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是主观世界。而中庸,则是另一个世界
说到中庸之道,我们都很鄙视。一个人怎么能没有立场一味苟且呢?
可是实际上,在这些热闹的背后,是沉默的大多数,是那些奉行中庸之道的人。
中庸不是要你执着于个人成见,由此认为足够接近真理,进而判断对错。执着于中庸而不知变通,跟执着于极端没有分别
我认同的中庸之道,是不怕走极端,要能像曲线蜿蜒,还能翻转到另一个极端,在两极分化之间自由变换。
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说君子应该不固着于某一个固定的形态。特点就是不刻意的强化某种东西,总是要在自己的思维和行动里拥有一种必要的张力。只有保持这种张力,你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中庸。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最高的修养,它意味着“无过无不及”,也就是说,一切都刚刚好,恰如其分。
原则,是主观世界的事情。而中庸,则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就是实践世界。很多人就是因为搞不清这两个世界的区别,不仅误解了“中庸之道”,而且也容易成为一个失败者。
网友评论