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场 | 中庸 | 请教 | 知道

立场 | 中庸 | 请教 | 知道

作者: 杨宁victor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1:26 被阅读0次

题外的话

我发现写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罗胖的《知识就是力量》中,最近有很多非常深的感触。

罗胖在文章这样说道:我们管理图书业务的同事跟我讲,我选书的时候不去看作者是不是大咖,出版社是不是很牛,这个题目是不是很吸引人,我想什么?我假设一个场景,假设我的女儿今天出门旅行,行李箱已经塞满了,我要不要把这本书再给她塞进去?我虽然知道这本书挺沉的,但是闺女这本书你一定要看。对女儿的爱就是我的指南针,不要去想这个数是什么。

几年以前,我一个供应商发了一个朋友圈,一张照片,是他们整个家族的照片,那个场面非常壮观,一个家族,大概有上百号人。

当时我在内心发愿,作为家族的一员这个角色,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发这样的一个朋友圈。

我希望我再探索这个世界的很多心得,很有对我大有裨益的事情,能够在我的家族中传承下去,比如冥想,时间管理,严格自律的习惯,学习阅读到的各种不同的认知,一些投资的机会,一些能赚钱的商业机会。

在欧洲,所有的上流社会在为自己的子女选择另一半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的点是,对方的家族是否和自己的家族情况处于对等情况。以此来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家族势力,保持长远的发展。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在我们家族,也许有一些人能力很强,做官了,经商的,也许有一些人已经很富裕,但是我几乎看不到这些人对这个家族的贡献。

他们跨越自己的阶级后,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有哪些机会,他们有哪些资源,我能提供哪些资源给他们,这些我都看不到。

我们这个家族,可以说是一个普普通通比较贫穷的家族。

但是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和我们这个家族一起跨越到另一个阶级。

但是,有一点很简单。

就像遥远的救世主中阐述的道理一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没有人能拯救你,能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你就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从理论上来说,我是无法让我的家族跨越到另一个阶级,那么我能做的是什么?

我想,我能做的是:

让我们家族的所有人都自发的跨越到精英阶层。

而唯一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就是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通过写作和分享把自己的认知广播出去,从而完成一群人的进化,也许我仅仅只是在某个方面有某些优势,但是一群人中,每个人的最大的优势被广播和分享出来后,所有其他的人都会受益。

也就是说:

一群人某个方面的进化,是由这群人中某个方面最突出的人决定的。

立场

嗯,应该言归正传了, 最近认知上对我颠覆最大的一个是这样一个概念:立场。

我们人,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

  1. 物理立场,一是一,二十二
  1. 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2. 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输出我。

物理立场很简单,就像开水是烫的,你不能用手去摸,这个是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我们会认为他就是理所当然、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设计立场,就像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我们就觉得他必须是准确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但是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这种挫败感之下,我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我的设计。

意向立场,从设计立场派生出来,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没有”,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他应该进门就叫爸爸或者叫妈妈。但是,父母和钟表匠的态度不一样:钟表匠是,钟应该走得准,走得不准我去想办法让它走得准;父母是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是孩子的问题。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就像我们不会因为飞机或者高铁上的噪音产生不好的情绪,因为我们面对这种噪音是物理立场,但是隔壁的摇滚音乐可能就会让我们生气,因为这时候采取的出意向立场。

婴儿刚出生一晚上能醒十几次,但是父母不会觉得烦,因为采取的是物理立场,孩子本来就是这样。

等到还在大一点,突然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的脏话,大人也是不大会生气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说过类似的话”原因会归结到自己,同时还想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这是设计立场。

但是,等到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能生活自理,有什么需求也可以直接说,却是最烦人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立场已经变成了意向立场,也就是,“他应该怎么样”,如果孩子不是这样,父母就会“怨恨恼怒烦”。

这个观点真的是太神奇了。

有一部电影里面,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恶魔和一个人类的斗争,最终人类杀死恶魔的方式是:

说出恶魔的名字。

我到现在仍然觉得非常奇怪,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当你能够借助一下概念来描述这些复杂活动的时候,你其实就已经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这个复杂的活动,比如情绪。就像你叫出了恶魔的名字一样。

中庸

论语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标准《中庸》。

罗胖解释的这个概念让我觉得最受启发。

我们举个例子,孝顺,并不是说你对父母言听计从就是孝顺,也不是说你完全不管父母就好。

真正难做到的是什么,正正好。

以前我听宁向东的管理学课程,我就一直处于这种混沌状态,说了半天,究竟是左还是右,没有答案。

但是现在明白了这种正正好的概念的时候,才发现,宁老师正是在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教授你,怎么去尝试接近这种正正好的状态。

请教

这个概念前文中已经说到一些。

一群人在某个方面的进化,是由这个群体中,在某个方面最有优势的人向周围的人传达,从而引起了整个群体的进化而形成。

如果我们在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一个非常快速的方法就是向这个领域内最顶级的人请教。

这个社会给我们最大的福利就是,书。

一本书,凝结的是一个人一生所有的精华。通过一本书,我们就能拿走一个人一生中凝结的精华,这笔投入不要再划算了。

当然,更好的方式是当面向自己能找到的最厉害的人请教。

知道

在罗胖解释的论语中,对知这个概念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当一个信息传达到我们脑中时,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的知道这个信息。

在古代,知县,知府,意味着,知县是可以掌控整个县的。

就像我们知道射箭要射中圆心,但是知道这个信息不够,要能够掌控射箭的技巧,让箭射到圆心才算是掌控了这个技能。

当然射箭这件事情不足以描述,这种知道的过程。

正正好是一个更高难度的信息。

你知道正正好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不像射箭一样,射中圆心就可以,他需要更多方面的系统综合起来,你才能做到正正好。

相关文章

  • 立场 | 中庸 | 请教 | 知道

    题外的话 我发现写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罗胖的《知识就是力量》中,最近有很多非常深的感触。 罗胖在文章这样说...

  • 中庸,其实最有立场

    上篇,我写了《求同存异,就是最好的尊重》,这篇接着写《中庸》,可作为《求同存异》的姊妹篇。 为避免哗众取宠,特地对...

  • 恰到好处是中庸的精髓

    说起中庸,有人常常认为中庸就是不偏向任何一个观点立场,也就是俗话说的“和稀泥”,“骑墙派”,这就是孔子,儒家提倡的...

  • 不做老好人

    生活中有一些老好人,没有原则立场,自身立不起来,是乡原,德之贼也。 老好人和中庸不是一个概念,中庸是中正平和,讲喜...

  • 原则—中庸

    原则,是主观世界。而中庸,则是另一个世界 说到中庸之道,我们都很鄙视。一个人怎么能没有立场一味苟且呢? 可是实际上...

  • 深度语文为何物?

    语文深深深几许? 思维为径心有诗。 理解传统向解放, 我执中庸守立场。 经典典型与材料, 研究审辩论短长。 各有偏...

  • 请教请教再请教

    今天是来简书平台的第1078天,这篇文章是日更的第1078篇。今日天气晴天,心情一般。 一晚上都在向前辈请教。

  • 请教请教

    想知道付费文章怎么发布。

  • 请教请教

    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去关注过呼吸,所以也不知道何种呼吸方式比较好。有时候突然会感觉呼吸困难的感觉,感觉好奇怪,...

  • 给老师的请求书

    请教我们课程, 请教我们希望让我们成长, 请教我们各种课程, 请教我们您都不知道的东西, 请不要把一些明知道不是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场 | 中庸 | 请教 | 知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n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