在过去的回忆里,也时常对未来抱有多大期望,活在蓝图之中。我学习了很多生活的方法,可是在我头脑之中,我试图将概念和观念去掉之后,我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不会说话了。

    但是摧毁才能重建,困惑是暂时的。尤其是像我这种人,一方面可能沉溺于太概念太久了,另一方面是我们摧毁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可以在一场谈话和聊天之中完全引用概念和解释,但是却没有表达自身身体的意愿来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概念不是思想,但我们自己的所思所想又是什么呢?人是群居动物,也许只有说明自己的人格与群体人格之间的缝隙才不会感到痛苦,所以能发现自己独立人格的人是既快乐又痛苦的,快乐,是因为欣喜和感动;痛苦是因为,孤独感。而这种痛苦是因为你希望别人也认同这种快乐,但是别人却不接受,所以很痛苦,这就是他人的认同感。

    人可以为了他人的认同感而过吗?这应该是马斯洛的需求,最高层的一种需求。成就感、尊重、他人的认同,有的时候自身的自信感和获得他人认同,也许只是自己心中的谎言而已,当一种谎言被人说出来,你也会觉得这不是谎言,而甚至是一种潇洒的气质,也就是说我不相信我想的东西就是对的,我接受自己是因为我暗示自己:他是对的,这种谎言很多,比如说对未来的构想,对于过去的沉溺,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谎言,这可能有些强硬的带入。

    唯有心灵是自由的。毛姆说:“大多数人过着受变化莫测的命运所掌控的随遇而安的生活,很多人受迫于其出生的境遇和生活的必须,而保持一条笔直而狭窄的生活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向左转或者向右转的可能,或许还有犯罪才能制定自己的生活模式”,而这些却未必都是真理,只有心灵自由的人才能制定自己的生活模式,如果自己真的相信那么,就好了,问题是如果我们看到跟自己性格气质相近的东西,就坚信了那是真理,把自己套进去,那就是作茧自缚,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茧里面了。

    前些日子我的个性签名是:“自由是唯一的原则,离题是唯一的途径,”而现在我改成了:“其实没有所谓的美好,人生也似乎当不得真”,这是一场长期的修行,一定要真正接受下来,放松下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来做自己,祝大家前途保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在真实中——哈维尔|理想主义与命定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mq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